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蓉
摘要: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五大方面。在教學過程中,秉承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材為藍本,以課堂為陣地,以生活為源泉,引領學生自主閱讀、自我分析、善于思考、對接實例、勇于質疑等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漸進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教材;問題;閱讀;實踐
如果歷史教學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的簡單敘述,局限于就“史”論“史”,那么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對歷史探究就沒有足夠的興趣,更別說提高學生的歷史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了。本文從拓寬課堂視角這個方面,就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做一些探討和研究。
以教材為起點,開拓問題空間
發(fā)展學生的歷史思辨能力,讓學生學會站在歷史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是培養(yǎng)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根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盡量擴大學生的歷史資料閱讀量,引導學生向歷史的廣度和深度擴展。但是初中學生畢竟理性邏輯思維不成熟,教師要正確引導,適當、合理地給學生補充和推薦相關的史料進行閱讀。
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教學中,在這節(jié)課有這樣一個問題:探究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政府失敗的原因。同學們總結交流,基本能圍繞著這幾個方面回答:第一,清政府腐敗無能妥協(xié)退讓;第二,在戰(zhàn)爭的緊要關頭,以慈禧太后為首清政府大搞壽宴,軍費緊張;第三,戰(zhàn)爭中臨陣脫逃的部分官兵。接下來,引導學生閱讀分析補充的歷史資料,材料一,日本明治維新的五條誓文。材料二,1894年,美國的工業(yè)總產(chǎn)值躍居各大國之首,成為世界第一經(jīng)濟強國。這一年,距離這個新國家的誕生僅僅118年,距離這片新大陸被發(fā)現(xiàn)也才400年。400年來,它從歐洲汲取營養(yǎng),發(fā)展自己,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發(fā)展模式。選擇的資料主要是十九世紀中葉到末期中國、日本以及歐美國家的資本主義發(fā)展情況,目的是讓學生站到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個大視角上看問題。
在史料分析中認識歷史問題,提高歷史能力,這是歷史素養(yǎng)的根本表現(xiàn),在這里教師為了讓學生一方面從戰(zhàn)爭的本身來認識問題,也為了提升學生看歷史問題的深度,讓學生站到當時整個世界發(fā)展趨勢的高度,看待甲午戰(zhàn)爭。教師給學生們補充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問題,這也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以課堂為基礎,堅持問題導向
要拓寬課堂視角,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深化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歷史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可以根據(jù)初中生的認知特點,設置特定的歷史情境,在情境中對當時的歷史事件進行合理地想象和理性地分析,在客觀認識的基礎上能夠進行歷史事件的敘述。
在“伐無道,誅暴秦”的教學過程中,“公元前209年的夏天,連綿多日的大雨,沖毀了道路,以陳勝吳廣為首的900多個農民,愁眉不展,這樣的天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按期到達要戍守的漁陽了。秦朝法令,誤期當斬,陳勝吳廣和大家商量,是坐等被殺頭,還是起來反抗,同學們如果你們也在其中,你們將做出怎樣的抉擇?”學生們沒想到教師把這個問題會拋給他們,因此個個興趣高漲?!耙龀稣_結論,還需要從秦朝的暴政開始,現(xiàn)在自己閱讀教材內容,總結秦朝暴政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同時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替900個窮苦農民做出結論?!边@個問題相對簡單,學生們也能自己總結,最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同時按照人物、時間、地點、起因、經(jīng)過、結果,各小組派代表講述陳勝吳廣起義。
這是七年級上學期的內容,學生們年齡小,所以用形象、活潑的情境導入法,發(fā)揮他們豐富的想象能力,讓他們走進歷史事件里,這是非常符合學生心智特征的。
以生活為契機,進行愛國教育
今天是由昨天走過來的,昨天就是今天的歷史,因此我們的生活總是帶著歷史的痕跡,那么學習歷史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歷史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以史為鑒,以利于我們開拓美好的未來。
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戰(zhàn)爭教學中,教師從一個生活小笑話開始:“小明這次歷史成績開始不太好,教師找到小明的爸爸,對他爸爸說,我問你家小明圓明園是誰燒的,小明竟然說不是他燒的,小明爸爸一聽急了,真不是我家小明燒的,再說要是他燒的,我會揍死他,我也會給學校賠償?shù)?。”同學們哈哈大笑,學生:“這是清朝的事情了,火燒圓明園是英法聯(lián)軍侵略中國時燒的?!薄拔野职衷?jīng)帶我去北京看過圓明園舊址,博物館,還有圓明園原址圖,原來的圓明園氣勢恢宏,最主要里邊有清朝幾代皇帝積攢下來的珍寶,太可惜了?!?老師“是的,燒了圓明園是要賠的,可是當時的清政府腐敗、落后,面對英法的聯(lián)合入侵,只能逃亡,只能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我們要牢記這段歷史,忘記了這段歷史,就等于忘記了我們的恥辱?!?/p>
貼近學生的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歷史,這不但能夠讓死板的課本活起來,更能讓枯燥的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的視野不僅僅停留在課本課堂之上,而是放開眼光,認識到只有牢記歷史,才能發(fā)展國家。
要拓寬課堂視角,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教師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學能力,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從教育觀念到教學行為,要不斷更新,不斷改善。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煙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