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強
【摘 要】 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老師上課講的很辛苦,學生聽的很吃力從而產(chǎn)生厭學英語的心理,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我通過融洽的師生關系這一基礎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實物教具和組織趣味游戲,從而激發(fā)、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英語教學的特性,使學生感到自己的求知熱情得到尊重,學習的信心進一步增強,使學生更喜歡與老師共同創(chuàng)造,學習興趣得到加強,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利用實物;組織游戲;運用夸張;激發(fā)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5-0-01
以往我們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主要為“注入式”、“滿堂灌”,老師上課講的很辛苦,學生聽的很吃力從而產(chǎn)生厭學英語的心理,教學效果很不理想。那么,如何改變小學生英語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就此我談談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
要想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有愉悅感,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特別尊重他們的情感。融洽師生關系,要求教師首先要愛學生,這種愛是真誠的,要體現(xiàn)在教學中的各個方面。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對待每一個學生,耐心教育他們,親近他們,把他們當做朋友,幫助他們。課堂上要民主,允許學生問難質(zhì)疑,努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中學習英語。融洽的師生關系,最主要取決于教師本身,只有教師像母親一樣真誠地愛學生、關心學生,學生才能在愉快的話鏡中進行學習,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充分利用實物教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利用實物圖片等創(chuàng)造情景進行教學。例如:PEP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A部分的——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I can see 12.對話教學,在學習這一內(nèi)容之前,學生已接觸過——How many…?——4.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示一幅春天同學們在放風箏的圖片,(圖中有8只風箏和2只小鳥,風箏有的大,有的小,小鳥小到學生無法用眼看清楚)。
第一步:教師與學生對話T:How many kites?
Ss:10 kites.
T:10 kites? Really?
Ss:Yes.
第二步:教師問: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Look carefully,please! 學生仍答到:10 kites.此時教師邊拿出望遠鏡遞給學生,邊繼續(xù) T: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now? Ss:Oh,8 kites,not 10 kites.Ican see 8 kites.
這一教學過程的設計,第二步比第一步更吸引學生,教室里用望遠鏡似乎有點玄乎,但讓學生有一種真實的感受。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了趣味性,更容易接受。
三、組織趣味游戲,增加學習興趣
一堂課好的結尾,不僅可以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還可以使這堂課錦上添花,趣味無窮。所以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由于自覺性和注意力不能持久,在一堂課將近結束時,適當?shù)慕M織一段趣味游戲,可以調(diào)動學生情趣,使他們保持注意力。如:隨音樂pass實物(蘋果、梨、西紅柿、柑橘等),音樂一停,實物在誰手里,誰就站起來找同伴并且用“Whats this in English?”“What colour is it?”這兩個句型發(fā)問,練習對話。又如:聽音樂快速反應,老師說:“Show me the picture of your mother.”學生須迅速拿出相應的照片,并說:“My mother.”不斷變換人物照片來訓練,同時,老師給予評價,用“Good”、“Very good”、“Excellent”、“Good job”、“You are very clever”等激勵的話語、學生聽了倍感親切,并給予獎勵紙貼小動物,使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運用夸張手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能把握英語教學的特性
英語教學的特性表明,凡是對教學內(nèi)容的表達比較強烈,對比明顯,不斷變化,帶有新穎和刺激的藝術效果的教學方法,都會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進行PEP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A部分Lets talk教學中,有“Its so big.教學教師拿出一條巨大的長褲,讓幾個學生穿一穿,由于褲子太大,學生被淹沒在長褲中,全班學生會由于處在如此有趣的情境中而笑聲連綿不斷。教師抓住時機,用貼切的語氣帶領學生說該句子。此例,教師在教具上采用了夸張手法,學生與褲子本身沒有多大吸引力的兩種物體,經(jīng)過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所產(chǎn)生出的情趣,帶給小學生一種新奇感。這樣的一種情景,會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類似“大”與“小”懸殊的情景出現(xiàn),學生就會脫口而出Its so big/small.
夸張手法在此表現(xiàn)出來的詼諧、幽默特點,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心情舒暢,輕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減輕了學生的壓力感和身心上的緊張焦慮情緒,從而排除心理障礙,使學習處在一種愉快和安全的環(huán)境中。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學生在心理上的許多積極的因素被調(diào)動起來,使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有了好奇心和興奮感,學習的興趣也由此產(chǎn)生。
2.能夠使學生的自尊、自信、愉快、驚喜等情感因素在英語學習中得到積極的體驗
夸張手法營造了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自己的求知熱情得到尊重,學習的信心進一步增強,使學生更喜歡與老師共同創(chuàng)造,學習興趣得到加強。例如PEP教材第二冊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My family”,“Cool!How many funny”的教學?!癈ool”一詞學生平時能用,但親身感受較少。在一次精品課展示活動上,一位上課的男老師設計了一連串的動作:甩頭發(fā)、捋頭發(fā)、叉腰,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帥哥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Am I cool?——Cool!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接著,全班學生在該老師“Act cool”的指令下,千姿百態(tài)、富有童趣又略顯前衛(wèi)的動作展現(xiàn)了出來。這種“帶有聲音的動作”使學生看了過癮,說得過癮,做得過癮。在老師的帶動下,學生們興奮地動起來。
創(chuàng)設這種師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形式,會呈現(xiàn)出一種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所以很受學生的歡迎,它更體現(xiàn)出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非常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也為學生拓展了學習、體驗、交流英語知識的環(huán)境空間。
總之,我們要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契機,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革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獲得知識,這樣就能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