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qū)潞河中學 徐 惠
本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新課程標準中“強調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這一理念為理論依據(jù),遵循體育教學原則和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在練習中既掌握基本技能又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為終身鍛煉身體打下基礎。
瑜伽是一種集智育和體育于一身的練習方法,瑜伽中的體位練習與冥想練習,是最有益于整個神經系統(tǒng)的鍛煉體系。瑜伽的訓練教學,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瑜伽修煉方法,即塑造學生的形體,又緩解緊張的學習所造成的壓力,為培養(yǎng)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我校高二年級的20名學生。他們正處于青春發(fā)育后期,身心發(fā)展?jié)u趨成熟,其認知能力特別是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多數(shù)女生在身體發(fā)展方面,由于運動時間的不足和生理上的變化,導致女生上肢力量較差,下肢較重,身體的平衡性、柔韌性、靈活性也有待于提高。所以在教學中,應使學生充分了解自我身心發(fā)展特點,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瑜伽學習與身體鍛煉,提高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
上課學生中除兩名在高一年級校本課中學習過瑜伽外,大多數(shù)是本學期首次進行校本課選課學習。經過本學期前半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瑜伽運動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瑜伽基礎知識和胸式、腹式呼吸法,瑜伽的基本站姿、坐姿,古典拜日式等一部分簡單的瑜伽體位法,但動作還不夠準確、連貫,呼吸配合還不夠順暢。因此,學生對繼續(xù)深入學習瑜伽充滿了期待。
1.重視體位法的功效講解,豐富學生體育保健知識
教師的講解貫穿課堂始終,對每個體位的動作方法、要點、功效和連接都進行細致的講解,注重啟發(fā)與激勵法的運用,使學生在學練中不斷豐富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運用心理調節(jié)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利用瑜伽的呼吸、冥想、體位等教學內容,控制并調節(jié)學生心理因素,在不斷改善內心趨于平穩(wěn)祥和的狀態(tài)下,可以有效地提高體位的完成質量,并提高學生的心智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合一的鍛煉效果。
3.運用合作學習法,提高學生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
在教學中依據(jù)自愿的原則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互相幫學,完成瑜伽單個動作和串聯(lián)動作,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等能力,活躍課堂氣氛,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交往能力。
4.技術準備
瑜伽墊21塊、多媒體設施
1.認知目標:學生了解瑜伽體位動作的特點和鍛煉價值,90%以上的學生知道新授5-6個體位動作的要點和與呼吸配合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標: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90%左右的學生較好掌握側三角式等5-6個體位動作,全面活動身體各個大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肌肉的柔韌性,提高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糾正不良體姿、改善體型、增進健康。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瑜伽練習來排解壓力,舒緩緊張情緒,使心態(tài)平和,寬容,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并在自主、合作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體位動作方法。
教學難點:呼吸與體位動作的配合。
教師活動:宣布本課教學內容和要求,了解學生有無感冒、發(fā)燒和女生月經期等情況,安排見習生活動。
學生活動:認真聽講,結合上節(jié)課學習掌握情況理解本節(jié)課內容,端正態(tài)度,明確學習目標;學生如實反映身體狀況,見習生按照老師要求活動。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練習瑜伽的興趣,了解學生身體狀況,避免損傷,有效地導入到課程中。
教師活動:1.教師語言引導,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組織學生唱誦。
2.教師語言引導,組織學生調息(6次)。
3.教師示范講解,組織學生做熱身運動:(1)單臂風吹樹式(2)蜂雀式(3)簡易雙角功。
學生活動:學生在音樂伴奏下集體進行唱誦;然后在教師語音引導下進行“OM”語音調息練習;學生觀察、聽講,集體做熱身運動,自我調控。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唱誦和調息放松自己的身體,有節(jié)奏的緩慢呼吸,并在呼吸配合下進行充分熱身,避免拉傷,為后面的學習奠定身心基礎。
教師活動:1.教師提示學生思考問題:體式練習與呼吸的配合有無規(guī)律?一般規(guī)律是什么?并結合后面復習已學體式進行深入講解。
2.教師用語言和動作指導學生先分解后完整練習:(1)貓伸展式(2)屈膝側伸展(3)半跪舞蹈式。
3.教師觀察,巡回指導。
學生活動:1.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回答教師提問,觀察、記憶相關知識。
2.學生跟教師進行動作——調息——動作練習。
3.學生集中精神,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加深對體式動作與呼吸配合的一般規(guī)律,更好地掌握各個體位動作方法和功效,發(fā)展身體柔韌和協(xié)調性。
教師活動:1.教師講解練習方法和要求,語言引導學生集體練習:(1)側三角式(2)腰轉動式(3)鳥王式(4)兔子式(5)駱駝式(6)魚式。
2.教師巡回指導。
3.組織優(yōu)秀生展示,觀察、評價。
4.教師再次語言引導學生練習。
學生活動:1.學生認真聽講,集體練習。
2.學生自由結合同伴進行自主、合作練習,相互提示和幫助,糾正錯誤。
3.優(yōu)秀學生展示,學生互評。
4.集體練習、深入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合作練習逐步掌握體位動作方法,并通過自我展示,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教師活動:在音樂伴奏下,教師語音引導學生放松。
學生活動:注意聆聽老師的語言,以學生冥想為主,從左腳的大拇指開始,從下肢—腹部—上肢,有意識地運用身體和意識進入深層的放松狀態(tài)。
設計意圖:瑜伽休息術,進行全面的身心放松。
教師活動:1.回顧本課所學內容,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總結,提示學習方法。
2. 組織學生根據(jù)評價量表進行自評、互評;布置課后練習;師生再見,組織學生收還器材。
學生活動:1. 回憶學過的知識,思考并回答出相關知識,構建這部分概念圖。
2. 學生收還瑜伽墊;課后復習。
設計意圖:進行課堂復習和課后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