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托參1井油源再分析及勘探啟示

    2017-06-19 18:34:34周文浩許開前劉慶敏周動力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7年3期
    關鍵詞:油源甾烷母質

    周文浩,許開前,劉 磊,黎 劍,劉慶敏,周動力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西部分院,山東東營 257000)

    托參1井油源再分析及勘探啟示

    周文浩,許開前,劉 磊,黎 劍,劉慶敏,周動力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西部分院,山東東營 257000)

    吐哈盆地吐魯番坳陷西部地區(qū)托參1井獲得油氣突破后,再鉆井未見油氣及烴源巖,并且托參1井油源一直存在爭議。通過對托參1井油氣再分析認為,托參1井原油碳同位素為-31.8‰,Pr/Ph值為1.4,富含伽馬蠟烷、三環(huán)萜烷;C27、C28、C29規(guī)則甾烷呈對稱的“∨”型;其母質類型既有低等水生生物,也有陸相高等植物貢獻,為半咸水-咸水沉積環(huán)境,與托克遜凹陷二疊系烴源巖具有高度的親緣關系,托參1井原油應來自托克遜凹陷P2t地層成熟烴源巖。

    吐魯番坳陷;托參1井;油源分析;生物標志化合物

    1988年以來,玉門石油管理局開展了吐魯番坳陷西部地區(qū)的油氣勘探,以期取得二疊系桃東溝群的油氣突破。托參1井作為該地區(qū)的第一口參數(shù)井,在三疊系見工業(yè)油流[1-7],之后鉆探的井位相繼失利,僅烏蘇1、吐參1井見油氣顯示。

    托參1井的油氣來源一直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油氣來自三疊系小泉溝群烴源巖,另一種觀點認為油氣來自二疊系、三疊系混源[3-7]。在低油價時期,精細厘定托參1井的油氣源,對于該地區(qū)效益勘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 原油特征

    托參1井三疊系發(fā)育一個凝析氣藏和一個油藏。凝析氣藏分布在黃山街組,為邊水層狀氣藏;油藏分布在克拉瑪依組,為背斜型底水塊狀油藏。

    托參1井凝析氣藏,地面原油密度為0.715 g/cm3。油藏原油為輕質油,地層原油密度為0.770 g/cm3,黏度為2.1 mPa·s,體積系數(shù)為1.15,溶解氣油比53 m3/t,地面原油密度0.840 g/cm3,50 ℃時原油黏度為5.8 mPa·s,含蠟量為14.25%,屬于中等含蠟原油;組分分析表明,其烷烴含量67.6%,芳香烴含量14.9%,非烴含量8.1%,瀝青質含量6.4%[7-8]。該井原油特征與臺北凹陷鄯科1井三疊系原油特征相似(密度0.812 g/cm3,黏度2.87 mPa·s,含蠟量為12.52%,烷烴含量70.21%,芳烴含量11.06%,非烴含量6.38%,瀝青質含量4.26%),鄯科1井原油已證實來自二疊系桃東溝群烴源巖。

    2 原油母質特征與沉積環(huán)境

    托參1井原油正構烷烴的碳數(shù)范圍為nC10~nC17,為前峰型,原油母質類型主要是水生生物。Pr/Ph、Pr/nC17,Ph/nC18很大程度亦能反映母質沉積環(huán)境的特征,托參1井原油正構烷烴特征表明原油母質類型為弱還原的混源相。

    基于托參1井原油m/z191質量色譜圖霍烷化合物特征,托參1井原油具有一定的伽馬蠟烷,原油母質沉積環(huán)境為還原性的咸水環(huán)境;升霍烷C31~C35呈下降型,原油母質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還原性。同時研究表明,C27、C28、C29甾烷由上覆水柱進入沉積物的真核生物,其相對含量分布很大程度上也能夠反映原始有機質輸入特征;托參1井原油m/z217質量色譜圖甾烷化合物特征表明原油母質類型為混合源(圖1)。

    綜上研究認為,托參1井原油應源自一般還原條件下的咸水湖相環(huán)境,母質類型既有低等水生生物,又有陸生高等植物的貢獻。

    3 原油成熟度

    C295α,14α,17α(H)-甾烷在C-20上的異構化作用對于未成熟到成熟范圍具有高專屬性,C29規(guī)則甾烷在C-14和C-17位上的異構化作用指示原油的成熟度;而托參1井原油C295α,14α,17α(H)-甾烷20S/(20S+20R)的比值為0.43,C29ββ/(ββ+αα)的比值為0.37,故為成熟油。

    圖1 托參1井原油規(guī)則甾烷分布三角圖

    4 油源厘定

    經(jīng)過多年勘探研究和實踐證實,二疊系塔爾朗組(P2t)是吐哈盆地托克遜凹陷優(yōu)質烴源巖主要發(fā)育層段[9-11],厚度為200~500 m;TOC含量為1.03%~9.62%,鏡質組反射率Ro為0.7%~1.29%,有機質類型主要為Ⅱ-Ⅲ型,綜合評價為優(yōu)質烴源巖,且處于成熟階段,以生油為主,具有較強的生烴潛力。

    由于托克遜凹陷地區(qū)多口探井未鉆遇P2t有效源巖,為了精細厘定托參1井原油的來源,對托克遜凹陷地區(qū)3條P2t露頭剖面進行實地勘察,采集烴源巖樣品20多塊,挑選出TOC值大于1%的6塊樣品進行地球化學分析。結果顯示其正構烷烴的碳數(shù)范圍為nC13~nC34,主要是后峰型;奇偶優(yōu)勢(OEP)值多數(shù)大于1.2,具有奇偶優(yōu)勢,Pr/Ph主要分布范圍為0.56~1.75,Pr/nC17范圍為0.58~1.19,Ph/nC18范圍為0.59~1.13(表1)。綜合研究表明,P2t源巖具有還原條件的混合相-鹽湖相的特征。(圖2)。

    表1 托克遜凹陷地區(qū)二疊系烴源巖正構烷烴相關數(shù)據(jù)

    圖2 托克遜凹陷地區(qū)原油和烴源巖Pr/nC17與Ph/nC18關系

    伽馬蠟烷的富集多與高鹽度沉積環(huán)境有關, 6個P2t露頭樣品的伽馬蠟烷指數(shù)為0.094~0.245,托參1井原油伽馬蠟烷指數(shù)為0.185,表明托參1井原油與P2t源巖均形成于半咸水-咸水環(huán)境[12-14]。

    在油源厘定研究中,生物標志化合物特征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其中“指紋”特征對比具有高度辨識性。托參1井原油與托克遜凹陷地區(qū)P2t源巖具有較高豐度的三環(huán)萜烷,且均以C20、C21、C23為主,其中C21為最高,C20、C21、C23呈“∧”型;甾烷分布中,C27、C29甾烷較C28甾烷均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呈近對稱的“∨”型(圖3);升霍烷指數(shù)隨碳數(shù)增加而逐漸降低(圖4),兩者具有高度相似性[15]。

    油氣的碳同位素值亦可作為油源厘定的另一指標。源自湖相腐泥型母質的原油,其13CPDB值一般為-30‰~-32‰;源自湖相腐殖型母質的原油,其13CPDB值一般為-27‰~-29‰[16]。托參1井原油碳同位素值為-31.8‰,與來自二疊系源巖的準噶爾盆地東部火燒山油田原油碳同位素值-29.9‰~-32.21‰一致[17-18],與托克遜凹陷地區(qū)P2t源巖碳同位素值非常接近。

    圖3 托克遜凹陷地區(qū)原油和烴源巖生物標志化合物質量色譜圖對比

    圖4 原油和烴源巖升霍烷指數(shù)隨碳數(shù)分布

    5 結論及勘探啟示

    (1)托參1井原油為中等含蠟輕質原油,其母質類型為混合型,沉積環(huán)境屬于一般還原條件下的咸水湖相沉積。

    (2)托參1井原油具有成熟油的特征,來自托克遜凹陷P2t成熟烴源巖。

    (3)吐魯番坳陷西部地區(qū)下一步的勘探重點是P2t有效源巖空間展布及生烴動態(tài)演化特征研究。

    [1] 何志平,康永尚,楊珍祥,等.托克遜凹陷伊拉湖構造成藏特點及其勘探意義[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4,31(4):11-14.

    [2] 劉俊田,翟亞梅,茍紅光,等.吐哈盆地托克遜凹陷油氣成藏地質條件及勘探潛力[J].新疆石油天然氣,2012,8(3):1-6.

    [3] 李成明,秦寧強,倪聯(lián)斌,等.托克遜凹陷西部油氣地質及勘探潛力再認識[J].吐哈油氣,2012,8(3):1-6.

    [4] 魏建晶,柳益群.吐哈盆地托克遜凹陷中、上三疊統(tǒng)含油砂巖形成條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0(2):159-162.

    [5] 劉媛萍,王瑞英,蔡必金,等.托克遜凹陷油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方向[J].天然氣技術與經(jīng)濟,2013,7(1):19-22.

    [6] 郭焦峰,徐樹寶.吐魯番坳陷成油地質條件分析[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1991,18(4):9-17.

    [7] 袁明生,梁世君,燕列燦,等.吐哈盆地油氣地質與勘探實踐[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2:30-38.

    [8] 劉寶和,胡文瑞,趙政璋,等.中國油氣田開發(fā)志-吐哈油氣區(qū)油氣田卷[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3:45-50.

    [9] 蘇傳國.吐魯番坳陷油氣地球化學特征與成因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9:78-85.

    [10] 苗建宇,周立發(fā),鄧昆,等.吐魯番坳陷二疊系烴源巖地球化學與沉積環(huán)境的關系[J].中國地質,2004,31(4):424-430.

    [11] 苗建宇,周立發(fā),鄧昆,等.吐魯番坳陷二疊系烴源巖有機質沉積特征[J].地質科學,2005,40(2):198-206.

    [12] 陳安定.蘇北盆地油源判別指標研究[J].石油實驗地質,2007,29(4):397-401.

    [13] 劉逸,林軍,李凱軍,等.胡狀集地區(qū)有機地球化學特征及油源對比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6,28(2):20-22.[14] 梁春秀,劉寶柱,孫萬軍.松遼盆地南部的西部斜坡重油特征與油源探討[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2,29(2):45-48.

    [15] 陳建平,梁狄剛,王緒龍,等. 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的油源(一)——烴源巖基本地球化學特征與生物標志物特征[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3,30(4):20-25.

    [16] 李志明,秦建中,廖宗廷,等. 準噶爾盆地Z-1井油源分析[J].新疆石油地質,2006,27(1):38-41.

    [17] 王嶼濤,陳克迅. 準噶爾盆地東部原油地球化學特征[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1990,11(1):16-22.

    [18] 楊家靜,胡伯良.吐哈盆地原油和烴源巖單烴碳同位素組成特征及油源對比探討[J].沉積學報,1997,15(2):207-211.

    編輯:蒲洪果

    1673-8217(2017)03-0045-04

    2016-01-04

    周文浩,助理工程師,1990年生,2012年畢業(yè)于長安大學資源勘查工程(油氣)專業(yè),現(xiàn)從事石油地質綜合研究工作。

    TE122.3

    A

    猜你喜歡
    油源甾烷母質
    281例兒童眼部毛母質瘤的臨床及病理分析
    北部灣盆地溝鞭藻類分子化石的分布及成因
    沉積學報(2023年1期)2023-04-29 23:54:12
    不同油源瀝青的老化性能聚類分析與對比
    石油瀝青(2022年2期)2022-05-23 13:02:32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原油中高豐度C29規(guī)則甾烷的分布及意義
    北部灣盆地潿西南凹陷原油成因類型及分布特征
    塔中隆起奧陶系儲層與油源斷裂復合控藏模式
    貴州母巖(母質)對土壤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突泉盆地突參1井原油中輕烴和金剛烷地球化學特征及油源啟示
    地質與資源(2016年5期)2016-02-27 11:19:21
    油源斷裂對下生上儲式油氣成藏與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南堡凹陷中淺層為例
    斷塊油氣田(2014年3期)2014-03-11 15:33:12
    4-甲基甾烷在油源對比中的應用——以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帶為例
    沉積學報(2012年4期)2012-12-13 06:13:34
    若尔盖县| 曲阜市| 永吉县| 永登县| 英德市| 仁寿县| 资源县| 平凉市| 乌恰县| 木兰县| 大冶市| 资溪县| 大姚县| 肇庆市| 徐州市| 遂昌县| 射阳县| 吴桥县| 富蕴县| 磴口县| 休宁县| 涿鹿县| 德格县| 新郑市| 新竹县| 渭南市| 饶河县| 温泉县| 肇源县| 吉林市| 大庆市| 新乐市| 罗江县| 泉州市| 宁河县| 旬邑县| 外汇| 谷城县| 道孚县| 镇康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