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 吳 勇
故事里的象聲詞
◇特級教師 吳 勇
師:孩子們,喜歡吃零食嗎?
生:(異口同聲)喜歡。
師:喜歡吃什么?
生:啥都喜歡。
師:因此,造就了你健壯的體魄。
生:我喜歡吃冰淇淋。
師:知道吳老師喜歡吃什么零食嗎?
生:不太猜得出來。
師:那我就直言相告吧!
(出示)
生:辣條。
師:一咬到嘴里,就會發(fā)出這樣的聲音——
生:“咔嚓咔嚓”。
師:(出示:咔嚓咔嚓)好爽呀!嚼一嚼就會怎么樣?
生:好辣呀!
師:(出示:嘶嘶嘶)嘴巴里著火了,怎么辦?趕緊喝水吧!嘴巴里就會發(fā)出——
生:“咕咚咕咚”。
師:(出示:咕咚咕咚)孩子們,像“咔嚓咔嚓”“嘶嘶嘶”還有“咕咚咕咚”,這些描摹聲音的詞語,我們叫——
生:象聲詞。
師:對,叫象聲詞。生活中因為有了聲音而變得豐富熱鬧,我們的習作因為有象聲詞而變得鮮活、動感。相信嗎?有個同學寫的一篇題為《快樂的午餐時光》的習作,我們?nèi)タ匆豢?,到底是怎樣的快樂呢?這是片段,輕聲讀一讀。
(出示。生自由讀)
師:寫得怎樣?
生:真實而好玩。
師:可老師給他的評語卻是:快樂的感覺寫得不夠充分。這可怎么辦呢?熱心的象聲詞知道了這件事,就決定幫幫這位小朋友。瞧,它們來了!
(出示,生讀)
生:(讀)“咕嚕?!?,我的肚子在抗議!有什么辦法?班主任劉老師像個狙擊手,哪里有風吹草動,一支銳利的“眼箭”“嗖”地射來,準穿透你的五臟六腑!唉,我膽小,還是選擇按兵不動吧!
師:這是黎明前的黑暗!繼續(xù)。
生:(讀)“丁零零”,下課鈴終于響了!同學們像一顆顆子彈“噠噠噠”地彈出槍膛,沖到教室外,從值日生手中接過香氣四溢的餐盒。我輕輕一嗅,有紅燒雞腿!掀開盒蓋,一只又肥又大的雞腿安安靜靜地躺在里面。今天的伙食真不錯!同學們都顧不上說話,有的在“吧唧吧唧”啃雞腿,有的在“滋溜滋溜”喝湯。
師:吃得好過癮!繼續(xù)。
生:(讀)“咣當”,不知道是誰吃得太興奮,不小心把飯盒碰到了地上。同學們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哈”大笑起來。
師:教室里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加上象聲詞大家感覺怎么樣?
生:讀起來更好玩了。
生:讀著讀著,自己也跟著快樂起來。
師:原來快樂可以借助象聲詞來分享。這樣吧,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讓午餐的快樂傳播到每個人心中。大家讀象聲詞,老師讀其他部分,行不行?
生:行!
(師生分讀)
師:故事里有了象聲詞,馬上就快樂起來,動感起來了。象聲詞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魔力?讓我們再次走進故事,細細研究故事里的象聲詞。
★第一個層次
師:回頭看看故事片段,你發(fā)現(xiàn)象聲詞和故事里的其他詞語有什么不同?
生:象聲詞都加了雙引號。
師:非常敏銳的發(fā)現(xiàn)。(板書:出現(xiàn))原來故事里只要出現(xiàn)象聲詞,馬上給它戴上一頂名叫引號的“小帽子”。(板書:加上引號)這可是象聲詞的特殊待遇,其他詞語無法享受。再想想,象聲詞為什么要加引號?
生:人說的話要加引號,以此類推,象聲詞加引號,這是事物在“說話”。
★第二個層次
師:絕妙的以此類推!掌聲響起來!再接著看每段話的開頭,有什么共同點?
(出示)
生:它們的開頭都用了象聲詞。
師:(板書:開頭)用象聲詞開頭有什么好處呢?比較一下吧!
(出示)
(生讀)
師:大家感覺到了什么?
生:第二句比較好。
師:為什么?
生:象聲詞放在開頭,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師:(板書:吸引讀者)掌聲響起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先聲奪人”。我們以前的習作中常用哪些詞開頭?
生:“有一天”或者“有一次”。
師:有了象聲詞,我們可以鄭重宣布:“有一天”“有一次”可以光榮退休了。跟著我說一遍:“有一天”“有一次”,你永遠不要再來。
生:(齊)“有一天”“有一次”,你永遠不要再來。
★第三個層次
師:除了這兩個秘密,象聲詞還有哪些秘密呢?接著看,這個片段一共用了多少個象聲詞?
生:8個。
師:吳老師按照文中的順序把這些象聲詞分成了四組。第一組誰來讀一下?
(出示)
(生讀第一組)
師:描寫的是什么場景?
生:飯前的場景。
師:飯前什么場景?
生:饑餓的場景。
師:(出示:饑餓)第二組“丁零零”“噠噠噠”描述的是什么場景?。?/p>
生:取飯。
師:(出示:拿飯)拿飯的心情有點迫不及待。第三組呢?讀出來!
(生齊讀第三組)
師:吃得好香哇?。ǔ鍪荆撼燥垼┻@時又有什么聲音傳來?
生:(齊)咣當——哈哈哈。
師:什么意外出現(xiàn)了?
生:飯盒掉在了地上。
師:(出示:摔碗)左邊是象聲詞的變換,右邊是故事在發(fā)展,這里面藏著一個寫作小竅門,誰能總結(jié)?
生:象聲詞的變化,讓事情的發(fā)展更生動、更有趣。
師:(板書:變換)象聲詞在變換,故事——
生:在發(fā)展。
師:掌聲響起來。誰還有更細膩的發(fā)現(xiàn)?
生:我覺得象聲詞可以將故事的轉(zhuǎn)折和變化進行自然過渡。
師:象聲詞在推動故事發(fā)展。(板書:推進故事)譬如,吳老師在上課,只聽得“咣當”一聲響,下面發(fā)生了什么?
生:一個鉛筆盒掉到了地上。
師:鉛筆盒怎么會掉到地上呢?這里面有哪些版本的故事在上演?
生:原來是一個同學玩鉛筆盒,一失手掉在地上。
生:一個同學拿東西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鉛筆盒,鉛筆盒掉到了地上。
師:這個故事告一段落,吳老師繼續(xù)講課。一陣“咚咚咚”的聲音傳來……
生:校長想進來聽吳老師的課。
生:告訴老師有緊急電話,趕快接一下。
生:一個調(diào)皮的學生聽得興奮起來,忘情地敲起了桌子。
師:一個嶄新的版本,為她鼓鼓掌!不平靜的課堂,故事波瀾起伏。這是靠什么來推動的?
生:象聲詞。
師:好厲害的象聲詞!孩子們,我們寫故事時,當故事遭遇到曲折時,當故事中意外發(fā)生時,象聲詞就可以閃亮登場。看看,我們不知不覺為故事里的象聲詞總結(jié)出三條小秘訣——
(出示,生齊讀)
師:有了象聲詞,我們的習作就多了個“法寶”。這個“法寶”到底靈不靈呢?讓我們來驗證下它的“魔力指數(shù)”好不好?誰來讀一讀這些象聲詞?
(出示,指名讀)
師:聽著這些聲音,你腦海中有哪些畫面一閃而過?
生:想到一只小貓在追老鼠,把東西打翻了。
師:有可能。
生:想到爸爸在跑步機上跑步。
師:“呼哧呼哧”,好大的喘氣聲。
生:有只小貓在抓老鼠,小老鼠“吱溜”一聲逃到了洞里。
師:好險呀!
生:一個同學在學貓叫,旁邊同學提醒他要安靜。
師:自習課上要守紀律。
生:有只小貓在家里上躥下跳,主人叫它停下來??伤煌O聛?,主人追它追得氣喘吁吁。
師:小貓和主人在做游戲呢!
生:小貓“喵喵”亂叫,主人做了個“噓”的手勢叫它安靜。
生:一個同學偷偷把一只小貓帶進教室,藏到抽屜里。
師:課堂上的貓叫聲。掌聲響起來!讓我們沿著自己的想象,把這6個象聲詞寫進故事好不好?你可以根據(jù)故事發(fā)展的需要,邀請其他象聲詞加入。請看要求——誰來讀一讀?
(出示)
生:(讀)用一段話,將這6個象聲詞寫進一個故事場景中。
師:注意,是一個故事場景。
生:(讀)選擇最有魅力的象聲詞作為場景開頭,在象聲詞變換中推動故事發(fā)展,使用象聲詞時一定要加引號。
師:腦海中閃現(xiàn)一下哪個詞最適合?你選擇的象聲詞不同,意味著故事也不同哦!
生:(讀)時間為8分鐘。
師:比一比,誰的筆頭快。動筆吧。
師:孩子們,時間到,請把筆放下。誰愿意來展示自己的精彩文字?
生:我愿意。
師:先給這位自信勇敢的女同學鼓鼓掌!我們該怎么欣賞她的習作呢?吳老師設(shè)計了一個“魔力指數(shù)”。你能得幾顆星?
(出示)
生:四顆星。
師:讓我們走進文字,看看這個同學是如何獲得四顆星的。
生:(讀)“喵”,小明的抽屜里傳來了一陣貓叫。這只貓是他偷偷放在抽屜里的,為不讓老師和同學發(fā)現(xiàn),小明還特意為它準備了魚干。(師:準備得好充分)這么多魚干都填不滿你的嘴!“噓”,小明朝小貓做了個靜音手勢,小貓馬上安靜了。幸好動靜不大,小明暫且逃過了一劫?!斑燕ァ?,(師:意外出現(xiàn)了)小貓不小心踩到鉛筆盒上,鉛筆盒順勢做了個自由落體,重重跌在地板上。全班同學的眼光都被吸引過來了。怎么辦?小明急中生智,從抽屜里摸出水杯,硬著頭皮“嘰里咕嚕”喝起水來。
師:“嘰里咕?!笔呛人穆曇魡??誰來幫她換一換?
生:換成“咕咚咕咚”。
師:(問作者)可以嗎?
生:可以。
師:如果將“嘰里咕?!庇迷谶@里,可以怎么改?
生:在“喝起水來”后面加上“同學們‘嘰里咕?!h論開了”。
師:改得好!故事繼續(xù)——
生:(讀)同學們“嘰里咕嚕”議論開了,老師射來了嚴厲的目光?!岸×懔恪?,終于熬到了下課。怒發(fā)沖冠的小明想把小貓拉出來說它一頓,可是小貓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小明趕緊追了出去,小貓一閃身,鉆進了灌木叢中,小明“呼哧呼哧”地氣喘吁吁無奈地回到座位上!
師:仔細回味最后一句,發(fā)現(xiàn)什么了?
生:“呼哧呼哧”與“氣喘吁吁”意思重復(fù)了。
師:應(yīng)該怎么辦?
生:應(yīng)該是“呼哧呼哧”喘著粗氣。
師:掌聲響起來!對照“魔力指數(shù)”,四顆星可以送給這位小作者嗎?
生:(異口同聲)可以。
師:小作者寫得不錯,特別是“象聲詞變化,推進故事”做得特別出色!大家也評得很到位。有沒有不用“喵”開頭的習作?
生:“哐啷”一聲,一只精美的花瓶被小花貓打碎了,它嚇得大叫一聲“喵”。主人聞聲趕來,看到自己心愛的花瓶粉身碎骨,異常生氣。小貓好像察覺危險正在逼近,“嘰里咕?!苯兄箴??!昂簟?,主人掄起的掃帚已經(jīng)打了過來,小貓嚇了一跳,“吱溜”逃到了墻角??芍魅瞬灰啦火垼昂暨旰暨辍贝謿鈸淞诉^來!
師:小貓“嘰里咕嚕”,合適嗎?
生:不合適。
師:如果非要放在這里,怎么辦?
生:在“異常生氣”后面加一句:“嘴里‘嘰里咕?!R起來:‘你這只死貓,從來不干好事,今天我一定要好好收拾你!’”
師:用得恰當!還可能——
生:這時候,走來兩個鄰居,看到主人氣勢洶洶的樣子,“嘰里咕?!钡刈h論開了:“真不像個男人,一點包容心都沒有!”
師:掌聲響起來!使用象聲詞,不能生搬硬套,要為它們找個合適的“家”。還有個“噓”,誰能用這個象聲詞,讓故事向前推進?
生:(讀)“噓”,小主人不知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小貓身邊,做了個“安靜”的手勢,一把將小貓藏進自己的睡衣里。小貓一動不動,緊緊貼著小主人的身體。這時小主人的爸爸出現(xiàn)了,他東張西望,不停揮動著掃帚:“這死貓到哪里去了,你看見了嗎?”小主人用手指了指打開的窗戶,爸爸一臉無奈,垂頭喪氣地走了。
師:一個“噓”字讓故事峰回路轉(zhuǎn)。掌聲響起來!還有其他版本嗎?希望有更多的象聲詞加入哦!
生:“噓”,一只小老鼠從洞口露出了腦袋,它讓小貓不要叫。小老鼠“騰”地躥上桌子,“咯吱咯吱”啃起主人準備用來做午餐的面包,還故意將聲音弄得很大。主人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該死的老鼠,竟敢在這時候跑出來添亂!”說著,將手里的掃帚揮向老鼠。小老鼠看情形不妙,“嗖”地跳下桌,“吱溜”一下鉆進洞里。主人再來找貓,小貓早已沒了蹤影。
師:中國版的“貓和老鼠”!一個“噓”帶動一串象聲詞,讓故事高潮迭起。掌聲在哪里?(全班鼓掌)孩子們,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到象聲詞的魅力,期待美好的象聲詞會一個又一個鉆進我們的文字中,讓我們的習作變得有魅力,變得有魔力!下課前,老師希望同學們再一次回顧象聲詞使用的小秘訣——
生:(齊)象聲詞出現(xiàn),要加引號;象聲詞開頭,吸引讀者;象聲詞變換,推進故事。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上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