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高閣
(江蘇省揚州市樹人學校)
摘 要:在歷史課堂中,合作學習從一種教學理念真正成為有效的教學實踐,不僅需要教師掌握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還需要一些鋪墊和技巧,營造有利于合作教學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合作學習最大的功效。
關鍵詞:合作學習;歷史課堂;教學策略;教學氛圍
在歷史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預設的合作學習活動無法在課堂上有效展開,學生要么反應冷淡,要么反應過度。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覺得要在歷史課堂有效進行合作學習,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理念支撐:掌握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缺乏教學策略支撐的教學理念其實就是一句空話。在新課程改革中,合作學習被當作新的教育理念予以倡導。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知道“應該這樣做”,還要知道“怎樣做得好”。
1.合理分組,異質互補
小組成員間要建立起積極的互動關系,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在小組內的責任與分工,僅靠學生自己可不一定能完全做到這一點,教師還要根據(jù)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和學生之間的了解,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一般來說,分組時要做到如下的搭配:男女生搭配;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混合搭配;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特長不同的學生混合搭配。這樣搭配的目的是為了異質互補,以更好地實現(xiàn)互動、互助學習。
小組成立后,各小組要推選產生組長、記錄員、發(fā)言人、資料員等,實現(xiàn)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小組成員最好定期輪換角色,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相關的合作技能,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組織討論,鼓勵引導
在歷史課堂上,小組討論可以說是合作學習最常見的形式。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討論話題,把握好討論時機,組織好討論過程。在學生討論中,教師最好以“觀察員”的身份巡視,不要參與其中,也不要隨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及時評價,促進發(fā)展
及時而恰當?shù)脑u價能夠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如果在合作學習活動結束后沒有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出評價,久而久之,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就會下降
二、氛圍營造:營造民主、平等、寬松、和諧、合作的教學氛圍
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新型師生關系的塑造。試想,在一個師生關系冷淡甚至是緊張對立的班級里是無法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的。只有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合作的教學氛圍才能將合作學習的效能發(fā)揮好。那么如何營造這樣的教學氛圍呢?
1.教師要有威信
教師的人格與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氛圍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威信不是來自于壓制,而是來源于道德自律、知識淵博、公平公正等,總之在任何時候,教師都要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樹立在學生面前的威信和人格魅力,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
2.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
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只有掌握有效的方法,學生才能在課堂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游刃有余。(1)要學會分工與協(xié)作。在角色分工后,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小組合作學習常規(guī),使學生做到依規(guī)行事。(2)要學會交流與傾聽。教師要使學生明白,交流可以是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是不同觀點的溝通、碰撞;在表達觀點時,要清晰有序,別的同學要認真傾聽。(3)要學會總結與匯報。在討論結束時,要將本組的意見總結匯報??偨Y匯報的形式一般是“我們組有人認為……也有人認為……最后我們一致認為……”(4)學會欣賞與激勵。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受到別人的肯定,這種肯定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對待小組交流中的持異議者,正確對待不同的觀點。只有這樣,合作學習才能具有持續(xù)性,并推動學生的成長。
三、實踐探索:課堂合作學習教學設計的案例反思
結合以上的認識,我進行了一些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實踐。試舉一例:
在學習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15課推動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前,我把全班分為活字印刷組、指南針組、火藥組、棉紡織技術革新組等四大組,向各組提出學習任務;分頭收集有關的文字、圖片等材料,再將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制成表格、示意圖等形式,上課時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由于沒有限制學生的表現(xiàn)形式,學生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學習結果豐富多樣。他們所展示的不僅有宋元時期的科技發(fā)明,還有隋唐時期的科技發(fā)明,可以這么說,再稍作處理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專題復習的好素材。他們還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這次實踐總體上是成功的。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為課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但同時合作學習的開展需要教師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課堂上表面看起來是學生在主演,實際上教師的工作量不僅增加,而且教師的教育智慧也在不斷接受著考驗。這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但前途注定是光明的,需要我們的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鄭金洲,呂洪波.教師不可不知的教育流派[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何成剛.歷史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