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芳
雷鋒精神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雷鋒精神中的刻苦、勤儉、友善、愛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兩年來,我校認真做好課題研究的工作,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積極弘揚雷鋒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加強學習,更新師生觀念
要培育學生的價值觀,首先要讓教師更新育人觀念。老師們采用了集體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上網、學習專著、閱讀教育教學類刊物,學習有關德育教育教學理論、雷鋒精神的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好教育隨筆,積累教育智慧。通過學習,從理論層面上引導教師對雷鋒精神的實踐價值有全面深刻的認識,理清雷鋒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
通過讀雷鋒的故事,看雷鋒的電影,唱雷鋒的歌等形式,讓學生多方面了解雷鋒的生平與感人事跡,知道雷鋒精神并沒有過時,新時代中同樣需要雷鋒精神。通過尋找身邊的活雷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美,感受雷鋒精神就在身邊,并讓榜樣來引導學生的行為。同時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把價值觀中“文明、和諧、愛國、誠信、友善”與雷鋒精神結合起來融進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觀念和精神成為可觀、可感的一件件具體事例,再通過對事例的學習與宣傳培育來強化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二、硬件配套,營造研究氛圍
為營造與課題研究相適應的氛圍,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進行了一系列的硬件建設。一進校門便可看到一座高高的雷鋒像,它像精神圖騰一樣牢牢地刻于每一位師生心目中。在雷鋒像周圍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xiàn)和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內涵,雷鋒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地融為一體。
同時,充分利用學校特殊的地形,把上山的梯級打造成“成長階梯”,階梯中間鋪以漢白玉浮雕,上面雕刻著“與美同行”“與雷鋒精神同行”,在梯級的兩側分別有四座仿銅浮雕,分別寓意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儀表美。我們還將充分利用每班教室的外墻,打造成展示學生作品的“美德廊”,讓學生的美德轉化為一次又一次可觀可感的行動和一幅又一幅的作品。同時各班的班牌設計、班務日志的設計都體現(xiàn)著雷鋒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務求讓校園的一磚一瓦,一花一畫都肩負起育人的功能。
三、軟件推動,提升研究效果
(一)制度建設
我們在雷鋒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提煉出“致美”文化,并形成了“雷鋒班級評選制度”“致美教師評選制度”“致美班主任評選制度”“致美學生評選制度”。制度的執(zhí)行要求嚴格到位,并落實評比考核和獎懲,務求通過制度來規(guī)范和指引師生日常行為。我們要求教師以雷鋒為榜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行為標桿,愛國愛崗,博學內斂,具備美的氣質,使用美的語言,要真正做到“以美育人”。要求學生“與雷鋒精神通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行,與美同行”,成為“德美、智美、體美”新一代小公民。
(二)活動強化
我們以“學習雷鋒”作為切入點,開展多種活動。
1. “開卷有益”讀書活動。學校為每一個班級開辟了圖書角,鼓勵學生從家里帶書本回來跟同學交流分享,每個年級每一周都開設閱讀課,由老師帶學生走進圖書館進行大量的閱讀。學校還定期舉行閱讀考級活動,讀書分享活動,讀書征文活動等等。
2. 日行一善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網站、廣播站、《手抄報》、黑板報、宣傳欄、LED屏幕等媒體和形式在學生和家長當中認真做活動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鼓勵學生每每天認真記錄“行善日記”。 開展以“日行一善”為主題的征文、講故事、演講比賽,積極倡導“人人向善、人人崇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道德風尚。組織學生和家長進社區(qū)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弘揚雷鋒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 德育故事周周講活動。每個星期三晨練后,都有來自各班不同的學生在國旗下給全校師生講演不同的德育故事。學校旨在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時,還希望通過故事的內容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一步美化心靈,提升品格。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