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虎
“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事”習作講評課教學實錄與感悟
◇黃元虎
(出示漫畫:喜、怒、哀、樂四種臉型)
師:看到這些表情,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生:喜笑顏開、怒發(fā)沖冠、淚流滿面……
師:這些生動有趣的臉蛋勾起了我們對生活許許多多的回憶,有快樂,有悲傷,有委屈,也有甜蜜。語言文字是奇妙的,能傳遞我們的喜怒哀樂,讓我們與他人分享快樂,分擔憂愁。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交流、討論和修改同學們的習作。
(板書: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事)
師:重溫一下習作要求,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這段話告訴我們有哪些要求?
(出示)
寫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事,注意把事情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題目由自己定。
生:所寫的事情必須是親身經(jīng)歷的。
生:要把事情寫具體。
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生:自己確定一個合適的題目。
師:(相機板書:寫具體 表真情 自定題)這些要求是我們習作的“指南針”,指明了習作評價和修改的方向。
1.聚焦題目。
師: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人們常說:“文好題一半?!蔽覀儊砜纯赐瑢W們的習作題目。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
(出示)
第一次做蛋糕 放養(yǎng)小烏龜 捉長魚 第一次賣報 我考砸了
生:直接點明了寫到的事情,讓人讀題就知道作文內(nèi)容。
師: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一下子找出了它們的共同點。再來看下面的題目。
(出示)
那個黑色的下午 我是被冤枉的 我會游泳啦! 糟糕,花瓶碎了!
生:這些題目都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舉例說一說。
生:“黑色”是表示顏色的詞語,告訴我們作者的心情十分郁悶。
生:“我會游泳啦!”這個題目中的“啦”和感嘆號,表達了作者興奮的心情。
生:“被冤枉”告訴我們作者心里非常委屈。
師:表達真情實感從題目開始,這些題目非常符合本次習作的要求。
(出示)
快樂“飯米?!?一路驚心 憤怒的小孩
師:這里的“飯米?!敝甘裁??
生:最近電視臺播放的少兒節(jié)目,我們都愛看,非?;鸨?!
師:怪不得這位同學寫了她參加這個節(jié)目的快樂情景呢!
生:“一路驚心”是根據(jù)電視劇《步步驚心》題目改的,“憤怒的小孩”是根據(jù)我們愛玩的游戲“憤怒的小鳥”改的。
師:這些題目能吸引大家,是因為包含了生活中的時尚元素。
(出示)
小心駛得萬年船 賺錢不容易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生:這些題目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引人思考。
師:下面這個題目更獨特,給你怎樣的感覺?
(出示)
飲奶助文
生:喝奶怎么會幫助寫作文呢?讓人心生疑問,想讀下去。
師:這叫出奇制勝,耐人尋味。剛才這些題目都非常精彩,請同學們再看下面的題目,你有怎樣的感覺?
(出示)
(1)一件高興(親身經(jīng)歷、難忘、傷心……)的事——14名同學
(2)幫助別人,人人有責 ——3名同學
生:第1個題目范圍太廣,一個題目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
生:第2個題目像倡議書的題目,不像是記事的作文題目。
師:習作題目首先要正確,符合題材、體裁要求;其次要有個性,不能太寬泛,要針對這一篇習作,而不是一類習作。建議這樣擬題的同學修改一下。
2.甄別選材。
師:習作不僅要有好的題目,還要有好的材料。
(出示)
師:這是我們班四位同學的習作題目和素材,你認為這些選材怎么樣?
生:第一件事是“我”聽到的,不合要求,這次作文要求寫“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
生:第二件事是“我”和同學看到的,也不合要求。
生:第三、四兩件事是合要求的,都是寫“我”親自做的事情,屬于“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
生:我查到了,“經(jīng)歷”的意思是“做過、遇到過或遭受過”。第一件事情是“我”聽到的,不合適,其他事情是“我”看到或做過的,是合適的。
師:弄清“經(jīng)歷”的意思,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大家同意嗎?(生一致認同)三個合理的選材中,各有什么獨特之處?
生:第二件事是生活中的丑惡現(xiàn)象,讓人憤怒,引人思考。
生:第三件事非常有趣,引人發(fā)笑,表現(xiàn)了孩子的可愛。
生:第四件事寫自己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明白了一個道理。
師:引人思考、令人發(fā)笑、給人啟迪的事情都是習作的好材料。這些都是真實的材料,表達了真實的感情。
3.研磨細節(jié)。
師:選擇了好材料,還需要恰當?shù)拿鑼懛椒?。記事的習作,我們要在寫具體上下功夫,特別要注意細節(jié)描寫。我們來欣賞同學們的幾則習作片段。
護理20 d后對比兩組營養(yǎng)狀況和不良反應情況。營養(yǎng)狀況通過檢測患者血清白蛋白(ALB)、總蛋白(TP)、血紅蛋白(HB)和空腹血糖進行評價[3]。不良反應情況通過監(jiān)測患者便秘、上消化道出血、腹瀉、嘔吐、誤吸、食物返流等發(fā)生情況進行評價。
(1)欣賞對話。
(出示,指名讀)
看著別的賣報員手中的報紙一張張消失,又看了看我手上那一大疊報紙,我心里開始焦急起來。我小心翼翼地走到一位叔叔身旁,小聲問道:“叔叔,您要報紙嗎?”叔叔好像沒聽見,我提高了嗓門兒:“請問叔叔,您要報紙嗎?”“哦,小朋友真能干!”叔叔臉上露出了笑容,“正好我沒事干,就買一份吧,多少錢?”見叔叔這么爽快,我一下子增強了信心:“1元!”話音剛落,1元錢就出現(xiàn)在了我的手掌上。
(《第一次賣報》)
師: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
生:主要寫我賣報紙時,跟叔叔的一段對話。
師:你認為這段對話描寫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什么?
生:提示語位置各有不同,符合當時的情景。
生:提示語沒有用“說”字,卻寫出了說的不同狀態(tài)。
師:有些事情以對話為主,我們要寫出對話的真實情景,讓讀者如聞其聲。
(2)欣賞動作。
(出示,指名讀)
我挖了一個小時,終于挖出了一個長約30厘米、深約40厘米的坑。然后,我用枯樹枝架在上面,又抓了一些稻草鋪上去,接著拿起鏟子,在草上鋪了一層薄薄的土,撒一小把米,躲了起來。忽然,一只母雞跑了過來,踩上了陷阱。我暗自高興,可是母雞沒像我想象的那樣掉下去。母雞吃完米,走了,陷阱沒有一點點損壞。我氣急敗壞地沖出來,站在陷阱上,還是沒壞。我猛地一跳,“啪”的一聲,我掉到了坑里。我出來的時候,腳上全是泥,洗了十幾分鐘才洗掉。
(《童年趣事》)
師:這段話寫得最精彩的內(nèi)容是什么?
生:人物的動作描寫最精彩。
師:哪些動作呢?找一找,畫一畫。
生:描寫母雞的動作有“跑”“踩”“吃”和“走”。
師:這只母雞真是悠閑自在。
生:描寫“我”的動作非常多,有“挖”“架”“抓”“拿”“鋪”“撒”和“躲”。
師:這些都是母雞來之前“我”的動作。母雞走了以后呢?
生:“我”的動作有“沖”“站”“跳”“掉”和“洗”。
師:這里的動作描寫好在哪里?
生:動作寫得很連貫,寫出了當時的具體情景。
師:你評到了點子上!寫一兩個動作容易,三四個也不難,難就難在寫好人物的一連串動作。有的事情以人物動作為主,如學騎車、學輪滑等。我們?nèi)绻讶宋锏膭幼鲗懠毮仯材鼙磉_真情實感。當然,最能表達真情實感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
(3)欣賞內(nèi)心。
(出示,指名讀)
終于,老師報到我的分數(shù)了——61分!我一驚,好像掉進了冰窟窿,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我緩緩地站起,慢吞吞地走向講臺。這時,所有人的眼睛似乎都看著我,嘲笑、輕視的目光全部落在我身上,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老師把試卷給我時,用恨鐵不成鋼的目光看著我,淡淡說了句:“下次努力吧。”我很慚愧,為什么不檢查兩遍再交卷?為什么要爭著交頭卷?我回到座位上,同桌非但沒有鼓勵我,反而不無諷刺地來了句:“不錯,及格了就好?!?/p>
(《我考砸了》)
師:你認為這段心理描寫哪里最精彩?
生:“我一驚,好像掉進了冰窟窿,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寫出了心中悲涼的感覺。
生:這段話還寫到了同桌對“我”的諷刺,襯托出“我”心中的難受。
生:“我很慚愧,為什么不檢查兩遍再交卷?為什么要爭著交頭卷?”這是連續(xù)追問,表現(xiàn)了“我”內(nèi)心非常后悔。
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深入。有些事情,人物描寫的重點可能不在語言、動作上,而在其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里。人物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是寫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當然,這些技巧也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全面、具體地寫,而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依據(jù)當時的情景來寫。
(4)修改細節(jié)。
師:剛才這幾個片段的細節(jié)描寫非常成功,但也有一些細節(jié)描寫有待完善。
(出示,指名讀)
我找不到老鼠的蹤跡,只好使用我的“滅鼠大法”:第一招——引。我放了一大塊肉,看它出來不出來。過了一會兒,老鼠出來了。我立刻拿著拍子走了過去,老鼠跑了。第二招——震。我用錘子把它震出來。“一二三,呀!三二一,呀!”老鼠還是沒出來。我只好使出必殺招——翻柜子。我東翻翻,西翻翻,它終于出來了。我上去一拍,它死了。
(《打老鼠》)
師:誰來評一評?
生:我覺得這段話寫出了打老鼠的三招,一波三折。
師:欣賞他人是一種美德,你的贊揚讓別人充滿信心。有什么建議嗎?
生:老鼠是怎么出來的?你是怎么打的?寫出來內(nèi)容會豐富一些。
生: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樣?可以寫一寫心理和語言。
生:“走了過去”改成“沖了過去”,更能表現(xiàn)“我”急切的心情。
生:老鼠“死了”可以改成“上了西天”,這樣更幽默一點。
師:(問作者)你同意他們的建議嗎?
生:我會聽取同學們的建議,謝謝大家!
師:多么謙虛的孩子!相信你會修改得更好!
4.優(yōu)化首尾。
(1)優(yōu)化開頭。
師:關注細節(jié),能讓習作的重點部分內(nèi)容具體,有真情實感。我在讀大家的習作草稿時,不少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也引起了我的關注。
(出示,指名讀)
童年的趣事猶如一片片五彩繽紛的云霞,裝點著我記憶的天空。記憶的小鳥又把我?guī)У侥羌腿藢の兜氖录腥ァ?/p>
(《跳繩比賽》)
師:感覺怎樣?
生:挺好的。語言優(yōu)美,耐人尋味。
(出示,指名讀)
在我童年的沙灘上,有許多五彩繽紛的貝殼。記憶中的蝴蝶又把我?guī)Щ啬羌钗覛鈶崯o比的往事中……
(《謹慎購物》)
師:這次感覺怎樣?
生:還可以,跟剛才差不多。
(出示,指名讀)
在我的記憶中,有許許多多事情像貝殼一樣靜靜地躺在記憶的沙灘上,記憶鳥把我?guī)У侥且患y忘的事中。
(《登長城》)
師:現(xiàn)在的感覺呢?
生:這些開頭都差不多,給人繞彎子、兜圈子的感覺。
師:對,這就叫千篇一律。這樣的開頭幾乎跟所寫的事情沒什么關系,習作基本上都可以套用,沒有個性。再看下面的開頭給你怎樣的感覺。
(出示,自由讀)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到了,作為球迷的我怎能錯過?為了慶祝世界杯的到來,我和小區(qū)里的小伙伴舉行了一場“迷你世界杯”足球賽。
(《快樂的足球賽》)
“丁零零、丁零零……”要考試了,我好緊張呀!昨天沒復習,該怎么辦呢?我趕緊打開語文書,真是臨時抱佛腳啊!
(《緊張的考試》)
生:這些開頭都是根據(jù)所選的事情寫的,不是套用的。
生:這些開頭直截了當,開門見山,讓人一看就明白文章要寫什么事情。
師:對。這樣的開頭單刀直入,一目了然,沒有空話、套話,值得提倡。
(2)優(yōu)化結尾。
師:再來看一些文章的結尾,給你怎樣的感覺。
(出示,指名讀)
這次的教訓使我明白:做事一定不能丟三落四。
(《一次難忘的教訓》)
這次去蘇州樂園,讓我明白了做人要勇于面對,如果不去嘗試,就不知其中的滋味!
(《蘇州樂園一日游》)
我不僅學會了游泳,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什么事都不是一學就會,不要輕易說放棄,只要堅持不懈,就沒有翻不過的火焰山。
(《第一次學游泳》)
這次釣魚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注意力要集中,這樣才會做好。
(《我學會了釣魚》)
生:這些結尾都總結出一個道理,也是千篇一律。
生:這些結尾跟工作報告似的,不自然,感覺言不由衷。
生:這是為寫道理而寫,不能表達真情實感。
師:這些結尾給人感覺不自然,但也有同學的結尾非常自然,沒有一點兒拖泥帶水。
(出示,指名讀)
嗨,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場戰(zhàn)爭以爸爸的勝利告終。
(《象棋大戰(zhàn)》)
從此以后,我再也不養(yǎng)金魚了。
(《我的養(yǎng)魚經(jīng)歷》)
師:這樣的結尾順其自然,故事結束,文章就結束。還記得四年級下學期學過的課文《第一次抱母親》嗎?我們來看它的結尾。
(出示,生齊讀)
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準備把她放到床上去??墒?,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師:課文到這里戛然而止。按我們的習慣思維,還應加上一句:通過第一次抱母親,我明白了,母親把我們養(yǎng)大不容易,我們要孝敬母親,正如一句詩中描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樣寫,你們覺得好不好?
生:這樣寫沒有原文好。孝敬母親的道理,都包含在故事的敘述里,讀者讀了故事,自然就明白了。
生:單獨將道理寫出來,反而讓人覺得多余、累贅。
師:再看這篇習作的結尾,你會怎么修改?
(出示)
終于,我的努力沒有白費,過了幾天,我已經(jīng)學會了輪滑。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滑行自如,能滑一千多米遠呢!
學輪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對待。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相信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放棄。
(《學輪滑》)
生:將最后一個自然段刪去,因為這個道理已經(jīng)包含在學輪滑的過程中了,可以讓讀者去思考,去體會。
(課件刪去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名讀,加深體會)
師:當然,并不是說所有文章結尾都不能寫啟示。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的結尾就揭示了道理,如《珍珠鳥》結尾。
(出示)
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師:“你對動物友好,動物自然與你親近”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懂。馮驥才的高明之處在于用一句精妙、簡練的話概括出來,與眾不同,能引起讀者更多的思考。這樣的道理就值得寫。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講評了這幾項內(nèi)容——怎樣給習作加上好的題目,怎樣選擇合理、新穎的材料,怎樣將事情寫具體,怎樣避免開頭和結尾千篇一律,這些都是為了讓習作更加生動自然,更能表達真情實感。文章不厭百回改,課后,請同學們從這幾個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相信大家一定會帶來更多精彩!
教學感悟:
這節(jié)習作講評課,是我在揚州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執(zhí)教的研究課,體現(xiàn)了我主持的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小學‘生本作文’教學模式及策略的研究”的一些基本主張。回顧教學過程,我有三點思考:
1.學情分析:習作講評課的重要前提。習作草稿是講評課最重要的教學資源,也是學情分析的主要依據(jù)。因此,我花了大量時間進行學情分析,力求找準教學起點,了解學生需求:學生習作有哪些值得肯定之處,能夠對學習伙伴有所啟發(fā)?本次習作的難點在哪里?學生習作存在哪些共性與個性問題?選擇哪些講評要點,有利于引導學生揣摩表達方法,培養(yǎng)表達能力?只有將學情分析到位,才能著眼學生主體,堅持以學定教,做到最符合學生需要,最有價值。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我主要從三方面設定教學內(nèi)容:一是教在學生忽略處。如,擬定恰當、新穎的題目,是學生忽略的。我引導學生梳理擬題的不同角度,掌握擬題技巧。二是教在學生困惑處。如怎樣將事情寫具體。我引導學生探究解除困惑的方法。三是教在學生誤解處。如開頭和結尾千篇一律,講空話、套話,是學生習作常見的現(xiàn)象,原因在于學生認識上陷入了誤區(qū),受到了誤導。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語方式來表達。長期堅持,學生的文字就會充滿童趣,蘊含童真,洋溢童心,語言就會更加鮮活,而不是那種成人筆調。
2.以評促改:習作講評課的主要目標。修改是學生習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修改中提高表達能力是習作教學的重要目標,而不是附加任務。本節(jié)講評課,評價主體多元,既有教師評價,又有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評價方法多種,學生既學會了對習作整體的評價,又學會了對習作細節(jié)的評價;評價方式多樣,肯定性評價,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興趣和參與評價的主動性,更培養(yǎng)了學生欣賞他人、贊美他人的觀念,否定性評價,在商量與討論中,糾正了語言運用不當之處,更培養(yǎng)了學生斟詞酌句、嚴謹求實的文風。
3.知識精準:習作講評課的效益保障。習作講評課中,教師教哪些精準有用的知識,才符合學生表達需要,才有利于課堂效益的提高?本節(jié)課,我依據(jù)習作要求,將講評重點確定為學會將事情寫具體,學會表達真情實感,學會擬定合理、新穎的題目。針對實際問題,我引導學生如何開頭和結尾,避免空話、套話,避免千篇一律。圍繞習作講評重點,再來確定每個方面教哪些具體的知識,務求精準實用,保障習作講評課的教學效益。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市廣陵區(qū)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