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工妹到村黨支書的蛻變
每到傍晚時分,陽信縣水落坡鎮(zhèn)張平村的婦女在村里的健身文化廣場悠閑地跳著廣場舞。伴隨著激揚美妙的音樂,婦女們專心于各種舞姿的發(fā)揮,成為夕陽西下鄉(xiāng)村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些曾經(jīng)盛行于村子里的打牌賭博、議論是非等陋習不見了,已被廣場里的公共健身器材,扭秧歌,跳廣場舞等文體活動所替代。”張平村黨支部書記劉花琴深有感觸地說,“張平村民不但像城里人一樣健身娛樂,而且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幸福著呢!”
給村民帶來幸福的正是女黨支部書記劉花琴。她雖然當選黨支部書記還不滿2年,但是贏得了村民的齊口稱贊。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最讓群眾信服的就是她辦事公道,處事公平,不失信于民,有一顆公心時刻為民。
今年39歲的劉花琴每天都忙忙碌碌,為村里有操不完的心。天剛亮,她就起床來到村里的來料加工點。別小看這個加工點,它可是村里中老年婦女掙“外快”的福地。68歲的宋愛榮是加工點歲數(shù)最大的,她笑瞇瞇地說:“俺一天最少也能掙30塊錢,零花錢不愁了?!比缃襁@個加工點紅紅火火,已有30多名中老年婦女在此干活掙錢。
“加工點還有個好處就是增進了村民之間的交流,加深了老伴之間的感情。”劉花琴介紹說,“她們坐在一起邊干活,邊說說笑笑,相互間有隔膜、誤會之類的就化解了。需要打捆等力氣活兒,老太太就打電話讓老伴來幫忙,老爺子還在家做飯伺候著老婆子,這樣老夫老妻感情更深了,更恩愛了?!绷羰貗D女王愛華在加工點一天能掙到50~70元,她佩服地說“人家劉姐一批活兒一結(jié)工錢,從來不打白條?!?/p>
劉花琴說:“我是黨員,是村支書,有義務為村民脫貧致富著想。”劉花琴上任后不久就四處考察項目,在縣婦聯(lián)的幫助下聯(lián)系到了來料加工安全帶項目。于是,劉花琴就把自家的5間新房和院落完全騰出來當車間用,而她和丈夫孩子與公婆、弟媳,共9口人擠在3間平房住。
路通了,燈亮了,水排了,張平村變干凈了。張平村以前不是這個樣子。過去,臟亂差、道難走、地難澆、人心慌是張平村的真實寫照。劉花琴上任初,村里沒有致富產(chǎn)業(yè),村集體還欠下外債。在村里干了13年婦女主任的劉花琴,因為工作有思路、有魄力,被鄉(xiāng)親們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雖然大多數(shù)父老鄉(xiāng)親都支持她,也有不少人擔心她干不好。劉花琴說:“大家當時都懷疑我一個小女子能不能把村里工作搞好,搞上去?!眲⒒ㄇ僦溃胂藗兊馁|(zhì)疑只能靠實干。萬事開頭難,劉花琴上任伊始,遇到的頭等大事就是環(huán)境綜合整治。劉花琴把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燒到了村環(huán)境治理上。
在劉花琴的帶頭以及村“兩委”的努力下,全村群眾投入到村民環(huán)境整治行動中來,清理“三大堆”,挖排水溝,組建秧歌隊,張平村舊貌換新顏。村民對劉花琴也刮目相看—這個女人不簡單,辦實事?!翱次业难凵窈湍抗馀c之前不一樣了,可以說我首戰(zhàn)告捷。”劉花琴自豪地說。此后,劉花琴又帶領村民修建文化健身廣場,安裝路燈,完成了旱廁改造和小農(nóng)水改造。資金犯難時,劉花琴就自愿捐錢、墊資,數(shù)目達到了20多萬元?!坝腥苏f我墊錢是傻,我不為別的,只為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好點。”劉花琴不后悔地說。群眾心中有桿秤,村民看到了劉花琴的作風,也感受到了她真心實意為村民辦事的情懷。劉花琴走進了村民心中,更增強了她肩負好村黨支部書記重任的“擔當感”。
身為女人,劉花琴深知婦女在家風村風建設上的重要性,每年“重陽節(jié)”,張平村開展評選“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促進家庭和美,村莊和諧。張平村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老年協(xié)會、張平村調(diào)解委員會,在村里推進移風易俗,樹立鄉(xiāng)村文明新風尚。
(陽信縣委宣傳部 林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