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摘要:本文詳細概述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的歷史背景和具有的歷史價值,并結合現有的環(huán)境發(fā)展現狀提出適合避外八廟避暑山莊的保護性建議。
關鍵詞:承德避暑;外八廟;歷史價值;保護探究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承德的東面和北面修建了12座皇家寺廟。其中的八座寺廟內居住喇嘛廟,所以被叫做喇嘛廟,且這八座喇嘛廟均處于理藩院的管轄范圍之內,地處北京的古北口外,所以“外八廟”由此產生。外八廟有自己獨有的歷史特點,特別是在文化傳承上融合了滿、蒙、藏等民族特色,并體現出每個民族獨有的文化標志,故此外八廟既能夠被看成是歷史文化的遺產,也能被看成是清王朝與少數民族團結的標志。
一、避暑山莊外八廟的介紹
建造承德避暑山莊的外八廟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著極大的關系。清朝建設初期,蒙藏等地域很信奉喇嘛教,在當時宗教領袖是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相當于中世紀的沙皇。清朝政府建國初期,對內有著三藩的叛亂,對外有著葛爾丹叛變,平定內外均是清朝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取得勝利。但內亂評定后,與清朝接壤的俄國野心勃勃,對我國的領土侵犯面積可謂越來越大。在此內憂和外患之際,康熙皇帝提出建立木蘭圍場和避暑山莊以及外八廟的決策,這樣對內能密切的利用宗教控制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以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強化少數民族的國防力量,抵御沙皇侵略。另外,外八廟的作用是接見少數民族的首領,處理民族關系接待外國使節(jié)。使民族關系更加融洽,也能讓少數民族和中央的關系更加密切,在維護自身統(tǒng)治上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清王朝為讓中央統(tǒng)治更加牢固,極力的推崇喇嘛教,并將其看成是控制邊疆的有效宗教手段。這些內容都向我們深刻的展示著外八廟建造的歷史背景。
二、歷史價值
承德避暑山莊以及外八廟的建設主要是清朝的統(tǒng)治階級為鞏固政治理想,建立的第二個清王朝統(tǒng)治機構。外八廟建設中融合多民族藝術風格,漢族、蒙古族、滿族的建筑因素都融合其中,因此整個建筑風格不僅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也有著鮮明的宮廷色彩,且在與避暑山莊融為一體的情況下能象征當時處于集權統(tǒng)治的國家觀念。第一,由于滿足是一個民族的國家,在居于重要統(tǒng)治地位的時候,滿足需要維系多民族團結和統(tǒng)一的局面。第二,積極吸收漢民族的文化,并在運用漢族文化的前提下讓漢族文化能為滿足統(tǒng)治者所用?;诖?,能獲悉避暑山莊和外八廟與其他的皇家園林有著本質的不同,他是代表當時中國的政治統(tǒng)治,通過外八廟不僅能看到“康乾盛世”,更能體現出避暑山莊的文化意義。以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為代表,當時的清朝政治正逐步走向繁榮,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壯大。
三、保護建議
第一,避暑山莊以及外八廟的保護工作需要從基礎做起,首先需要對所有文物古跡的檔案進行整理和分類,完善檔案管理工作。其次,要對古跡的標志牌和說明工作進行完善,使古跡的歷史意義能夠得到最直觀的展示。同時還要制定合理的保護措施,嚴格保護古跡內的文物和歷史遺跡以及周邊環(huán)境。通過積極有效的保護措施使保護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能夠有條理的進行,從而確保遺跡的整體性能夠得到保全。另外,對于相關的文物、古跡進行保護的同時還要加強修繕工作。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其建筑主體經過多年的腐蝕和人為損毀已經產生了很多的隱患。因此需要加強修繕工作,通過現代化技術的不斷修繕加強建筑主體的結構強度,延長遺跡的壽命。在進行修繕工作時要注意保護原有的形貌,延續(xù)古跡原有的形態(tài),從而使其歷史原貌能夠得以保存。
第二,通過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加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使古跡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都能得到加強。要通過合理機制的建設來規(guī)范旅游區(qū)的發(fā)展,使旅游區(qū)的建設更加合理,對于古跡和周邊環(huán)境的保護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第三,從思想上對山莊和外八廟的整體環(huán)境進行重視,確保在資源開發(fā)過程中能夠有效的保護整體生態(tài)平衡。所有在古跡周邊進行的各類工程和建設項目都必須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執(zhí)行。工程開展前需要先進行環(huán)境危害評估工作,經過環(huán)保部門的確認和允許后方可進行工程的建設工作。在管理工作上要注重有效性,加強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力度。管理制度也要積極改革,適應新時代的特點和人們的生活習慣。管理制度中存在弊端的條例要及時的完善或者撤銷,添補新的更適合古跡管理工作的條例。在景區(qū)的開發(fā)工作中要做好調研,確定出景區(qū)的最大承載能力和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所需的養(yǎng)生期。從而達到合理開發(fā)合理利用的目的。
四、結束語
避暑山莊的外八廟建造不僅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圍,在精神層面上也有其獨有的意義,歷朝的清廷統(tǒng)治者都在此辦公和處理對外事務。這是當時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其中的每一座寺廟都被看成是清朝民族政策的實物性檔案,里面的每一座寶剎都能記錄清朝邊疆安定的偉績,它將中華傳統(tǒng)與蒙、藏等文化更好的契合在一起,不僅成為現代人的旅游勝地,也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宋曄皓,王嘉亮,朱寧.淺談承德避暑山莊文物保護的現狀及未來發(fā)展[J].才智,2013(07):3-5.
[2]宋曄皓.世界文化遺產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保護與管理[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04):10-11.
[3]唐晶晶.基于新時期旅游熱背景對承德避暑山莊資源保護及開發(fā)分析[J].文化學刊,2014(Z1):11-12.
[4]穆彩歡.中國古典藝術之杰作 中國地理形貌之縮影 中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 觀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之風采[J].中國地名,2013(11):13-14.
[5]周江波,李磊.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建筑(園林)特色與歷史作用[J].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0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