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柯黃珺
師資的特色就是最大的特色
——長沙市明達中學教師成長側記
文︳余柯黃珺
在長沙市東南角的黃興鎮(zhèn)上,有一所辦學九年的民辦學校。它雖身處長沙郊區(qū),卻因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質量吸引著全省的莘莘學子慕名而來,它就是長沙市明達中學。
優(yōu)質的辦學質量離不開優(yōu)質的教師隊伍——特級教師6名,高級教師76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老師占27%,平均年齡38歲……明達中學是如何組建起這支隊伍的呢?
“一開始從公辦學校跳槽到明達時,我對自己的職業(yè)定位很簡單,當好班主任,每年帶好一個班,卻沒想到自己會在這里開啟行政崗位的大門。”在“明達”,李仲文完成自己的職業(yè)定位從班主任向學校中層行政管理的轉變只花了三年時間。
對民辦學校而言,師資的穩(wěn)定和建設是重中之重。曾在明德中學有過多年一線教學經(jīng)驗和管理經(jīng)驗的校長曹建新深諳其理,老師只有在學校里得到了切實的發(fā)展和提高,才會對學校產(chǎn)生歸屬感,師資才能穩(wěn)定。可是,如何讓老師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并逐步提升呢?在經(jīng)過多年的思考和摸索后,曹建新終于找出了一套可行的解決方案。
李仲文剛來學校不久,校領導就注意到他在班級管理上的優(yōu)勢,于是鼓勵他朝著行政管理的方向發(fā)展。前年,李仲文通過崗位競聘,成為了藝術小班部的主任。像他這樣在學校的培養(yǎng)下走上行政管理崗位的老師還有很多?!懊鬟_”為立志走上行政崗位的青年教師定期開設“青年干部培訓班”,鼓勵他們盡快成長為學校管理層的中堅力量。
對于一心想在專業(yè)上有所建樹的教師,學校為他們制定了專屬的“名師計劃”。在內部設置了一套完整的“教師進階制度”,把校內教師分為儲備教師、合格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首席名師五個等級,激勵教師們在專業(yè)領域不斷進階上升。
學校還借助市管民辦學校和明德中學的平臺,努力為教師爭取高端的外出學習機會。曹建新頗為自豪地說:“去年暑假我校老師在北師大參加了‘卓越教師暑期培訓班’,今年還會再次出去學習。老師們視野開闊了,專業(yè)素養(yǎng)才會提升。”
明達中學引進了“合伙人”制度,鼓勵具備經(jīng)濟實力的教師成為學校的出資人,讓教師和學校結成同盟體。目前,全校約有60余位教師成為了出資人,這一群體的擴大,也增強了學校師資群體的穩(wěn)定性。
行政管理、名師、出資人,明達中學為每一位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三個不同的角色方向,教師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提升之路。正如曹建新所說:“我們提供的三條道路,是為了讓每一位教師可以在‘明達’充分自由地發(fā)展!”
尋找最優(yōu)秀的教師一直是“明達”在招聘教師時的追求?!皩τ趹獙么髮W生,我們要么招名校畢業(yè)的研究生,要么招最有潛力的本科生?!辈芙ㄐ聦π逻M教師的定位很高,因此,“明達”匯聚了一大批高學歷、高能力的年輕教師。那么這些老師招進來之后,如何使他們的專業(yè)水平更上一層樓呢?
“來到這所學校后,我每學期聽的專家講座幾乎是以前學校的好幾倍,這些講座可以學到的東西簡直太多了!”晏雪紅老師感嘆道。除了努力爭取機會讓教師“走出去”參加“高大上”的培訓外,明達中學還堅持把名師專家請進校園,手把手地指導學校的年輕教師。
曹建新只要一說起“湖南省特級教師民辦教育研究中心”在“明達”掛牌成立的事,嘴角就流露出掩飾不住的笑意。因為這一研究中心的成立,包括王沛清在內的多位特級教師經(jīng)常來校隨堂聽課,指導青年教師磨課、賽課。去年十月,一個月內就來了9位特級教師。
曹建新還發(fā)現(xiàn),承辦省市級教學研討和賽課活動也是讓老師們“長見識”“長經(jīng)驗”的好辦法。2016年,湖南省高考英語研討會在明達中學舉辦,劉曼老師作為本校教師代表要上一堂高規(guī)格的公開課。這可難壞了這位年輕的老師,她壓力很大,甚至一度想要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以晏雪紅為代表的學校英語教研組的老師們不斷鼓勵她,甚至犧牲休息時間陪她研課、磨課。團隊的精心準備換來了這節(jié)公開課的好評如潮。“年輕人是需要磨練的,主場作戰(zhàn)會增加他們的壓力,但壓力可以使他們更快速的成長?!标萄┘t說。
明達中學利用“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為老師們搭建起“高大上”的學習和鍛煉平臺。專家講座、名師指導、高規(guī)格平臺鍛煉,三管齊下,老師們的成長自然是全面快速的。
民辦學校的老師們沒有編制,往往說走就走,這讓民辦學校的校長們頗為頭疼??擅鬟_中學卻攻克了這道難關,學校里六年、九年工齡的老師比比皆是,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因為人文化的管理?!辈芙ㄐ逻@樣回答。
學校所有董事會的成員和領導全部來自教育一線,這樣的經(jīng)歷讓他們可以想教師之所想?!爸豢恐贫仁墙^對管理不好一所民辦學校的,處處彰顯人文意識才能真正獲得老師們的信任?!?/p>
因為沒有編制,民辦學校的老師們在心理上會缺乏安全感。有一位女老師懷孕后,擔心學校會辭退她,所以主動找到校長要求辭職。曹建新了解到她辭職的原因后,立馬召開校班子會議,研究、制定了教師孕產(chǎn)假制度,承諾女教師在懷孕期間五險一金照買、工作關系保留,給老師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民辦學校的老師通常都不怕“身累”,就怕“心累”。工作穩(wěn)不穩(wěn)定、學校的發(fā)展前景大不大、家庭和工作無法兼顧怎么辦,等等。針對老師們的這些擔憂,明達中學采取多項措施,逐個擊破教師的心理擔憂。
學校成立了“大病醫(yī)療救助基金”,提供給教師和公辦學校老師同等的醫(yī)療報銷福利;由于學校沒有幼兒園和小學部,校領導主動聯(lián)系長沙市內的幼兒園和小學,幫助教師解決孩子的求學問題……學校將人文關懷落實到教師生活、子女求學及校園管理的每一個細節(jié),消除了教師的后顧之憂,提升了工作的幸福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經(jīng)過九年的實踐與探索,明達中學走出了一條民辦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可行之路。我們相信,這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將培育出更多明理達才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