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花
【關(guān)鍵詞】 作文教學;學困生;信心;閱讀;
因材施教;肯定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0—0052—01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也是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F(xiàn)在的部分小學生缺乏寫作的興趣,心中有東西,筆下表達不出來,在寫作上反映出思路不開闊、重點不突出、層次不清晰、主題不鮮明、描寫不具體等問題。對于學困生而言,寫作更是可望不可及,這也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項難題,經(jīng)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探索、調(diào)研、摸索,筆者認為,提高學困生的作文水平做好以下幾點尤為重要。
一、樹立信心,注重積累
學困生對作文一般都有恐懼感、神秘感,一遇到作文,就產(chǎn)生一種恐懼心理,導致寫作文時無從下手。長此以往,他們對作文憂心忡忡,抱有應付了事的態(tài)度。要改變這一狀況,首先要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讓他們學會在寫作文時放松自己。教師先要尊重、信任學困生,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溫暖、期望,讓他們能夠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另外,積累素材是寫作的基礎(chǔ),而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困生寫不好作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心中無素材,作文時無話可說。因此,要讓他們注重積累素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這是寫好作文的基礎(chǔ)。
二、加強閱讀,學習范例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因此,教師除了讓學困生多讀課外書外,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適時提供優(yōu)秀范文,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材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理清寫作思路。在指導閱讀時,要讓學困生廣泛地讀,在讀的基礎(chǔ)上,要堅持寫讀后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同齡人的佳作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語言材料積累方式。刊登、刊發(fā)的小學生優(yōu)秀作品,本校、本班的佳作都值得學困生學習。因此,教師要抓好作文講評、優(yōu)秀作文展覽、請寫作好的學生介紹經(jīng)驗等,開展作文交流,讓學困生學有范例,學有動力,學有信心,盡快提高寫作水平。讀別人的作品是借鑒,也是一種吸收,讀的多了,鑒別努力也就提高了,寫作水平也會逐漸提高。
三、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學困生的個人情況千差萬別,有的各科成績差,有的重理輕文,有的缺乏寫作常識,有的寫作能力低下,有的計算能力差。所以應針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分類指導,才會取得成效。如,對各科成績差的,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同時培養(yǎng)作文興趣;對重理輕文的要努力改變他們的片面認識,突出語言表達的作用;缺乏寫作常識、寫作能力低下的則應從作文入門開始,打好基礎(chǔ),使他們在審題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鍛煉。只要教師能給學困生有針對性的輔導,學困生在寫作上就會有所進步。
四、及時肯定,激勵進步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有自我展示的欲望,而學困生的心理也是如此,他們也渴望取得成功,得到教師的賞識。因此,教師在學困生完成一篇作文之后,要盡可能多地找出閃光點,及時指出并加以表揚,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在給學困生寫評語時,要多寫鼓勵性的評語。一個好的題目、好的開頭、甚至于用得恰當?shù)囊粌蓚€詞,教師都要給予鼓勵,使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在講評作文時,要有學困生的一席之地。即使是點滴進步,也要特別提一提、念一念,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文章中的缺點,則應該委婉地提出,這樣他們才會鼓足勇氣再接再厲。
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寫作是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讓學困生寫好作文,需要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愛作文的情感,作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筆的習慣,在生活中多積累一些素材。堅持從一詞、一句、一段做起,循序漸進,這樣,學生就不會再視寫作為難事,無話說可以變成有話說,不會寫可以變成會寫,學生的作文水平會不斷提高。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