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啟
很多患者由于一些顱內血管疾病,不得不做顱內手術??墒窃谧隽耸中g后,患者常常會被植入金屬材料,這讓很多人擔心這對今后做磁共振是否會有影響?,F(xiàn)以顱內動脈瘤手術為例,對顱內血管術后能否做磁共振進行介紹。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局部血管異常改變產生腦血管瘤樣突起,并不是真正的腫瘤。大部分的動脈瘤可能在患者一生中都沒有明顯變化,但有一部分動脈瘤會在幾年內緩慢變大,或者在幾個小時內或幾周內迅速增大,快速增大的動脈瘤更容易發(fā)生破裂。動脈瘤一旦破裂便致腦出血,將對患者帶來嚴重的危害。第一次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患者,約有1/3會死亡;若第二次再發(fā),死亡率會上升至50%。
手術都會將金屬異物植入
以往,顱內動脈瘤通常在動脈瘤自發(fā)破裂后才被發(fā)現(xiàn),而現(xiàn)代影像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很多動脈瘤在未破裂前就被發(fā)現(xiàn)了。一旦發(fā)現(xiàn)顱內動脈瘤,通常需手術治療,包括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孤立動脈瘤微創(chuàng)介入栓塞動脈瘤以及支架輔助彈簧圈治療等方法。上述任何一種手術方式,都會有金屬異物植入顱內,如動脈瘤夾、顱骨固定釘、微彈簧圈、血管支架等。
術后是否可做磁共振檢查
動脈瘤治療去除了腦血管破裂這一危險因素,以后再發(fā)生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就小多了。但是,動脈瘤治愈后有的還會出現(xiàn)新問題,如發(fā)生腦梗死、腦外傷、腦腫瘤等,尤其是腦梗死的發(fā)病率很高,在許多情況下是需要做影像學檢查的。這使得能否做磁共振檢查就成了許多患者以及家屬擔心的問題。
國外有6項研究,包括對253名顱內動脈瘤在血管內彈簧圈栓塞術后隨訪,隨訪的方式就是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檢查,結論是MRA可作為顱內動脈瘤栓塞術后一種有效和可行的影像學隨訪方法。MRA取代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的研究,在醫(yī)學檢查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由此看來,用MRA隨訪是可以做磁共振檢查。
技術進步后,
磁共振檢查影響減小
隨著技術的進步,植入材料制作工藝也在進步,如果是塑料性質的材料,那可以肯定地說,做磁共振完全沒有問題。目前,常用材料的性質通常為鈦合金,屬于無磁性或弱磁性,以目前的工藝水平來說,大多數(shù)此類材料是完全兼容核磁共振檢查的(最好核磁共振場強不超過3.0T)。對于鋼材制作的植入材料,是完全不能兼容核磁共振檢查的。所以,除鋼材制作的材料外,基本上都可以做核磁共振檢查,不必擔心會造成不良影響。
需要提醒的是,做磁共振之前,患者必須向自己的主管醫(yī)生明確告之,到底手術植入了哪種性質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