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鳳
【摘要】近幾年將《大學語文》可能引入高校校園,體現(xiàn)了西藏高校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高度重視。大學語文課程在西藏高校中近年來逐步改革發(fā)展。本文針對西藏高校中大學語文課程教育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涉及師資、教材、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各個層面。
【關鍵詞】大學語文 西藏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061-01
《大學語文》課程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越來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高校將此課程設為高校的必修課。西藏作為高校教育相對滯后的一片熱土,也注意到《大學語文》的宗旨在讓大學生們在優(yōu)秀文本的解讀和文化的熏染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提高自身人文素養(yǎng),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F(xiàn)對西藏高?!洞髮W語文》課程的教育情況作簡單探析如下:
一、現(xiàn)狀
西藏高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定位于人文學科,說明高校在看待該課程時已經不再局限于該課程的工具性,而更重視其人文性。為了能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更好的機會接受適合自己的大學語文教育,西藏高校在語文課程改革過程中采取了分層次語文教學。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基礎漢語》(本地教材),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大學語文》(內地高校用的教材)。學習《大學語文》的學生多為語文基礎較好的本科班學生(當中包括超過50%的藏族學生),這為《大學語文》課程的正常教學保證了必須的學生語文接受能力的基礎。
二、存在的問題
1.人文教學不足
“大學語文課程作為大學生文化素質、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承擔者,大學語文首先應該彰顯人文性,以思想和精神為主導,引領學生體驗博大而美好的生命情懷,為學生提供充滿人文色彩和文化魅力的精神滋養(yǎng)。”在實際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由于種種實際情況的約束,該課程的人文性功能未能充分展開,更多仍局限于工具性功能上。這是目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遺憾。比如,藏漢文化的差異導致藏族學生會在文本解讀和文化欣賞上比內地生源的學生接受得慢一些。當教者將太多時間消耗在文本解讀上時,《大學語文》的學習中心就會偏向于文學語言知識的學習,《大學語文》教學也會離人文培養(yǎng)的宗旨越來越遠。
2.教材問題
目前西藏沒有適合自己專用的《大學語文》教材,而是套用內地高校選用的教材。但因為學生結構自身存在的地域差異、民族差別、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師資實力的限制,導致內地高校的教材并不能在西藏高校更好地被使用。比如古文《離騷》,對于內地生源的學生尚可理解和欣賞,但是對于藏族學生卻猶如天書無法解讀。所以,擁有適合自己的《大學語文》教材,是西藏高校更好地開展《大學語文》課程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3.教學觀念陳舊
“語文課程要發(fā)乎自身的人文性特征,適應當代人文科學的發(fā)展,培育各方面綜合發(fā)展的人才”“大學語文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傳播中華文化的有效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者將《大學語文》當成中學課程來教授,這是誤解大學語文課程開設的宗旨。這樣僅僅局限于文本解讀和文學常識學習的語文教學觀念,忽視了大學語文課程本身的人文性,拋棄了大學語文課程所承擔的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滲透和傳承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
4.教學方法滯后
有些教者不能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媒介,不能將語文知識舉一反三地傳授,而只是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媒介和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將教學束縛在課堂幾十分鐘時間之內,使得學生被動而無創(chuàng)意地接受生澀的語文知識,可想語文教學效果如何。
5.師資不足
西藏高校語文課教師面臨著師資嚴重不足的現(xiàn)狀。首先,語文課程都是通過大課的形式開展,老師帶著麥克風面對一兩百號學生開課成了語文課老師的習慣。在這種情況下,能將課程如期上完已經在挑戰(zhàn)教師體能,更遑論一個教師跟幾百號學生做細致深入的交流探討。其次,教師人員不足。當人員不足時,多被采納的辦法是學生人數(shù)增加或教師授課次數(shù)增加。最后,因為人員不足等原因,語文教師缺乏進修提升自己的機會,這導致教師素養(yǎng)跟不上教學需要。而大學語文教學是需要有一定的學術品位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語文教師承擔的。
三、關于大學語文課程的幾點思考
1.關于教材和篇目
針對西藏高校學生的藏漢混合的情況,建議專門編著屬于西藏本地高校的大學語文教材。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可以選擇適合藏漢學生能接受的篇目作為重點學習篇目,如著名的古代詩詞、現(xiàn)當代文選、藏族文學中的著名文段等。在教材編寫中,應考慮到文史知識篇目,同時也應兼顧到體裁分類和人文素養(yǎng)及能力培養(yǎng)。
2.關于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由于高校重視度不夠等原因,大學語文師資薄弱,這嚴重影響了大學語文教學效果。要改善師資隊伍現(xiàn)狀,應積極引進優(yōu)秀師資、加強教師教研改革、提升教師素養(yǎng)。有了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才能有更好的大學語文課堂。
3.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首先,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罢Z文不僅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更是人類文化的重要部分”。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為基礎,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為目的,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合二為一,以工具性促進人文性的提升,以人文性引領工具性的學習,從而促使大學生學好大學語文這門課程。其次,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用好多媒體設備,設計好PPT等教學資料;在教學時能夠將語文知識的學習跟當代人文精神相融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如何欣賞文本,從文本中獲得精神營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
總之,要想真正開展好西藏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工作,必須要考慮到西藏高校自身的特殊情況,還要充分重視大學語文人文性等特征,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完善自身的教材、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從多方面著手改革,才能充分發(fā)揮大學語文在高校教育中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大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思考》,曹杰穎著
[2]《西藏高校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研究》,江洋著
[3]《大學語文》,陸麗娜等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