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藍林森,鐘 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3醫(yī)院麻醉科,廣西 南寧 530021)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鎮(zhèn)痛效果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以及安全性分析
李 偉,藍林森,鐘 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3醫(yī)院麻醉科,廣西 南寧 530021)
目的 探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方案的鎮(zhèn)痛作用,且觀察期對患者血流動力學造成的影響與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間本科室接收的擬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100例,參考隨機雙盲分組法隨機分成2組:芬太尼組(F組)50例給予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瑞芬太尼(R組)50例給予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鎮(zhèn)痛作用、血流動力學變化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與F組相比,R組拔管后5、10min時的OAA/S評分均明顯較高,T1、T2時的HR、SBP、DBP均明顯較低,(P<0.05)。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能夠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安全性較高。
丙泊酚;瑞芬太尼;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飲食習慣的逐漸變化,膽囊疾病患者的發(fā)病例數(shù)逐漸增加,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近年來,腹腔鏡技術在膽囊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且效果已獲臨床的認可,而如何選取科學合理的麻醉方案,以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及減少副作用,已成為廣大臨床醫(yī)師重點思考的問題[1~2]。本研究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擬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的50例患者,以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現(xiàn)總結麻醉情況及效果如下。
1.1 材料
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間本科室接收的擬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100例,參考隨機雙盲分組法隨機分成2組:F組共50例,包含男22例,女28例;其中年齡最小的有20歲,最大的有74歲,平均年齡(43.01±8.17)歲。R組共50例,包含男25例,女25例;其中年齡最小的有23歲,最大的有75歲,平均年齡(43.55±9.27)歲。兩組的以上一般資料比較,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30分鐘2組均予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鈉0.1 g肌注處理。麻醉誘導均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羅庫溴銨0.6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4 μg/mg靜注,再行氣管插管。麻醉維持,對照組(F組)則經(jīng)靜脈以微量泵泵入芬太尼1.0 μg/kg·min-1+丙泊酚6 mg/kg·h-1維持麻醉。研究組(R組)經(jīng)靜脈以微量泵泵入瑞芬太尼0.2 μg/kg·min-1+丙泊酚6 mg/kg·h-1維持麻醉。術畢前5分鐘停藥,術后均酌情給予新斯的明抗肌松。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入室后安靜平臥時(T0)、氣腹后(T1)、術畢(T2)時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主要包括SBP、DBP及HR。(2)根據(jù)OAA/S評分標準[3],對2拔管后5、10分鐘的鎮(zhèn)靜效果進行評估:5分指反應迅速,保持清醒;4分指反應較遲緩,語速也較慢;3分指患者僅對醫(yī)護人員的大聲、反復呼喚有反應,目光呆滯,胡言亂語;2分指患者僅對輕推、輕拍有反應,無法分辨語言;1分指患者對輕推、輕拍無反應,處于昏睡。OAA/S評分對兩組患者的鎮(zhèn)靜作用進行評分,分值為1~5分,得分越低代表鎮(zhèn)靜效果越強。(3)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納入本研究內的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且置于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內分析,其中前者經(jīng)均數(shù)±標準差(±s)進行表示,且以t檢驗方法進行分析;后者經(jīng)[n(%)]進行表示,且以卡方檢驗方法進行分析,若P <0.05即代表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鎮(zhèn)痛效果對比分析
拔管后5 min時,R組的OAA/S評分為(4.2±0.2)分,F(xiàn)組的OAA/S評分為(3.9±0.2)分,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拔管后10min時,R組的OAA/S評分為(4.4±0.6)分,F(xiàn)組的OAA/S評分為(4.0±0.5)分,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拔管后的鎮(zhèn)靜效果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拔管后的鎮(zhèn)靜效果比較(±s,分)
OAA/S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 F組3.9±0.24.0±0.5 R組4.2±0.24.4±0.6 P值P<0.05P<0.05
2.2 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對比
T0時,R組的HR為(80.49±6.62)次/min,SBP為(124.83±11.48)mmHg,DBP為(78.36±5.94)mmHg,F(xiàn)組的HR為(80.28±6.34)次/min,SBP為(124.59±11.16)mmHg,DBP為(77.96±6.78)mmHg,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T1時,R組的HR為(78.51±6.18)次/min,SBP為(123.49±11.79)mmHg,DBP為(80.94±6.08)mmHg,F(xiàn)組的HR為(94.26±7.49)次/min,SBP為(129.77±11.48)mmHg,DBP為(85.51±5.84)mmHg,組間比較,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2時,R組的HR為(78.13±5.79)次/min,SBP為(122.57±11.26)mmHg,DBP為(78.15±5.69)mmHg,F(xiàn)組的HR為(83.39±7.49)次/min,SBP為(125.97±11.18)mmHg,DBP為(82.26±5.71)mmHg,組間比較(P<0.05)。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組別T0T1 T2 F組R組F組R組F組R組HR80.3±6.380.5±6.694.3±7.578.5±6.283.4±7.578.1±5.8 SBP124.6±11.2124.8±11.5129.8±11.5123.5±11.8126.0±11.2122.6±11.3 DBP78.0±6.878.4±5.985.5±5.880.9±6.182.3±5.778.2±5.7 P值P>0.05P<0.05P<0.05
隨著近年來麻醉技術與藥物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如何選取鎮(zhèn)痛作用更優(yōu)秀,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更小及副作用更少的麻醉方案已成為廣大麻醉醫(yī)師重點關注的問題。瑞芬太尼為芬太尼類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能夠在手術麻醉誘導及麻醉維持中發(fā)揮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其起效迅速,半衰期較短,具有良好的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效果[4],且長時間輸注不會出現(xiàn)蓄積過多情況,不會對患者的呼吸恢復時間造成影響。而丙泊酚是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具有起效迅速、鎮(zhèn)靜充分等優(yōu)點,且消除半衰期較短,尤其適用于短小手術。以上兩藥復合麻醉能夠獲得良好的鎮(zhèn)痛與鎮(zhèn)靜作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獲得了較廣泛的應用[5-6]。
本次研究中我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并與采用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R組患者OAA/S評分的鎮(zhèn)靜效果明顯優(yōu)于F組,術中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波動相對較小(P<0.05),這提示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方案的鎮(zhèn)痛作用更加優(yōu)秀,有助于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對于心血管系統(tǒng)無法耐受手術者操控性更強。這提示提示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方案的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也符合目前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要求[7],減少患者術后阿片類藥物引起的并發(fā)癥,加快患者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能夠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安全性較高。
[1] 包增光,袁昌政.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師,2016,19(1):117-120.
[2] 徐恒藝,姚煜明.兩種麻醉方法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的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12):1833-1834.
本文編輯:王雨辰
R614
B
ISSN.2095-8242.2017.15.2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