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潔
摘 要:音樂教學屬于一門藝術類教學課程,與文化類課程相比,音樂教學的特殊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是教育教學中的重點課程。合唱教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上具有突出的教學魅力,能夠借助音樂合唱方式,實現教學上聲韻相隨,激發(fā)學生團隊的音樂素養(yǎng)?;诖?,對合唱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以及發(fā)展性進行分析,研究如何從音樂實踐教學中發(fā)揮出合唱教學的魅力。
關鍵詞:聲韻相隨;合唱教學;魅力
在音樂教學中,歌唱教學一直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但是不同的歌唱形式對于學生的思維啟發(fā)不同。齊唱、獨唱、輪唱、合唱等都是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形式。其中合唱教學對于學生的音樂興趣激發(fā)作用最大,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等。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需要關注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與音準的提升,促進聲部之間達到整齊和諧。
一、開展合唱教學的重要意義
開展合唱教學不僅是音樂課程改革的關鍵方向,還是促進教育體制改革,踐行新時期音樂課程標準的重要方式。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校園內部的合唱教學需要多方面的關注,注重通過多聲部的合唱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使得學生能夠從合唱學習中獲取經驗,并且以合唱教學方式來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和協調能力。當學生能夠在優(yōu)美的合唱歌曲氛圍中感受到音樂的美感時,其個人氣質將會受到影響,對于后期的音樂學習具有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
而從合唱教學組織方面進行分析,合唱教學在班級中比較容易組織,團體的音樂表現形式,學生都比較容易接受。在相互的鼓勵環(huán)節(jié)中提升學生的自我認同感以及對他人的認同。此外,合唱教學還是一個引導學生不斷學習的過程,學生能夠在合唱音樂學習過程中,看到他人的優(yōu)勢以及自我的不足,以集體發(fā)展為目標,從小我角度提升自我音樂素養(yǎng)。在音樂課堂上,教師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讓學生整體能夠獲得一個良好的聲音。并且在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其相互合作,樹立尋求最美聲音的
目標。
二、合唱教學的現狀
為了更好地促進音樂合唱教學水平的提升,在本文中對某市10所中學的音樂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近年來,雖然很多音樂教學規(guī)范已經落實,很多學校的音樂教學現狀也比較良好,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阻礙著合唱音樂教學。目前,教學設備的應用以及教學理念等方面的影響較大。
1.音樂教學器材欠缺
就沈陽市和平區(qū)10所中學的音樂教學現狀來看,音樂教學器材的配備現狀有了一定的改善,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音樂教學設備增設很多。但是,在實際的音樂課堂上依然存在教學器材配備滯后的情況,換言之,音樂教學設備配備與實際課堂教學需求存在差距。音樂教學器材的配備需要與教學課程同步,才能夠全面推進音樂教學改革。如,在進行合唱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只能應用手風琴為學生提供伴奏,缺乏鋼琴、小提琴等音樂設備條件。同時從學校教學資源方面進行分析,學校的音樂圖書、雜質、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都還停留在以往的舊資料中,新的資料還有待補充。
2.音樂教學理念陳舊
音樂合唱教學與其他形式的音樂教學相比,其所能達到的教學效果比較好,并且對于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比較顯著。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的音樂教學理念比較陳舊,不能通過音樂合唱教學的方式來提升教學效果,難以認識到學生的音樂訴求與合唱教學之間的關系。在開展合唱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而忽視了合唱教學可以與課堂游戲、小組競賽等形式相互結合。換言之,當前的合唱教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以上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現行的音樂合唱教學空有其形式,而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優(yōu)化合唱教學實踐
在校園中開展相應的合唱教學實踐,首先,從學生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其次,開展基于游戲化的音樂合唱活動,創(chuàng)新音樂合唱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最后,在合唱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構建多聲部的合唱形式。
1.對于學生合唱能力的訓練
(1)樂于變
在合唱教學中,兩聲部的合唱是實現合唱教學的基礎。而基礎兩聲部的合唱教學方式比較枯燥,學生很容易在單一的聲部訓練中失去興趣。因此,為了提高合唱教學的效果,教師借助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分組訓練當中,使得學生能夠直接感悟到聲樂的變化方式。音樂是由7個音符所構成的,通過聲部的訓練,學生的音準能夠提升很多。為了提升和聲效果,教師在課堂上將學生分為兩組,每一個大組唱不同的聲音,一邊唱do,一邊唱mi,在分開合唱的環(huán)節(jié)中,使得學生能夠感悟到三個音程之間的相互關系。然后將sol加入其中,使得學生能感悟到三大和弦的變換。學生根據教師的手勢進行聲部的訓練,形式雖然簡單,但是通過變換的形式能夠使其感受到多彩的和聲世界。
(2)善于聽
音樂的妙處在于其不僅為創(chuàng)造音樂的人帶來成就感,還會為聽音樂的人帶來新的感悟。在合唱教學中,唱與聽是分不開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聲音辨識能力,教師向學生播放音樂,引導學生用耳朵去“尋找”音樂中的秘密。如,教師向學生播放《紅蜻蜓》,指導學生聽音色、聽和聲、聽情緒等內容,然后根據學生所聽到的內容,向學生提問,“聽聽紅蜻蜓今天帶了幾個朋友去森林里游玩呢?它們都是什么心情呢?”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能夠仔細聆聽,找尋日常學習中所熟知的聲音。在反復傾聽的方式下,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兩個聲部的音響效果,在短時間內掌握歌曲的基本聲音要素。
2.基于游戲化的音樂合唱活動
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和聲基礎之后,再對學生進行深化訓練,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合作規(guī)則。如在中學音樂教材中,很多音樂教學內容都比較適合輪唱訓練。因此,教師借助這些教材的優(yōu)勢,選擇兩部輪唱的內容進行訓練。在第一聲部教學中,由學生進行齊唱,然后教師在糾正學生的錯誤的基礎上,進行第二個聲部的輪唱。在教師與學生相互輪唱下,學生開始聆聽教師的合唱技巧,從聲音中找尋立體感。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合唱的基本規(guī)則,要注意聆聽節(jié)拍韻律。
3.構建多聲部合唱形式
多聲部合唱形式是合唱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實際教學中的難點。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計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比較熟知的旋律進行音樂延伸,設計出一些比較簡單的和聲練習。在和聲訓練不超出學生能力范圍下,幫助學生進一步感知聲部的和聲效果。在反復練習下,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和聲概念。如在《夜晚多美好》的最后兩小節(jié)中,可以加上一個三度的和聲音程。
綜上所述,合唱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音樂素質的關鍵教學課程,在本文中對合唱教學的實際意義進行分析,針對合唱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面對校園音樂教學的現狀,優(yōu)化合唱教學方式,在校園中開展相應的合唱教學實踐,首先,從學生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其次,開展基于游戲化的音樂合唱活動,創(chuàng)新音樂合唱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最后,在合唱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構建多聲部的合唱形式。
參考文獻:
[1]申光健.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2]許翠蘋.我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現狀與問題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
[3]王錦.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音樂,2015.
[4]俞麗娜.淺談如何開展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合唱教學[J].教師,201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