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波
我常常在思考,怎樣讓學生自己快速理解每一篇課文的內(nèi)涵,掌握修辭方法,從而達到靈活應用,而不是靠老師一篇一篇去灌輸,學生一篇一篇地去死記硬背。我們的學生從上小學開始就和修辭打交道,但直到高考語句的補寫和仿寫,結(jié)果卻往往不盡人意。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平時閱讀太少,學生死記硬背太多而學習領會方法不夠,練習不夠到位。因此對學生要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要把它滲透在平常的教學中,在學中學,在學中練。
可以這么說,教材中的每篇課文在修辭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在修辭的運用上非常突出,可以說從頭到尾都在使用有修辭。這是一篇演講稿。演講就是要有感染力,引起聽眾的共鳴。所以演講詞為了增強語勢,提高感染力,使文章感情更加充沛,它往往有三多:多用短句,多用整句,多用修辭。而在這篇文章里就體現(xiàn)為多排比、多比喻、多反問、多呼喚語,這些修辭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梢娧葜v稿除了針對性強以外,修辭的功勞是很大的。因此我在講析這篇文章時,一個重點是放在了讀和讓學生體味藝術特點上。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
第一,這是我的一堂公開課,只有四十分鐘,在四十分鐘要完成所有教學任務。因為是借班上課,我對學生不熟悉,不了解他們的情況,我也沒機會可以在課后做什么補充。因此我必須做到一堂課有一堂課的收獲。而修辭、仿寫又是高考的考點,課文就是仿寫的示例。由于高考的內(nèi)容不可能考書上的原文,有些學生并不重視課文的學習,覺得課文無用。我試圖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讓學生的這種心態(tài)能有所改變。
第二,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中關于集會的原因,夢想的內(nèi)容很明白地展示出來了,用不著作過多的分析,反而是文章中運用了修辭的語句含義要作細致分析,在分析中,讓學生體會修辭的妙處。
第三,這是一篇演講稿,必須要有感染力,以引起聽眾的共鳴。為了增強氣勢,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而這些感情在大聲朗讀中才能很好體會。
所以講析文章時,我先向?qū)W生展示了本堂課的教學目的:1.了解講演稿的特點。2.了解馬丁·路德·金的主張和情感。3.品味把握文章的藝術特點,然后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讀課文,找出馬丁為什么有這樣的夢想的緣故;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自由地讀,邊讀邊體會所喜歡的語句有什么的特點。要求在讀中把握作者夢想的內(nèi)容,思考讀這些句子時應采用什么樣的情感來讀。
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經(jīng)過討論,確定了這些句子的情感。他們根據(jù)課文很快得出了作者之所以參加這個集會的緣故:100年前,一個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100年后的今天,這個給千百萬受煎熬的黑奴帶來希望的宣言并沒有真正實現(xiàn)。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美國政府沒有履行這項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文章用“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來表明黑人斗爭的決心。文中的后面幾個自然段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夢想的具體內(nèi)容:讓我們回到密西西比去……這些句子表達了憧憬和渴望,展示了他美好的夢想。這些句子都使用了修辭。在讀中學生自然體會到作者的激情,體會到排比句那排山倒海的氣勢。這個時候我播放了一段作者演講的視頻,學生看完后很是激動,他們感覺自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這樣在讀中,作者的情感、修辭的作用也一目了然,并且通過讀對演講的鼓動性、針對性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由于這節(jié)課是一堂公開課,只有一節(jié)課的時間,所以分析到此為止。在拓展延伸時,我把重點放在修辭手法的體會上,讓學生能夠更多的時間體會修辭的魅力,所以設計了一個續(xù)寫句子的環(huán)節(jié)。前面的句子是: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不再有“小悅悅事件”發(fā)生,人世間都充滿了關愛。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世間不再有戰(zhàn)爭,流血,到處一遍和平。然后讓學生接力,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接出來的語句很是漂亮,完全超乎我的想象。這種方法現(xiàn)學現(xiàn)賣,效果真的不錯。
最后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修辭手法的運用,我用app放了幾幅藍天白云下的家園圖和現(xiàn)在正被現(xiàn)代工業(yè)沖擊下的家鄉(xiāng)之景與北京的霧霾圖,以一首小詩做結(jié)。
我希望
當霧霾籠罩在北京上空
當輕霧開始彌漫在我的故土
我的心在吶喊
我希望白鷺永遠映襯著藍天
我希望我的家鄉(xiāng)春天永駐
我希望星星伴隨著孩子成長
我希望陽光溫暖著老人的幸福
為了這個希望
我希望人人都能對冒煙的煙囪說“不”
因為這是我們的家鄉(xiāng)
我們的精神沃土
人人都有權利保護
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上,我要求學生用排比、比喻寫150字左右的家鄉(xiāng)美景。課后有老師提出這樣的作業(yè)似乎沒有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但是,我覺得一節(jié)課應該有一節(jié)課的所得,讓學生動起來,讀起來,在學中體會,在學中感悟,并能學會運用,這才是最好的教學狀態(tài)。
★作者單位:四川西昌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