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園珍
摘 要:群文閱讀是指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師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在選文時應該努力做到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多角度展示;還應找準關聯(lián),不忘求同存異。
關鍵詞:群文閱讀;選文策略;興趣
群文閱讀是指圍繞同一個議題選擇多個文本,師生圍繞議題展開探索性閱讀,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在關注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速度的同時,統(tǒng)整、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更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所謂選文,就是根據(jù)教學需要,圍繞一個議題選擇一組文本。選怎樣的文本組成“群”,既考驗教師的閱讀視野、文學功底以及閱讀教育理念,又決定著群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可以說,選文是影響群文閱讀教學的關鍵之處。
一、找準興趣,巧選群文
人教版第五冊第五單元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我選取了《楊萬里拜兒童為師》《豬八戒吃西瓜》《盧溝橋的獅子》這幾篇從偉人、神話、建筑方面反映中華文化的文章,發(fā)揮其整合的優(yōu)勢。在課堂上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閱讀,展示閱讀收獲,提升了孩子的閱讀能力。上完課后我突然意識到,這節(jié)課我只是提供了和課文同一種類型的文章,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對文本僅起到了補充作用,既沒有開闊孩子的視野,更談不上發(fā)散思維,選材面實在過窄。
第二次上課時,我在選材上以興趣為突破,由課內補充轉向課外拓展。我選擇了《剪紙》《慶陽香包》《迷人的京劇臉譜》《北京的春節(jié)》,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孩子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讀得津津有味。這四篇文章體裁既不相同,又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華人民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通過對比賞析、體驗領悟文本表達的不同意境和手法,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品味語言、積累語言,讓孩子們認識不同文體的文本特點,明白借物抒情的方法。在閱讀和學習的同時,整體感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激發(fā)了孩子探索“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形成對議題的新認識。
二、尋找關聯(lián),精選群文
群文閱讀教學,給了教師極大的選擇材料、組合材料、呈現(xiàn)材料的自主權。確定群文關聯(lián)的主題,恰當?shù)剡x擇一組文本,是教學目標、學生培養(yǎng)目標達成的關鍵。文本的選擇應從預設的教學目標(知識中心、能力中心、方法中心、價值觀中心)、文章要素(主題、體裁、語言形式、表現(xiàn)手法、深度)、作者(年代、國度、寫作特點)等方面,多角度地進行科學搭配,注重層次與整體效果,使文本的選擇更趨合理。
在學習“英雄”主題群文前,將教學中心目標預設為兩點:一是價值中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英雄,形成新時期正確的英雄觀;二是方法中心,通過幾篇文章不同的表現(xiàn)英雄的手法,使學生掌握人物類文章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寫法?!段渌伞贰稛艄狻贰墩嬲挠⑿邸贰额C獎詞三則》四篇文章選擇體現(xiàn)了以下特點:主題一致;作者和寫作時間體現(xiàn)不同時間、不同文化的特點;文章語言有中國古代、現(xiàn)代和外國文學語言特點;文章表現(xiàn)手法上,有寫人記事類、有演講詞、有議論類;文章深度上也各有不同。這樣的選擇,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全面認識英雄,了解表現(xiàn)英雄的多種手法,從而達到課前預設的目標。
三、求同存異,智選群文
群文閱讀較單篇閱讀,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突破了閱讀的形式、主題等單一。進行拓展性閱讀,能豐富對主題的認識,全面地認識閱讀教學的主題局限。充分利用好群文閱讀的這一優(yōu)勢,引導學生學會略讀和默讀的閱讀策略,找出文章的關鍵信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讀后進行交流活動能幫助學生讀懂文本內容,同時還能推動學生間的交流,將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統(tǒng)一起來。在交流過程中,使得學生、作者、教者的心靈火花進行碰撞,讓孩子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主題得以升華。
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后,補充《特殊的葬禮》《沙漠中的綠洲》兩篇文章,并思考:這三篇文章有哪些共同點?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然后小組交流理由和讀后的感受,從而喚醒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加深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時,要求學生對同一單元的《美麗的小興安嶺》和《香港,璀璨的明珠》這兩篇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引導學生概括和分析本單元的主題,并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仔細比較這三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在激發(fā)學生閱讀思維的同時,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進而對每篇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有更全面的掌握,實現(xiàn)讀和寫的對接,加強寫作方法的領悟。
總之,群文閱讀教學在選文上應該準確定位、大膽設計,盡最大可能為學生營造生態(tài)、開放的閱讀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把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以切實展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從而為學生全面提高綜合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
[2]劉榮華.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課型及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2(11).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規(guī)劃課題《小學語文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研究》(編號:GS〔2015〕GHB0359)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