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麗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課堂教學的作用是很明顯的,課堂氣氛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果。因此,注重課堂氣氛的營造,應該成為高中生物教學的一個研究方向。本文以此為話題,論述了營造高中生物課堂氣氛的方法,希望可以為相關實踐和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課堂氣氛;營造
前言
課堂氣氛確實是影響教師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積極性,在營造課堂氣氛這方面,教師必須對此加以重視,并找出合理的教學方法,為高中生物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一、不利于高中生物課堂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因素
課堂氛圍對于課堂教學有著重要影響,但在目前看來,許多消極因素任然影響著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氛圍營造。
1.高中生物學科的特殊性
高中的生物是一門極其特殊的學科,因為它不僅具有文科的特性,需要記憶大量的知識點,同時還具有理科的性質(zhì),需要利用相關的公式進行一些常規(guī)運算以及一些實驗。也正是因為高中生物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在教師沒有重視營造課堂氣氛的情況下,課堂氣氛就會變得特別無趣。
2.課時少,教學任務重
在高一新生還沒有定向選擇文理科的情況下,綜合科對學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學科的課時安排上不能重此薄彼,但是總的課時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高一生物在教學中一般一個星期只安排2-3節(jié)課。在高考升學率的強壓下,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只能一味地講課,一味地灌輸,而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生的自主性也受到了限制。在這種教師過多地追求于知識的高速度、高容量傳遞的情況下導致課堂總是充滿著緊張和壓迫感,高中生物課堂沉悶、乏味可想而知。
3.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就目前看來,許多高中學校的生物課堂仍然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提高,學習興趣也被逐漸消磨,學習動力和積極性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最終學習效果不盡人意。
二、如何營造良好的高中生物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因此,教師和學生應該共同努力,共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1.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要深知,學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中心和主體,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性人物。生物課看似死板乏味,實則意蘊豐富,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密切。雖然很多學生對生物課并不感興趣,但是這并不說明他們厭惡生物。尤其在生物課堂上,倘若能夠給學生一個活潑、有趣和好玩的課堂,那么他們一定會“樂此不疲,流連忘返”。具體來說,課堂氣氛的營造要自始至終地圍繞學生展開,要充分尊重和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情緒、思維和個性的引導,其實就是課堂氣氛營造的最好辦法。
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堂教學結合實驗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中應用較普遍,但大多數(shù)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偏向嚴格遵守實驗環(huán)節(jié),應付高中生物實驗考試,對學生自身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厭煩、恐懼高中生物實驗。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轉(zhuǎn)變應付考試的教學觀念,著重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爭取讓每位學生都了解到生物實驗操作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與實驗操作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活躍課堂氛圍的有效途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堂活躍起來。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中“細胞的分化”這一課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小組成員分工,分別觀察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子房發(fā)育成果實,蝌蚪發(fā)育成青蛙等過程中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變化情況,然后小組成員分享各自的觀察結果,并討論總結出細胞分化的特點,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細胞分化具有持久性、差異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等特點。小組合作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讓每位學生在小組中發(fā)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使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從而促使課堂的學習氛圍濃厚。
4.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課堂形式
在平時的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多利用一些現(xiàn)代流行的先進教育器材進行授課。因為高中生物的知識涉及范圍廣并且內(nèi)容又很抽象,比如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受精作用、胚胎發(fā)育等知識。對于這些知識點的講授,生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圖片和動態(tài)的視頻來豐富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進而加深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記憶與學習。當然了,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生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到實驗室,通過顯微鏡觀察相關的動態(tài)效果,從而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以及課堂的參與度。
5.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才能,投入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氛圍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投入課堂教學,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教學態(tài)度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幽默風趣的教師其課堂也充滿著歡樂,而嚴肅不茍言笑的教師其課堂往往過于沉悶,因此,為了活躍課堂氛圍,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果,生物教師應該發(fā)揮自身的綜合才能,例如,通過幽默生動的語言、形象夸張的肢體動作、豐富的課外知識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潑、輕松的課堂氛圍。
三、結束語
總之,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課堂教學結合實驗、課堂教學情境構建與多媒體教學技術等多種教學途徑,可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需要根據(jù)實際教學條件、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適當調(diào)節(jié)教學方案,從而制訂出最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曹麗輝. 探析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氣氛調(diào)節(jié)與營造[J]. 學周刊. 2015(01)
[2]呂鳳俊. 生活實踐與生物課堂教學的結合分析[J]. 生物技術世界. 2015(02)
[3]李燕.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 學周刊. 2015(19)
[4]劉淵. 情境結合法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應用探究[J]. 生物技術世界.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