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住宅樓房越蓋越高,比肩摩天大廈,傳統(tǒng)的矮層公寓小區(qū)因此變得彌足珍貴,總能受到購房一族的偏愛。然而出乎預料的是,來自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專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住的樓層高或是低,竟然能對健康甚至壽命造成影響!這是怎么回事?
瑞士伯爾尼大學的這項覆蓋150萬人研究對象的研究成果,被刊登在《歐洲流行病學雜志》上。該研究顯示,住在8樓以上高層的人,相比住在低樓層的人,早亡風險降低了22%!
主導該研究的學者認為,住在8樓以上高樓層的人,無論是死于肺部疾病或是嚴重心臟病的風險,都遠遠低于住在低樓層的人。高層住宅相比低層住宅,受空氣污染或噪音污染的影響小得多,正是這一原因導致上述結果。
高樓層住宅也受俄羅斯人民的偏愛。俄羅斯《科學與生活》雜志曾刊文表示,低樓層存在空氣濕度大、循環(huán)不暢等等問題,而高樓層則十分安靜舒適,空氣也清新。且俄羅斯人還據(jù)此總結出他們的“黃金樓層”——7樓,因為這一高度除了具備高樓層的所有優(yōu)勢外,還不會讓人產(chǎn)生恐高的感覺。
然而,高樓層住宅并非受所有國家的青睞。大多數(shù)歐洲人認為,住在6層以上高樓對健康十分不利;而美國的獨立式底層住宅更是占據(jù)全國住宅的主導地位;就算是在人口密度極高的日本,最普遍的民居樓也是二到三層的低樓房結構,占到全國所有住宅比重的5成以上。
為什么這些國家如此偏愛低層住宅呢?原來,這些國家的民眾認為,首先,居住在高樓層對兒童的成長不利,因為這樣高度的樓層遠離地面,會讓孩子的心理飽受壓抑;其次,住在過高的樓層,會讓人變得不愛出門,與鄰里間的交流將不足,使人心理孤僻、“宅”;此外,過高的樓層,由于空氣稀薄,很容易加重心血管病和支氣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看來,各國對樓層高低利弊的看法不一。
住得高或低,真能影響健康嗎?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專家們是怎么說的。
國家城市環(huán)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表示,城市住宅的高度確實會對健康產(chǎn)生一定影響。低層住宅非常容易受住宅區(qū)附近的商業(yè)設施、路面交通、衛(wèi)生等情況的影響,而高層住宅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則相對小得多。
住在高層住宅的益處,首先是可以享受較高質量的空氣。彭應登解釋道,對于臨近商業(yè)區(qū)、鬧市、燒烤攤、餐館等的住宅樓來說,由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氣態(tài)污染物,以及PM2.5和PM10等顆粒污染物,會隨著樓層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因此住得越高,空氣質量就越好。
其次是受噪音影響較小。因為住宅樓周邊的噪音往往來自街區(qū)路面的行人和車輛,以及街邊的商鋪,而噪音大小隨距離的增加而遞減,所以樓層每增高1層,噪音將降低約10分貝。
此外,住在高層的住宅對身心健康也有益處。復旦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張學新表示,由于高層住宅采光好、通風足,相對同一樓的低層住宅來說,更明亮、安靜,住戶會更為放松。且由于高層住宅濕度低,住戶患骨關節(jié)炎、風濕病等疾病的風險也很小。研究表明,高層住宅可減少放射性污染物——氡氣對人體的侵害,因為氡氣由低層向高層逐漸遞減,這能有效降低住戶患肺癌的風險。
然而,專家認為,住在高層住宅也并非全是好處,其弊端也有不少。
彭應登研究員認為,從噪音污染的角度來看,高層住宅雖然受街區(qū)噪音的直接影響較小,但由于高層住宅往往處于高樓林立的小區(qū)中,這類小區(qū)容積率高,道路狹窄,樓與樓間距很小,噪音能在高樓間多次發(fā)生反射,最后反射到高層的噪音危害甚至高于低層。
而從其他方面看,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張海澄認為,居住在高層的人們,上下樓基本都依靠電梯,長此以往,將因缺乏鍛煉而導致體質下降。且英國軍醫(yī)法寧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也顯示,住得越高,人們越容易患精神疾病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且更易受電梯故障、失足墜落等危險的威脅!
由此看來,高層住宅和低層住宅,各有利弊。雖然樓層的高低能不同程度對住戶的健康產(chǎn)生影響,但都不是絕對的。究竟怎么選,則見仁見智,購房者可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挑選。
●大浪淘沙 薦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