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迅猛增長,而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額排在全國各省份前列,連續(xù)多年蟬聯(lián)全國前三。那么如此規(guī)模的對外直接投資對其出口究竟是起替代作用還是互補作用呢?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數據,運用Eviews計量軟件研究了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對其出口規(guī)模的影響。實證分析證明,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及外商直接投資表現為出口替代作用,而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則表現為出口互補作用。依此,本文對山東省提出了相關建議以面對新的經濟形勢。
關鍵詞:山東??;對外;直接投資;出口規(guī)模;影響;建議
一、引言
有關對外直接投資(Outward Foreign Direct lnvestment,OFDl)對出口的影響,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即替代關系與互補關系。
一部分學者認為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規(guī)模間存在替代關系。Munde提出的貿易與投資之間的替代模型。Hirsch(1976)通過建立模型來比較企業(yè)供應海外市場的三種方式:出口、OFDl和專利權轉讓,指出出口與OFDl是替代關系。Belderbos和Sleuwaegen(1998)也指出,當企業(yè)面臨威脅時,會用OFDl替代出口。
另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是互補關系。例如Rugman(1990)認為OFDl會促進母公司的出口。Mardusen(1995)也認為,公司通過海外生產增加了母國中間投入品的出口,提高了制成品的海外銷售額,并通過擴大海外需求促進了母國出口。
當然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之間既存在替代關系又存在互補關系,比如Head和Ries(2001)則認為,投資與貿易之間是替代關系還是互補關系,與投資方式為垂直還是水平有關。而國內學者對于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間關系的研究則大多集中表明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互補關系,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有著很大的拉動作用。例如王迎新(2003)、張如慶(2005)等均認為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有促進作用。但也有一些人認為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問的關系并不顯著,在此不做贅述。
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的關系也引起了一些學者的興趣,例如聶左玲(2010)利用1990-2007年山東省的經濟數據,對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的關系做了實證分析,結果發(fā)現兩者之間存在著互補關系,并提出山東省可以通過鼓勵對外直接投資來促進其出口貿易的增長。
然而已有的研究對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關系的實證分析僅限于對OFDl與出口兩個變量問的關系研究,并未考慮其他可能影響出口的變量,容易導致設定誤差。同時存在數據樣本時間段過早等問題。本文將建立一個出口模型,將OFDl作為一個影響變量,同時考慮OFDl的流量與存量問題,并加入GDP及外商直接投資兩個變量,綜合衡量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影響。
二、實證分析
1.模型構建
本文擬將山東省出口量作為被解釋變量,考慮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外商直接投資及生產總值對出口的綜合影響,總結出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問的關系,為以后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運用Eviews軟件對五個變量進行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Exports表示出口量,OFDlf表示對外直接投資流量,OFDls表示對外直接投資存量,FDl表示外商直接投資,GDP表示生產總值,e即殘差項。
同時引入對外直接投資流量與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目的在于考慮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短期以及長期影響。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指當年發(fā)生的對外直接投資數額,而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指本年之前的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總額。通過短期和長期效應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研究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間的關系。而引入FDl與GDP是因為我們知道外商直接投資與生產總值對出口有著顯而易見的影響,引入這兩個變量使得模型更加完整,更加綜合地考慮了其他因素對出口的影響。
2.數據來源
其中,山東省出口額、外商直接投資額與生產總值來源于《山東省統(tǒng)計年鑒2016》,對外直接投資流量與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來源于《中國商務年鑒2016》。
特別注意的是,在用Eviews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實證研究之前,為了減少模型的異方差性,本文將EXP、OFDIf、OFDls、FDl和GDP五個變量取對數。因此模型更正為:
在具有很高的R^2值的情況下,所有的解釋變量系數都是不顯著的,因此推測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我們檢查解釋變量兩兩簡單相關系數,結果如下:
此時,InOFDlf的系數在10%的顯著水平下是顯著的,InOFDIs與InFDI的系數在1%的顯著水平下是顯著的,證明此回歸模型是可信的。
4.實證結果分析
在回歸方程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系數為正,而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系數與外商直接投資系數均為負,可做如下解釋:
OFDI流量與出口規(guī)模為替代關系,在短期,對外直接投資對山東省出口規(guī)模的擴大略有不利。這與山東省對外投資結構息息相關。2015年山東省對外投資情況中,貿易性企業(yè)占152322萬美元,非貿易性企業(yè)占1407152萬美元,資源開發(fā)企業(yè)占342673萬美元??梢?,山東省的對外投資結構在短期內對省內的出口并無促進作用。山東省的出口商品仍然以勞動密集型與資源密集型為主,近期山東省“走出去”的企業(yè)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主要原因是近年來省內勞動成本的提高使得部分企業(yè)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非洲等勞動成本較低的國家,利用當地低廉且豐富的勞動力進行生產,是產品在國際上具有價格競爭力,再將這些產品在當地進行出口與銷售,對省內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產生擠出效應。
OFDI存量與出口規(guī)模為互補關系。長期來看,對外直接投資對山東省的出口仍有促進作用。隨著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逐年增加,為適應經濟全球化與新常態(tài)的要求,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將尋求結構上的變化,從普通的加工成本替代與資源利用,轉向商品服務投資。通過在國外建設辦事處,可以對省內商品達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在采購原材料與產品時為省內產品提供機會,通過營銷網絡的構建,逐步擴大省內出口規(guī)模。同時跨國公司的組建也將對山東省的出口產生促進作用。跨國公司通過內部交易,在極大地節(jié)約成本的同時,海外子公司通過采購母公司的機器設備、中間產品與服務時,還帶動了省內的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OFDl存量的互補作用大于OFDl流量的替代作用,也就是說,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長期促進作用大于短期的擠出效應。因而山東省在長期內仍應堅持對外直接投資的策略。
三、政策建議
山東省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對出口有替代作用,而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對出口則有互補作用,而且長期促進作用大于短期替代作用。這與以往的研究略有不同,但也有相似之處。但新常態(tài)經濟下,山東省仍然面臨著產業(yè)結構升級以求經濟轉型等一系列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進行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轉型
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附加值低,污染大,環(huán)境代價高。我們應該注意到,伴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的“走出去”,我們應該順應趨勢,將加工、組裝等需要大量勞動力的部門轉移到勞動成本更低的國家、地區(qū)。而在省內保留設計、研發(fā)、營銷等核心部門,這樣不但順應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經濟轉型趨勢,還提高了生產效益。
2.堅持對外直接投資,改善對外直接投資結構
政府應積極引導省內對外投資結構轉型,從過于依賴非貿易性企業(yè)與資源開發(fā)企業(yè),到投資結構多元化、多樣化。引導加大投資貿易性企業(yè),努力回饋本土企業(yè)。對“走出去”企業(yè)實行鼓勵原則,尤其是對帶動本省出口的企業(yè)實行鼓勵。只有改善了對外直接投資結構,才能為本省商品出口創(chuàng)造更大的機會。
3.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以工業(yè)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huán)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的新型工業(yè)化道路。加大對教育、培訓等產業(yè)的投資,培養(yǎng)高新金屬人才,充分發(fā)揮人力資源。要強調生態(tài)建設和環(huán)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fā)展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huán)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4.加強與“走出去”企業(yè)間的聯(lián)系,鼓勵回饋本省企業(yè)
政府應該加強與“走出去”企業(yè)間的聯(lián)系,“走出去”在國外生產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應該考慮帶動本土工業(yè)發(fā)展。通過鼓勵他們從省內購買原材料、中間產品等帶動省內出口。同時政府應完善社會服務體系,使得國外企業(yè)進口本省產品的購買渠道更加多樣化,金融、物流、租賃等基礎服務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