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翠
校園心語
淺談高職院校輔導員對家庭貧困學生幫扶對策
——以四川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劉 翠
貧困學生是高校工作中的重點工作對象。本文基于學生家庭條件十分貧困加之一些變故從而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生活,通過了解學生的情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學生重塑生活信心,結果顯示,在學院老師的幫扶下,該生從高中到大學發(fā)生了質的飛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貧困生 幫扶 措施
XX是四川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電氣自動化專業(yè)的一名學生,今年19歲。家中有五口人,爺爺已76歲高齡,患有心肌梗塞;奶奶76歲,患有風濕?。桓赣H42歲,是二級智力殘疾,喪失勞動能力;妹妹4歲就讀于該縣某中學,成績名列班級前茅。
2008年5月父親因為一場車禍,左側顱骨粉碎做了開顱手術,因家中積蓄不足,時隔兩年才去做顱骨修復手術,結果錯過了最佳手術時間和手術不徹底,遺留下后遺癥,被殘聯(lián)會評定為二級智力殘疾。
2012年12月父親在家務時突然暈倒在地,全身呈現(xiàn)苦膽的顏色,送至縣人民醫(yī)院救治無果,后來轉入到重慶市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治療,經過醫(yī)生長達8個小時的搶救病情才得以穩(wěn)定。后續(xù)治療費用讓家中一貧如洗,更可憐的是學生母親居然在這時選擇了離異,將這樣一個家丟給了還在讀高三的他......
突然遇到家庭如此之變故,本是性格開朗的他,面對殘忍的拋棄、無情的病魔、家庭的困窘讓他開始產生了對親情、對社會的認知變得冷漠,內心充滿了絕望。當該生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不知是喜還是憂,他甚至是想撕掉這份沉甸甸的通知書,放棄求學之路。然而,他想自己倒下了,丟下殘疾的父親和妹妹,他們該怎么辦。于是他嘗試著拿著錄取通知書獨自踏上求學之路。
通過學生的這個案例,讓輔導員看到了貧困生身上存在的共同問題:
第一,學生自卑心理嚴重。家境不好的貧困生不喜歡與人多交流溝通,總感覺是低人一等,害怕別人知道他們的情況后嫌棄他們,漸漸地性格越來越內向,越來越自閉。
第二,學生產生失落心里。貧困生家境不好,從小立志認為只要認真努力學習知識能改變命運, 他們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墒钱斔麄儙е篮玫膲粝胱叱龃笊綍r卻發(fā)現(xiàn),由于城鄉(xiāng)差異,他們和城市的孩子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無論自己有多么努力始終有著很大差距,從之前的班級前茅到進入大學后的一落千丈,在新的環(huán)境中找不到存在感,慢慢地失去了自信,感到很失落。
作為高職院校輔導員具備較強的洞察力,在新生接待時,輔導員第一眼見到這個學生便主動詢問并了解該生的具體情況。情況了解后對學生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找學生進行座談
身無分文的學生拿著錄取通知書,用期待的眼神望著輔導員,希望輔導員和學校能夠接納他。輔導員經過請示領導,告知學生,學校不會因為一個家庭貧困生而輟學,告訴他大學是人生的轉折點一定要有信心有勇氣,在老師學院的關心幫助下一定能克服困難,他感動的淚流滿面,期待已久的組織終于找到了。
(二)幫助學生解決學費資金問題
家庭貧困無抵押擔保的他就連生源地貸款都不能順利進行,這條途徑行不通。經過師生眾籌、學生自己東拼西揍終于集到了學費。為了解決學生的生活費用,經過系部老師和輔導員的幫助評定了最高等助學金。同年12月學院慰問貧困學生活動中,獲得了學院資助600元的獎學金。2016年9月系部老師和輔導員又評定了最高等助學金和申請到了最高等臨時困難補助。
(三)后期幫扶
學校領導了解了學生情況,給予了學生校內兼職的機會;輔導員也利用朋友關系在學生業(yè)余之時為學生找了社會兼職,基本解決了學生的生活問題。
(一)幫扶效果評估
學生得到學校老師及領導的關心幫助,刻苦努力用實際行動學來回報學校及老師。積極參加學院系部各項活動,提升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三年下來,學生專業(yè)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積極申報了四川省高職學生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技能大賽、參加了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青春”大賽、第二屆“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等,在各項比賽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曾獲得了“十大創(chuàng)客之星”的榮譽。
在參加比賽之余該生還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參加了四川省第七屆大學生成功創(chuàng)業(yè)者“我能飛”提升培訓,并在系部帶動著一大批學弟學妹共同努力前行,為系部發(fā)展奉獻著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反思
作為高校輔導員,學生是我們工作的主體,尤其在學生工作中加強對高校貧困生的關注與幫扶是工作的重點。據了解家庭貧困是高職院校貧困學生的主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部分學生家庭以父母工資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將失去經濟支柱而陷入困境。另外一些單親家庭、父母殘疾、家庭重大變故的家庭,他們中間有很大一部分家庭無力供養(yǎng)孩子讀書,這些學生生活異常艱辛。
在實踐工作中,不難看出,家庭貧困生在生活、學習上存在的心理壓力較大。特別是來自偏遠山區(qū)的學生他們缺乏自信、樂觀的心態(tài),找不到存在感,沉迷于游戲、小說等,生活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輔導員應該加強強有力的措施,讓他們在大學能夠重塑自信,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老師、學校對他們的關注,主要措施如下:
1、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建立貧困學生信息庫
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一線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院的和諧發(fā)展,因此與學生接觸機會最多的輔導員,要善于從新生進校開始,善于發(fā)現(xiàn)抓住典型多方位、多角度去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家庭貧困學生建立專門的學生信息庫。通過建立學生信息庫(如:學生姓名、班級等情況詳見下表),對學生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工作實效性才能得以體現(xiàn)。
貧困學生信息庫(樣表)
2、構建多樣化的貧困資助體系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fā)〔2007〕13號)文件,指出了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主要內容:第一,完善國家獎學金制度。中央繼續(xù)設立國家獎學金,用于獎勵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yè)學校全日制本??圃谛I刑貏e優(yōu)秀的學生,每年獎勵5萬名,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所需資金由中央負擔。第二,完善國家助學金制度。中央與地方共同設立國家助學金,用于資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中等職業(yè)學校所有全日制在校農村學生及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第三,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大力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國家助學貸款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助學貸款享有同等優(yōu)惠政策。
作為高職院校的四川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積極響應國家相關資助政策,并結合學院自身情況設置“廣州助學金”、“學院進步獎”等多形式資助體系,拓寬貧困生資助渠道使貧困生受眾面增大。
3、加強對貧困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輔導員的重要職責。隨著社會的轉型升級,高職學生的競爭壓力顯著增加,情感的困惑與沖突也日益增多,焦慮程度不斷加大。高職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會遇到諸如經濟壓力、人際關系、就業(yè)壓力、學習壓力、環(huán)境適應、情感戀愛、競爭壓力等問題,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困惑和壓力,如果準確、及時處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強高職生,特別是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4、輔導員應該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輔導員應針對學生成長期的性格特點與實際發(fā)展需求,開展形式多樣、主題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各類校園內的文化活動,同時在校外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并將新媒體適度加以運用,進行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與內容與現(xiàn)代傳播技術的融合,增強工作的創(chuàng)新能力。
[l]張耀燦,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6.
[2]陳潔,高國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0):86.
(作者單位:四川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劉翠(1983-),女,漢族,四川廣元人,大學本科,四川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