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摘要】目的 研究原發(fā)性腎小球患兒心血管損傷的規(guī)律。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為期,共挑選656例患兒,經臨床確診均為腎小球性疾病。對患兒中合并心血管損傷的情況進行記錄,同時評估合并心血管損害的影響因素。結果 656例患兒中出現(xiàn)心血管損害者共278例(42.38%),其中急進性腎炎合并率最高,其次是慢性腎炎?;純褐芯哂兴[、氮質血癥、少尿或無尿等癥狀合并心血管損害率較高。結論 原發(fā)性腎小球患兒中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合并血管損害幾率較高,其中水腫、氮質血癥等為危險因素。
【關鍵詞】原發(fā)性腎小球疾??;心血管損害;臨床表現(xiàn);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692.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02
兒科中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發(fā)病率普遍較高,其不僅危害腎臟健康,而且還對其它重要臟器也有明顯的影響,其中以心血管合并癥發(fā)生率最高。本文即是研究原發(fā)性腎小球患兒心血管損傷的規(guī)律,如下為具體研究方法和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2年1月~2016年1月為期,挑選確診為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656例患兒。其中男:452例,女:204例,患兒年齡中最大者13歲,最小者9個月,中位年齡為(5.73±1.62)歲。
1.2 方法
對656例患兒的血液指標、心電圖和臨床癥狀進行記錄,評估不同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患兒合并心血管損傷的情況,同時對影響合并率的因素進行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不同病癥合并情況
656例患兒中共由278例合并心血管損傷,合并率為42.38%。將不同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患兒合并心血管損傷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并制成如下表1。
從上表當中可以看出,急進性腎炎患兒合并心血管損害的幾率最高(100%),其次分別是炎性腎病、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單純性腎病等。同時將各種不用影響因素情況進行整理,并制成見表2。
2.2 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合并心血管損害的影響因素對比
年齡和性別對合并心血管損害無明顯影響,但患有水腫、氮質血癥、尿量少或無的患兒合并心血管損害的概率較高(P<0.05)。見表2。
3 討 論
根據(jù)臨床研究顯示,具有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患兒很容易合并心血管損害,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患兒的死亡率大幅提升。但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其在患病期間心血指標異常率較高,因此單從臨床癥狀和指標方面診斷容易產生漏診或誤診的問題。
因此需要從不同病癥導致心血管損害的機制進行研究,其中急性腎炎患兒尿量大幅度減少,導致鈉潴留,使得血壓明顯升高,影響心肌細胞健康。慢性腎炎患兒則會在漫長的病程中出現(xiàn)內環(huán)境紊亂的情況,如電解質失調、氮質血癥等,這類紊亂癥狀會使心臟的傳導性和心肌收縮功能明顯降低,血壓異常就會使心肌承受的符合不平衡,從而引發(fā)心肌壞死。從本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急進性腎炎患兒合并心血管損害的幾率最高(100%),其次分別是炎性腎病、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單純性腎病等?;純旱哪挲g和性別對其心臟損害合并率無明顯影響,但水腫、氮質血癥、尿量減少或無的患兒合并心臟損害幾率明顯較高,說明這三項病癥可影響心臟損害的合并率。
參考文獻
[1] 黎 燕,張 俊,馬欣欣,等.808例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患者動態(tài)血壓特點及其與靶器官損傷的關系[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6,32(04):241-246.
[2] 崔海蘭,杜金行.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病患者動脈硬化指數(shù)與腎損害指標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17):1665-1667.
[3] 唐愛群,程芳洲,陳麗玲,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尿白蛋白/尿肌酐比與心踝血管指數(shù)的相關性[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04):67-70.
[4] 王 東,王億平,劉 玲,呂 勇.健脾益腎活血湯治療脾腎陽虛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04).
[5] 林 青,鄭 健,陳永海,陳宇新,林禮興,朱玲NF-κB、TNF-α及NO在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征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09(03).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