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淼
全球最著名的與攝影器材相關的展會分別為美國的CES、日本的CP+、中國的P&E、德國科隆的photokina,這四大展會可以說是攝影器材產業(yè)的風向標。而2月底日本的CP+如期在東京橫濱會展中心開展。
本次展會有幾個特點:中國品牌比重增大、副廠鏡頭聲勢強大、產品更注重用戶體驗。參加此次展會的國內廠商有:思銳、耐司、精嘉、大疆、iFootage印跡等。可以看出中國本土攝影器材廠商更加注重在國際展會上樹立品牌形象,當然從各個國產廠商展臺的設計和策劃看,也絕不能用走穴來形容。如耐司品牌全部產品都使用日文介紹,并且展臺配有多名日本講解員。不過最能說服當地消費者的還是本土知名攝影師的號召力,所以耐司品牌采取了簽約日本攝影師的方式,并在展臺展示了攝影師使用耐司產品拍攝的作品,使得更多攝影愛好者駐足觀看和試用。這些都可以說明國產品牌不但想賺吆喝,更想在當地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展會期間鏡頭新品最大亮點應該算是適馬,一口氣連發(fā)四支重量級鏡頭,其中14mm F1.8 DG HSM Art鏡頭成為最大亮點。因為這是世界首款將14mm超廣角做到F1.8大光圈的鏡頭。很多朋友看見世界首款就會和套路、噱頭聯系在一起,但此設計更多還是從用戶體驗出發(fā),滿足了星空攝影人對超廣角大光圈鏡頭的需求。適馬近兩年憑借對自身品牌的重新塑造,再加之對市場消費群體的深入了解,以自己的執(zhí)著贏得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從BCNRanking公布的日本市場年度攝影器材銷量排行中可以看出,適馬鏡頭市場占有率每年都在提升,2016年已經趕超尼康,位列第二。
從整個CP+展會可以看出攝影器材市場正朝著兩個極端方向發(fā)展:1大眾消費使用的手機附件產品;2發(fā)燒群體使用的專業(yè)器材。出現這種局面不難理解,由于手機用戶占據了影像行業(yè)的大半壁江山,所以越來越多的附件廠商將注意力集中在了手機腳架、附加鏡頭方面,希望能從此類業(yè)務中以量取勝。而面對手機侵蝕了相機的入門市場,各相機品牌也將精力放在了中高端攝影群體,并為細分攝影人群提供產品。
縱觀近幾年的攝影器材行業(yè),在泡沫逐漸淡去之后,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我們熱愛攝影的群體,因為我們能更好地享受整合資源下的優(yōu)質服務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