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敏+李海英
【摘 要】當今世界飛速發(fā)展,人們?nèi)找嬖鲩L的物質(zhì)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chǎn)之間的矛盾仍然是社會的主要矛盾,而這些矛盾都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在社會各個領域。就義務教育學校來說師生矛盾更難避免,且有時因為學生對教師和學習有逆反心理時有慘案發(fā)生,那么如何減少矛盾,消除隱患來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呢?在我們從教二十年的工作中,和大多數(shù)老師一樣看到對教育的解釋很多,而從歷史演變上看它就是一種影響人們的活動。而筆者認為學校教育從其目的性來看無非就是四個字“引領發(fā)展”教就是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育就讓學是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學生;教育;成長
那么我們?nèi)绾蜗敶鷮W生的逆反心理,來完成我們教學的德育目標呢!我認為在教學中重點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豐富自己、一專多能
以前再說教師的知識含量時,最時髦的一句話是“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瓢水”。而如今科學技術(shù)迅猛發(fā)展,知識網(wǎng)絡讓所有難題都有答案可尋,都會在短時間應刃而解。內(nèi)各式各樣的輔導學校遍及每一個角落,作為一線教師首先應該精準掌握所教學科專業(yè)知識。其次要對其他學科多加涉獵,在知識含量上讓孩子感覺你隨不是“百度”但也不輕易是他們的手下敗將。真正的可以為其師,讓他對你有好感從而不反感你對他的學習上的指導規(guī)劃和生活當中不健康的活動糾正、敦處。
二、關注喜好、培養(yǎng)特長
有逆反心理的孩子不是對外界什么事物都不喜歡,通過觀察以及和家長溝通,你一定可以知道他有什么習慣和喜歡做什么。比如說:在基礎教育的各個學科領域?qū)W習當中孩子不可能哪門課程都很差,音、體、美也不一定樣樣不行,同時孩子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好的習慣。這樣我們就可以和家長溝通一起為孩子制定一個發(fā)展特長的長遠計劃!我們不會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特長,但我們應該相信假如你試驗過,一定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哪一方面有天賦或起碼的擅長。比如當你把5歲的孩子領到乒乓球館,他看到一群孩子在打乒乓球時候,可能就有越越欲試的感覺。伸手一打就被教練看中!多年后有可能又是一個挽救7個賽定的劉國正。我們順勢引導,投其所好。從而為孩子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開展活動、抵制誘惑
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各項活動的開展是育人的載體。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來自網(wǎng)絡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有著形形色色的誘惑。每每都會讓一些孩子對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生活環(huán)境,嚴重一點乃至父母、長輩的家庭教育都產(chǎn)生逆反心理。而孩子這時最想得到的又是家長或老師的認可,試問我們都從學生時代度過,誰愿做時代的棄兒。怎么去認可,如何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呢?那就是開展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每一項活動的開展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都可能是對一些學生心靈的一次震撼,有些學生會對自己是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比如在歌詠大賽中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是唱歌最好的,無意中成了同學的偶像!他會感到驕傲、自豪。假如他有什么逆反心理,我們就借開展活動之際,要適時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讓學生逐漸拋棄不良習慣,減少逆反心理。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為成為社會有用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尊重孩子,激發(fā)潛能
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是需要持久的,有耐心的。而對一些有逆反心里孩子的管理,更有一些難度。要想一下子讓他們從逆反到不討厭再到喜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就我們在教學當中一個簡單事例供大家分享,有一個學生個性很強,在一次上課沒有脫帽。被外語老師很批了一頓,他感覺很沒面子。對這個老師產(chǎn)生了逆反心里,且發(fā)誓說就在他的課堂戴帽子。導致老師課堂有時無法進行,事態(tài)愈演愈烈。家長、班主任一起上陣批啊,哄啊。沒有什么大作用,后來串班到另一個班級,這個班的班主任就很有方法,他詢問了原因后。笑笑對這個同學說,你要是喜歡帽子沒什么上課你就戴著吧。這個學生前一周還戴著帽子上課,老師不但沒有說,還找其他老師幫他補課。突然有一天孩子敲響了老師的門,告訴老師我今天開始不戴帽子上學了,老師一笑沒問為什么。借勢指一下學習較好的同學名字,說你有勇氣趕上他們的成績嗎。孩子不假思索的說,沒問題老師您對我好,我不會辜負您的。簡短而又樸實的話語,可這背后說明了什么。真的值得我們每一個管理者去反思,去斟酌!表揚鼓勵的賞識教育不是可以戰(zhàn)勝一切,但你的微笑,你的鼓勵,你的一句關心的話語都可能是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而就是這點滴的鼓勵成就了我們的教育,可能挽救了孩子的一生!
綜上所述是我們在二十多年教學中的點滴體會,也讓我們享受了不少成功的喜悅。我想我們每一個執(zhí)教者只要能盡心盡力去這樣做一定會有更多的孩子會消除自己的逆反心理,拋棄不足,減少缺憾,走上人生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