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 林春曹
細讀文本,三重境界
——《孔子游春》教學(xué)談
◇特級教師 林春曹
《孔子游春》通過賞春、論水、言志三幅場景的描述,生動地再現(xiàn)了孔子教育弟子時的循循善誘、善施教化。課文以春天為背景,以流水為話題,以志向為核心,既有畫面感,又有哲思性。教學(xué)這篇課文,可以循著孔子游春的線索,引導(dǎo)學(xué)生走進文本,品味三重境界:1.春之境。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這是一幅自然之境。2.水之境??鬃诱撍?,借水喻人,做真君子,這是一幅哲理之境。3.志之境。有福同享,謙虛低調(diào),心懷天下,這是一幅理想之境。
1.走近孔子。
①出示孔子畫像、簡介。
②出示《論語》書影:這就是孔子留給后世的著作,我們今天學(xué)習(xí)的課文《孔子游春》,就是根據(jù)《論語》等書中的有關(guān)記述改編而成。
2.學(xué)習(xí)字詞。
①出示新詞:飄逸、鑿石壁、蹲著、泗水、廣袤。
重點指導(dǎo)“鑿”字的書寫,一邊講解,一邊范寫:“鑿”,上下結(jié)構(gòu),中間這一橫是主筆,橫要舒展,托住上面,蓋住下面。“凵”里面有兩橫,這兩橫要記牢!
②出示成語:桃紅柳綠、波瀾起伏、意味深長、善施教化、司空見慣、綠草如茵、溫文爾雅、從容不迫、手舞足蹈。
3.長文讀短。
①指名朗讀第1、2自然段,概括大意:賞春。
②指名朗讀第8、9自然段,概括大意:論水。
③指名朗讀第12~16自然段,概括大意:言志。
④指名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nèi)容:春天到了,孔子帶著弟子們,在泗水河邊賞春、論水、言志。
【反思】教學(xué)從走近人物開始,引導(dǎo)學(xué)生對孔子先有一個初步了解。走近孔子,才能走進文本。課文篇幅較長,采用“長文讀短”的方法,重點指導(dǎo)學(xué)生學(xué)習(xí)關(guān)鍵段落并概括大意,可以事半功倍地聚焦文本核心——賞春、論水、言志,為接下來三重境界的文本細讀做好準備。
1.過渡引入:讓我們跟隨孔子的腳步,走進課文第1、2自然段,來欣賞泗水河邊的春景圖。
2.默讀思考:泗水河邊的“春”在哪里?用橫線畫出有關(guān)詞句。
3.學(xué)生交流:陽光普照、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xí)習(xí)的春風(fēng)、廣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溫暖的太陽、和煦的輕風(fēng)。
4.聚焦重點。
①出示句子: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fā),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fēng)是她甜蜜的絮語……
②發(fā)現(xiàn)特點:這段文字有什么特別之處?(比喻+擬人+排比+總分)
③變式朗讀:這是一首詩,一首大自然的贊美詩!讓我們讀好這首詩。(指名讀,分組讀,男女對讀,全班齊讀,熟讀成誦)
④仿寫練筆:大自然里有大地、森林、太陽、輕風(fēng),還有什么呢?請仿照課文中的句式續(xù)寫下去。
______________是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她_____________
【反思】這段“春之境”的文字充滿了詩情畫意,教學(xué)分為兩個層次:首先,引導(dǎo)學(xué)生進行整體感悟;其次,引導(dǎo)學(xué)生進行文本細讀并嘗試仿寫練筆。這樣,春之境中如詩如畫的文字,就被全方位地激活了,學(xué)生不僅誦讀在口頭,積累在心頭,也流淌在筆頭。
1.過渡引入:大自然如詩如畫,而泗水河邊的孔子,卻凝望著泗水的綠波陷入了沉思。讓我們走進課文第8自然段,來靜靜聆聽孔子的“論水”。
2.默讀思考:在孔子眼中,“水”是什么?有什么特點?請用曲線畫出有關(guān)詞語。
3.學(xué)生交流。
①圈畫詞語:真君子、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
②請用圈畫出來的這5個詞語連起來說一句話。
4.引讀感悟。
①“水”有什么德行?引讀:“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感悟:生命之源。
②“水”有什么情義?引讀:“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备形颍喝崆樗扑?。
③“水”有什么志向?引讀:“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备形颍核问?。
④“水”善施什么教化?引讀:“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备形颍菏帨煳酃浮?/p>
5.深度思考:想一想,孔子這段“論水”的話是說給誰聽的?有什么特別的用意?
表白自己、教育弟子、啟示后人:做水這樣的真君子,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
6.熟讀成誦。(指名讀,分組讀,齊讀,背誦)
【反思】如果說上一部分“春之境”的文字是一幅富有色彩的感性畫面,那么這一部分“水之境”的文字則是一場充滿邏輯的理性演說。教學(xué)這部分文字,首先,要讀懂大意;其次,要讀懂內(nèi)涵;再次,要讀懂言外之意。這樣,水之境中原本邏輯性很強的一段文字,從大意到內(nèi)涵再到言外之意,讀得既入乎其內(nèi)有滋有味,又出乎其外有條有理。
1.過渡引入:孔子“論水”,明是說水,實是說人,教導(dǎo)我們要做水這樣的真君子!接下來,讓我們再來聽聽孔子和弟子們的志向——“言志”。
2.圈畫批注:用橫線畫出孔子和弟子們的志向。言為心聲,從他們的話語中,你能讀出各自的特點來嗎?用簡練的語言批注在旁邊。
3.學(xué)生交流。
①子路:“我愿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yīng)該有福同享嘛。”(“有福同享”,直率豪爽)
②顏回:“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保ㄖt虛低調(diào)、溫文爾雅)
③孔子:“我就盼望著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時候都能夠安享幸福,朋友之間都能夠相互信任,年輕的子弟們都能夠懷有遠大的理想。”(心懷天下,關(guān)愛他人)
4.比較不同:子路、顏回、孔子三人的“言志”,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么呢?
人稱變化:我和朋友;我自己;所有人、朋友間、子弟們。
胸襟不同:子路、顏回,說的是自己;孔子,說的是天下。
5.比照閱讀:出示《論語》中的原句,先閱讀,再表達。
①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②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
③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根據(jù)課文、古文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試著把孔子的原話填寫出來嗎?
④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語言特點:表達簡潔,句式工整。
語言積累:朗讀體會,熟讀成誦。
【反思】采用古今文“比照閱讀”的方法,就是要把文本打開,引入源頭活水,給學(xué)生另一種形式的語言潤澤。
1.過渡引入:最后,讓我們回到課題《孔子游春》上來——
2.游春目的:讀完課文,你知道孔子帶著弟子們進行這次“游春”的目的是什么嗎?小組討論。
①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泗水河邊就是孔子的課堂。
②孔子借泗水的綠波論水,教育弟子做水這樣的君子。
③孔子和弟子們各言其志,互相交流暢談人生的理想。
(寓教于樂:游春——講學(xué)——育人)
3.孔子特點:讀完課文,你覺得孔子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
4.延伸拓展: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給后世留下了許多至理名言——
①課前大家還摘抄了哪些孔子的經(jīng)典名言呢?
②屏幕出示練習(xí)7中的七句名言,熟讀成誦。
5.人物小傳:請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和自己查閱的資料,為孔子寫一則人物小傳,人物生平+經(jīng)典名言,150字左右。
【反思】課尾,延伸拓展練習(xí)7中的孔子言論,熟讀成誦,積累語言。最后,趁熱打鐵,引導(dǎo)學(xué)生為孔子寫一則人物小傳,用150字左右的語言,將課內(nèi)外所學(xué)習(xí)的內(nèi)容,融會貫通,整合運用。
細讀文本,三重境界,春之境中有畫面,水之境中有哲理,志之境中有情懷。跟著孔子一起去游春,這樣的語文課,也一定是春意盎然的!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