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卿卿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中職教育越來越重視。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使學生能夠全面綜合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教育,教學模式也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在語文教學中可以使用遷移教學策略。遷移教學策略是指利用新鮮事物引入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遷移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夠將教材中的知識點有效結合在一起,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知識應用能力,促進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中職院校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畢業(yè)后能夠滿足社會用人需求,成為技術型高素質人才。在中職教育過程中,語文屬于基礎課程,學生必須掌握好語文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其他科目。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學都是以教師說教為主,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這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學生無法得到思維方面的鍛煉,并且枯燥無味的講課方式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造成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積極性。此外,中職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和素質方面有些欠缺,加之年齡限制,學生大都不具備良好的自制力,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一些富有難度的問題更加難以理解其本質。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采用遷移教學策略,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從而有效提升中職語文的教學效果。
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遷移教學策略的必要性
(一)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中職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板塊之一就是閱讀教學,優(yōu)質的閱讀教學能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對學生開展閱讀教學,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學生創(chuàng)造力。將遷移教學策略應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能夠在閱讀教學中將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遷移過來,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達到理想的閱讀理解效果。例如,教師在講授《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遷移閱讀,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品讀課文,通過父親對自己的愛,來體會課文中的父愛,用心去感受文中的父親,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從而提高閱讀能力,這樣學生在學習和理解其他知識時會更加容易。
(二)加強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中職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術和綜合素質,專業(yè)性人才往往需要有較強的寫作能力,而語文寫作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寫作能夠使學生互相交流情感和思想,是重要的信息傳遞方式,因此,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對學習更加感興趣。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遷移教學策略,能夠有效將寫作與閱讀緊密聯(lián)系起來,充分使學生在寫作中應用平時通過閱讀積累的素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
遷移教學策略除了應用在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外,還適合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用,其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應用遷移教學策略,加強訓練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讓學生明確遷移教學策略的作用,形成遷移學習意識,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遷移教學策略的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更加熱愛語文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感興趣,才能更加熱愛學習語文,達到獨立自主學習的目的。在自主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使其能夠自主使用遷移教學策略進行學習,將生活中的知識和現(xiàn)象引入到語文學習中,進而感受到生活與語文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這樣不但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胡同文化》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通讀全文之前,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再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文化現(xiàn)象?你愛你的家鄉(xiāng)嗎?”這時,學生就能夠積極舉手發(fā)言,將自己家鄉(xiāng)的文化現(xiàn)象表述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學生增強語文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遷移教學策略,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課本知識,教師通過活躍的課堂氛圍也能更好的地將教學重點引入,這樣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會更好。
(二)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中職學生普遍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較為薄弱,成績也不盡如人意。但是,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學生具備靈活的思維反應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所具備的特點,將學生靈活的思維反應力加以良好運用,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發(fā)散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得出不同的結論,進而將問題看透,不再只是理解其表面含義,更能理解問題的本質。例如,在講授《項鏈》這節(jié)課時,教師通過課文情節(jié),幫助學生分析課文中人物的性格,并提問學生:“如果瑪?shù)贍柕虏]有將項鏈弄丟,又會有怎樣的故事發(fā)生呢?”“如果瑪?shù)贍柕轮皇欠笱艿刭I了假鉆石項鏈,會發(fā)生怎樣的情況呢?”再如講解《為了忘卻的記念》一課時,教師提問學生:“用低頭或者低耳、低鼻來代替‘吟罷低眉無寫處中的低眉恰當嗎?為什么?”通過創(chuàng)設一系列問題,教師激發(fā)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發(fā)散學生思維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想有效應用遷移教學策略,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方法,使學生在新穎的教學模式中體驗語文魅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知識產生無限的想象。例如,在講解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詩時,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詩中描寫美妙音樂的部分很難理解,而這部分又是重點掌握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遷移教學策略實施教學方案,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這兩首作品,讓學生認真聆聽,讓學生描繪出對作品的聽覺感受,引導學生在音樂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口技》,還有巴金的《家》中描寫聽簫的部分。這樣的遷移方式,能夠讓學生對課文中描述聲音變化的部分有更直觀的體驗,并能聯(lián)想到與詩文相關的聲音,還能將從前學過的知識應用到當前的學習中。
(四)利用舊知識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來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新知識更加容易。例如,在講授《故都的秋》一課時,教師在課前可以利用之前教過的描寫秋景的文章,如《山居秋瞑》,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和回憶所學知識。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秋景,進而導入《故都的秋》一課,使課堂切入更加自然。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關于秋的作文,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秋的理解,使其頭腦中關于秋的內容更加豐富,也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語文應用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必須有效應用遷移教學策略,其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將新舊知識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問題,進而發(fā)散思維,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的能力。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