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地位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作為語文教師,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要注重探究閱讀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賞析的過程中獲得獨特感悟和情感熏陶。
一、整體感知,梳理脈絡
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第一步,也是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初步閱讀文本,讓學生對文本內容形成初步感知,整體把握文本的基本脈絡,讓學生明確文本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內容,把握文本的大意,為深入解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詹天佑》時,教師在激情導入后,讓學生自己梳理文本整體思路,幫助學生構建文本框架,為學生的文本探究作鋪墊。具體教學過程:首先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進行引導:“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位愛國工程師的動人故事,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文本,然后概括一下在這篇課文中主要寫了什么事件?!痹诮處煹膯栴}引導下,學生快速瀏覽文本,仔細思考之后認識到這篇文章主要記敘的是詹天佑靠自己的力量修建京張鐵路的經(jīng)過。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追問學生:“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敘述這樣的事件目標是什么?也就是說作者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素材寫作?”學生走近文本,深入理解。經(jīng)過大家的分析交流,認識到之所以安排這樣的材料,是為了突出詹天佑的精神狀態(tài)及偉大品質,讓我們充分認識到詹天佑的愛國主義,同時也讓我們從中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熏陶。經(jīng)過這樣的梳理,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基本把握,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寫記敘文選材要突出人物品質服務的標準。
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深度探究文本是教學目標,但深度探究要以對文本的整體感知為基礎。在閱讀教學的第一個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疏通文意,梳理文本脈絡,讓學生能夠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掌握文本的整體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掌握文本的表達方法,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聚焦重點,借鑒表達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抓住文本探究的重點進行深入解讀,同時指導學生探究文本的表達方式,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不要追求形式的熱鬧,而是要抓住有價值和值得思考的問題進行探究,聚焦文本的重點,直擊作者的心靈,讓學生掌握文本的主題。
例如教學《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直接引導學生走近文本的第三自然段深入探究:“同學們,巴金是我國著名的大文學家,今天我們學習他的這篇文章,下面我們一起走近文本的第三自然段,探究一下在這篇文章中巴金表達自己對于生命意義的看法所使用的表達方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對于你的寫作有什么啟發(f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分析本文的表達方式,很多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老師,我們在讀文本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作者幾乎沒有使用什么生動優(yōu)美的句子,但是抒發(fā)的感情卻十分真摯感人,這是什么原因呢?”根據(jù)學生的疑問,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老舍寫作的特色,讓學生認識到這篇文章是巴金寫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面對閱讀能力不強的孩子,巴金選擇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反映出巴金對孩子的細心及關愛,同時也讓學生們認識到在語言表達時不是優(yōu)美的詞句才能感動人,樸素真摯的語言同樣可以抒發(fā)強烈的情感,收到感動他人的效果,明白一篇文章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真情實感。
在教學實例中,教師在學生整體感知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文本重點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學生對文本的主題有了自己的獨特體驗,同時也對文本的表達方法有了自己的感受,有助于學生自己的寫作。
三、隨文練筆,遷移模仿
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學會自己創(chuàng)作。課堂上指導學生遷移模仿,進行隨文練筆效果顯著。
例如在教學《錢學森》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人物語言描寫進行深度探究:“同學們,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很多,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塑造的錢學森的形象就使用了語言描寫的方法,那么請同學們將這些句子勾畫出來,認真體會一下?!苯?jīng)過對文本內容的細讀,發(fā)現(xiàn)在文本中錢學森的語言描寫讓錢學森的形象鮮明生動,還有留學生及美國將領說的話,同樣對塑造錢學森的形象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分析這些話的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時候,不僅可以使用正面描寫的方式,還可以采用側面烘托的方式,文本中留學生以及美國將領的話就很好地突出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及杰出才能。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去,不僅升華了對文本內容的感悟,在遷移過程中能力也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中,教師指導學生,讓學生一步一得,步步有收獲,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閱讀能力,構建了高效的閱讀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東坎鎮(zhèn)坎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