馮睦茲
體驗音樂,是指在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用視覺、聽覺、觸覺以及心靈的感受全方位感知音樂,需要帶領學生全心參與,全情投入,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結合相關的各種教學工具,讓學生在體驗中受到教育,得到音樂的熏陶,促進學生的審美意識的建立。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應一直關注與學生的互動,力求讓學生全身心融入,完全沉浸在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上,不僅讓孩子們能夠聽見音樂,還要讓孩子們對音樂既看得見也摸的著。讓他們用心感受,全情投入,從而使孩子們產生自己對音樂的獨特體驗,形成自己對音樂的認識、判斷,進而養(yǎng)成個人的審美觀。
體驗音樂是音樂教學的目標之一,綜合學習是達成這個目標的有效手段?!兑魳氛n程標準》強調了課堂教學必須是學生經驗、學科知識、社會發(fā)展三個方面內容的整合,突破傳統(tǒng)上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舊格局,上升到一切從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音樂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整合發(fā)展的新層面。綜合學習不僅強調各項內容與形式的綜合性,使學生獲得較完整的音樂以及相關文化概念和結構框架,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豐富多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把自己的音樂感受、審美體驗、藝術表現(xiàn)聯(lián)系起來,完整地體驗音樂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如何讓學生通過綜合學習,完整地體驗音樂,從而提高綜合素質,是音樂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總結的課題。
一、綜合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拓寬豐富教學知識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行為、思想不斷受到網絡的強烈沖擊,多媒體也隨著教育領域的改革,走進了學校的課堂,它對教學與科研的發(fā)展起到了不可估計的作用。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結合,是未來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方向。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加強,多媒體作為全新的教育手段,出現(xiàn)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它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的乏味與枯燥,為孩子打開了一個多姿多彩、生氣勃勃的音樂世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熱情,也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偨Y起來有以下兩點好處:
1.運用多媒體可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孩子的興趣。由于學生易對感觀新奇、節(jié)奏明快,畫面艷麗的事物感興趣,所以教師應適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點,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使音樂教學由相對單一靜態(tài)的審美對象,演變成動態(tài)的審美對象,使學生們在激發(fā)興趣的同時,又直接受到美的熏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音樂欣賞《動物狂歡節(jié)》這課時,先用一段清脆的鳥叫聲吸引住學生,讓他們很容易的就聯(lián)想到了小鳥;然后再請同學們聽一段有點沉重、有力、緩慢特點的音樂,請“同學們猜猜是什么動物?”老師的話音還沒落,學生就已經猜出是大象了。這樣一來,無論什么動物都可以通過多媒體音效,使學生形象的感受到動物的特點,為今后的情境創(chuàng)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擴充容量,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由于多媒體計算機的多元化、多樣化、無疆界的特點,它可以幫助老師,在完成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內容外,利用音樂短片、歌曲鏈接、圖像處理和情景創(chuàng)設等手段,使孩子接觸更豐富的課外知識,培養(yǎng)孩子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這是以往的語言教學所達不到的。多媒體對教師的輔助教學,擴充學習容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音樂欣賞部分,教師可多給孩子們,介紹少數民族的音樂,除了講解相關的少數民族習俗、風土人情,還可利用多媒體播放立體畫面,像“蒙古族”的馬頭琴曲目,曲目熱烈奔放,節(jié)奏感強,叫兩三個小男孩在前面表演騎著駿馬奔馳在草原上,揮舞著小手當成馬鞭,嘴里不停地喊:“駕,駕……”,臺上的孩子興致高,臺下的小觀眾興致更高,熱熱鬧鬧完成教學,讓孩子們明白了馬頭琴的特點,也對蒙古族文化產生了興趣和感受;又比如 “傣族”的葫蘆絲也很好聽,可讓兩三個小女生,隨著《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畫面,在前面跳起傣族舞蹈,再讓其他孩子們作評委,不但課堂氣氛好,還教會了孩子們認識、欣賞歌曲、了解不同的地方、民族文化。在娛樂中陶冶了心靈。這不就是語言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而達到的最好效果嗎?
二、注重學科綜合,促進審美體驗
教學的內容應源于生活,著眼與發(fā)展學生豐富的情感、內心世界及主體的個性人格。通過情景教學,音樂創(chuàng)編等教學手段,注重學科間知識的整合,將品德教學及美術學科知識滲透到音樂教學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及藝術素養(yǎng),又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能力,豐富了情感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音樂引導學生各抒己見,經過創(chuàng)編歌詞,指導學生用畫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音樂,使音樂與其他學科巧妙的結合。比如:在教《小花貓》一課時,教師就能以“可愛的動物”為主體,“請同學們畫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然后再根據自己的畫,編成歌詞來表演。行嗎?”同學們都興高采烈的畫起來,有的邊畫邊唱,有的邊想邊唱,熱鬧極了。等同學們畫好了以后,老師又找了一兩個優(yōu)秀的學生,把他們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同學欣賞,這時的他們,不僅唱得好,而且在坐的同學們也都為他們精彩的表演鼓起了羨慕的掌聲。這樣不僅引發(fā)學生對藝術相關層面及知識的體驗與感知,同時還讓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藝術能力在藝術體驗中獲得了提升。看著同學們畫得各種各樣的動物,使老師不禁的說:“自然界創(chuàng)造了這么多美麗的動物,它是多么的神奇、美好啊!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大自然變了樣,人們到處亂砍亂伐,到處都是污水排放站,那么,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會變成什么樣呢?”跟著出示各種各樣環(huán)境被破壞的圖片,從而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愛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老師不禁發(fā)現(xiàn)“綜合學習,積極體驗”越來越有魅力,是一種對音樂教學非常有意義的嘗試與探索。音樂的綜合學習,要求教師們應將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挖掘和延伸,把學生帶到“生活世界”中,引導學生積極體驗、幸福感受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語言的表達、情景的導入、歌聲的抒發(fā)、畫畫的展現(xiàn)等等,全方位地創(chuàng)設自由的想像空間,讓學生在全身心感受、理解音樂的同時,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寬綜合文化視野,提高綜合素質,陶冶情操。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