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炬煒
今天清晨6時23分,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從太空歸來,平穩(wěn)著陸于內(nèi)蒙古中部草原。
此刻,五星紅旗正從北京天安門廣場徐徐升起。
身著乳白色航天服的楊利偉向在場的人們揮動手臂,輕快地跨出外表被大氣層摩擦燒灼成古銅色的返回艙。
記者喊道:“楊利偉,我們接你來啦,對全國人民說幾句話吧!”
楊利偉笑了,笑容在朝陽映照下無比燦爛。他說:“飛船運(yùn)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感到驕傲?!?/p>
42年前,前蘇聯(lián)航天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升空,人類第一次親眼看到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淡藍(lán)色的暈圈環(huán)抱著地球,與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今天,第一個中國航天員乘坐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親眼目睹了美麗的地球在星空中翩然起舞的奇觀。中國由此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的國家。
著陸場系統(tǒng)總指揮夏長法是奔向返回艙的第一人。工作人員剛一打開橫臥在地的返回艙艙門,他就急切地-問:“楊利偉,你怎么樣?”
仰坐在座椅上的楊利偉轉(zhuǎn)過頭來,平靜地回答:“我很好?!?/p>
地面搜救從車隊是凌晨1時30分從住處出發(fā),于4時許到達(dá)著陸場區(qū)集結(jié)待命的。真是天公作美,昨天這里還刮著大風(fēng),而今夜卻是明月星空,幾乎感覺不到風(fēng)吹,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敞開胸懷,與我們一起靜靜等待著從太空歸來的中國首位航天員。
6時左右,有人喊起來:“看,天上有顆星在飛!”
搜救人員紛紛下車,在-4℃的曠野上抬頭仰望。只見一顆明亮的“流星”正從月亮邊劃過。一位技術(shù)人員告訴記者:“這是與返回艙分離后的軌道艙在運(yùn)行,減速制動后的返回艙馬上就要進(jìn)入大氣層了!”
6時07分,一團(tuán)火球在西南方的天空向我們飛近,那是進(jìn)入稠密大氣層的返回艙,正在與大氣摩擦燃燒中飛來。
6時12分,空中傳來“嘭”的一聲震響,表明面積達(dá)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傘已打開。人們更加急切地向空中眺望。
“來了,來了!在那兒!”6時17分,一個黑點在已泛出曙光的東方天空出現(xiàn),并且越來越大。
“楊利偉回來啦!”大家旋即跳上車,向返回艙飄落的方向追去。
降落傘懸掛著返回艙,在我們的車頭前緩緩飄落。記者抬腕看表,正是6時23分。
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當(dāng)?shù)啬撩穹Q之為“阿木古朗”草原,在蒙古語中是“平安”的意思,這真是個好地名!
8時15分,楊利偉乘坐的直升機(jī)從沸騰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起飛,向附近的機(jī)場飛去。他將在那里換乘專機(jī)飛回北京。
內(nèi)蒙古草原,這片在歷史上曾孕育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神奇土地,今天又因天之驕子楊利偉的完美著陸而續(xù)寫出中華民族新的傳奇。
(《解放軍報》200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