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榮
[摘 要]在高中政治哲學課中,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能使他們正確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并不斷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高中政治教師在哲學課中開展生命教育,應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并通過名言警句和多媒體技術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哲學;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6005701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從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高中政治哲學課中,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能使他們正確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并不斷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因此,筆者在高中政治哲學課中,注重探索生命教育開展的途徑。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
高中哲學與生活教材的特點是緊扣社會生活。作為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緊扣學生的生活來開展教學,這樣才能通過生命教育來促進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來展開生命教育,將理論知識和社會生活、理論邏輯和生活邏輯有機結合,從而對學生開展系統(tǒng)的生命教育,使學生學會生活、珍惜生命。
如在講授《世界的物質性》的時候,教師可以借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向學生開展生命教育,根據(jù)生命起源的物質性,引導學生體會生命的神圣和可貴。生命是在幾億分之一的偶然機會中誕生的,所以人應懷著感恩之心來對待生命。同時借此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既然生命是有限和短暫的,那么人應該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樹立理想和人生的奮斗目標,活出人生的價值和最大意義。
教師還可以有效利用教材資源,向學生開展關于如何經(jīng)營人生,為人生目標奮斗的生命教育。如在教學《認識運動 把握規(guī)律》(人教版生活與哲學)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根據(jù)教材中“事物都是運動的,運動都是有規(guī)律的”這個知識點,告訴學生任何事物都是有運動規(guī)律的,只有遵循客觀規(guī)律,才可能獲得成功。這樣學生才會懂得尊重生命規(guī)律,學會挖掘生命潛能和提高生活質量,做一個對生命有責任感的人。
二、借用名言警句開展生命教育
古今中外流傳著許多名言警句,它們是先人智慧和思想的結晶,部分名言警句蘊藏著先人對生命活動的體驗,所以是很好的生命教育資源。讀這些名言警句,能給人思想上的啟迪、心靈上的震撼。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在哲學課上有效利用這些名言警句開展生命教育,這樣不僅能充實哲學課上的生命教育資源,也能達到提升生命教育高度的效果。
如在講述《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人教版生活與哲學)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借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來講述“生與死”這對矛盾,并借此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念,學會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同時還可以借用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柏拉圖“人沒有思想,如同形尸走肉”等來向學生講述如何辯證看待生命中的安樂與憂患、生與死。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看待生命中的生與死,以及生命的脆弱、有限和無常,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并使學生意識到,身體除了物質需要之外,還應該有精神需要。通過這些教育,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在生活中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內(nèi)涵,追求高層次的精神享受等。這是很好的生命教育開展方式。
教師還可以借用名言警句來教會學生生活智慧。如在教學《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人教版生活與哲學)這節(jié)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認識到事物發(fā)展的曲折性,教師可以講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句古詩,讓學生認識到人生發(fā)展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堅定走曲折道路的信心,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從而培養(yǎng)學生樂觀、自信、堅強的品質。這也是生命教育開展的一種很好方式。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生命教育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給教育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革。高中政治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豐富生命教育形式,拓展生命教育內(nèi)容,使學生獲得生命教育的真諦。
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音像資料。如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人教版生活與哲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在生命中為他人奉獻的意義,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著名奧斯卡獲獎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通過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保護猶太人不受法西斯傷害的故事,讓學生知道生命的珍貴,同時也感悟到辛德勒無私奉獻舉動的偉大,領悟到人只有學會去奉獻,才能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這樣就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正確人生觀的生命教育目的。
總之,青少年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其生命意識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生命教育開展的有效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獲得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