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占蘭
隨著農(nóng)村小學寄宿制學校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偏遠地區(qū)的小學生變成了寄宿生。他們小小年紀便離開父母,離開家庭,只身來到學校,吃住在學校,沒有了依靠,沒有了寄托,有些寄宿生因為想家,全沒了生活、學習的心思,整天腦海里想的是什么時候才能回家?什么時候才能吃到媽媽做的可口的飯菜?什么時候才能睡上自己家暖和、舒適的大炕?孩子們心神不寧,吃不好,睡不好,情緒不好,直接影響了孩子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作為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在開學初,應該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這些孩子們的身上,給他們關(guān)心和關(guān)愛,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親切,學校像家庭一樣溫暖,心才能安定下來,認認真真學習,開開心心生活。
一、做好孩子們的心理輔導
孩子們初次離開家,想家和有各種不適應是非常正常的,班主任應利用課余和晚上的時間,多和他們進行交流,拉拉家常,做好心理安撫工作,消除他們的疑慮和不安。讓他們明白:離開家是沒辦法的,因為我們要上學讀書,爸媽也舍不得離開你們。即使你現(xiàn)在離開了家也不要擔心:在學校里如果生了病或飯錢不夠時,會有生活老師和班主任來照顧你;晚上睡覺時會有值班老師和生活老師值班、巡邏,是非常安全的;學習上有什么困難,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會輔導你、幫助你。在學校里會有好多老師來關(guān)心你,學校生活也是很美好的,打消了孩子心頭的疑慮,他們就會安心學習和生活,不再哭鬧、苦惱??捎行┖⒆痈韭牪贿M去老師說的話,反正就是哭鬧,一門心思想逃跑,面對這些孩子,就要更多一些耐心,反復給他們做工作,讓他們給家人打電話,以尋得心理安慰,慢慢情緒就放松了,就會很快適應住校生的生活。
二、多關(guān)心和關(guān)愛
他們初次離開家,來到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里生活和學習,內(nèi)心是非常孤單和憂傷的。作為班主任應多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他們,有時間問問他們睡得好不好,吃的可口不,身體有無不舒服,學習吃力不吃力……經(jīng)常和他們交流,讓他們把心里的想法和需求告訴老師,和老師做朋友。
早晨走進宿舍,教教他們怎樣疊被子、洗臉、刷牙、整理床鋪;中午、晚上放學后,走進宿舍,看看他們飯吃得怎么樣,問問吃得習慣不習慣,伙食費夠不夠,吃飽了沒;夜自習時,走進教室,看看他們的學習情況,對學習吃力的學生輔導完成作業(yè);夜自習后,陪他們下下棋,讀讀書,打打球等;安寢時,再次走進宿舍,督促他們洗洗腳,囑咐他們早點睡覺,蓋好被子,有情況找值班生活老師;在他們想家時,讓他們給家里打打電話;天冷了,叮囑他們加點衣服。班主任時刻把關(guān)心和關(guān)愛帶給孩子們,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的溫暖和貼心。讓其他走讀的學生和他們做朋友,陪伴他們玩耍、學習、談天,在他們遇到困難時,主動幫助他們,讓他們覺得班級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同學間的友誼是純真的、溫情的。這樣一來,他們就少了許多的不安、孤獨,覺得住校也有許多的好處:同學們可以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歡笑,一起做游戲,一起談心……他們就能很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適應寄宿生活,不給小學生活留下許多的陰影。
三、進行家訪
每個寄宿生,有著不同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有著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有著不同的童年經(jīng)歷。只有通過家訪,詳細了解寄宿生的具體家庭情況,這些孩子只是寄宿生還是留守寄宿生,只有對具體情況掌握的準確,才能對每個寄宿生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對每個寄宿生建立檔案卡,制定詳細的幫扶、教育方案。通過和家長交談,讓他們了解我們寄宿制學校,寄宿生的生活、學習狀況是怎樣的,這樣家長才能放心把孩子放到學校生活。同時,也給家長灌輸一些教育思想,讓他們配合學校,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同時,告誡家長,讓他們多關(guān)心和牽掛這些孩子,畢竟他們是一群孩子,還小,適應生活和自理能力還很差,初次離開家,想家是必然的。他們應經(jīng)常打電話表示問候和關(guān)心孩子需求,讓孩子從心里感受到父母還是挺牽掛他們的,不是遺棄了他們,把他們丟在了學校,就不管不問了。
而對于一些留守寄宿生,更應關(guān)心他們,家里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常年見不到父母,他們的生活是很孤苦的。通過家訪,了解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尋求多方幫助,給予他們生活方面的幫助和關(guān)愛。再次,和父母取得聯(lián)系,讓他們經(jīng)常給孩子打打電話,問問孩子和老人,看看他們有什么需求,及時滿足他們,讓他們從內(nèi)心里感受的到:雖然父母離家千里,可仍然牽掛和關(guān)心著他們,他們的內(nèi)心是溫暖的,不孤獨的。
四、實行“一對一”幫扶行動
讓班主任、科任老師和這些寄宿孩子結(jié)成幫扶隊子,對他們進行“一對一”幫扶行動,在生活上、學習上、心理上、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上進行全方位幫扶,不放棄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要進步。
同時,讓班里的孩子通過自愿的方式,和這些孩子結(jié)成“一對一”友誼幫扶隊子,平時和他們一起玩耍、學習、談心、生活,讓寄宿生不再感到孤立無援。
讓有愛心的家長也和這些孩子結(jié)成“一對一”幫扶對子,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平時可以邀請這些孩子到家里去做客,還可以帶點好吃的飯菜給他們,給他們過過生日、過過節(jié)日等。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這些寄宿生孩子在老師、學生、家長的共同關(guān)心和幫助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五、建立寄宿生成長檔案
給每一位寄宿生建立一份成長檔案,把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一學期裝訂成冊,展示給他們和家長看,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成長路上的不易和取得的成績,離不開老師、同學的幫助,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生活的熱愛之情。
六、幫助寄宿生養(yǎng)成生活自理、獨立的良好習慣
幫助寄宿生從疊被子,整理床鋪,洗碗筷,整理書包、學習用具、衣物做起,逐步做一個生活自理能力強,獨立承擔生活和學習任務的人,樹立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做一個有志向的人。
七、實行寬容+嚴厲的教育制度
由于這些寄宿生,地處偏遠地區(qū),由于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大多數(shù)家庭由于農(nóng)忙、所受教育程度低、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方面素質(zhì)較低,從小對孩子良好生活、衛(wèi)生、學習、交往、禮貌、禮儀方面的教育就比較欠缺,使得孩子們就養(yǎng)成了散漫、衛(wèi)生差、不懂禮貌、不講禮儀、說話不文明、愛打架等等的不良習慣,一時半會糾正不過來,要對他們有耐心。當他們犯了錯誤時,必須給他們指出來,平心靜氣的和他們交談,指出他們錯在了哪兒,而不是訓斥,減少他們的排斥心理。而對于屢次犯錯誤而不改者,必須加強監(jiān)督,責令改正。對于那些做得好的寄宿生,及時進行表揚,讓他們做其他寄宿生的榜樣。
八、開展多種活動,鼓勵寄宿生參加
經(jīng)常開展一些有趣味、有意義的活動:如主題班會、演講、詩歌朗誦、寄宿生生日party、書畫比賽、運動會、六一節(jié)目演出、生活技能比賽、宿舍衛(wèi)生評比等,給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優(yōu)勢,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興趣愛好,利用一切契機激勵、表揚他們,培養(yǎng)他們自強、自信的精神。
由于這些寄宿生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有著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他們有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有著堅強的意志,只要多進行引導,多給他們生活實踐的機會,他們就會脫穎而出,出人頭地。
農(nóng)村小學寄宿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真的特別需要全社會來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幫助,幫助他們渡過人生的第一次低潮時期,幫助他們樹立對人生的信心、信念,懂得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幫助過他們的每一個人。
通過對寄宿生這個弱勢群體的關(guān)心和幫助,有利于建立和諧、平等、合作的班集體,也有利于整個學校的安定團結(jié),更有利于家長在外安心打工,對孩子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