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蘭+馮蕾+袁源+張爭鳴
摘 要:目的 分析了情境教學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運用效果。方法 該次研究納入該校2014級本科護理專業(yè)兩個班級的學生做為該次研究對象,共97人。將其中一個班學生做為實驗組,另一個班的學生做為對照組。觀察組采用情境教學,并在期末與對照組比較。結(jié)果 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相比理論、技能考試成績均更優(yōu)異;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學生CCTST量表中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可見顯著差異,P<0.05。結(jié)論 在基礎護理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顯著提升教學效果,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滿意度。
關鍵詞:情境教學 基礎護理教學 效果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b)-0180-02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其教學效果是為醫(yī)院培養(yǎng)新型護理人才的重要保障,而如何能夠發(fā)揮基礎護理教學最佳效果,是值得深究的問題[1]。該文重點分析了情境教學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運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該次研究納入該校2014級本科護理專業(yè)兩個班級的學生做為該次研究對象,共97人。將其中一個班學生做為實驗組,另一個班的學生做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基本資料如下:(1)實驗組。有學生50例,其中有男13例,女37例;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是(19.7±0.6)歲。(2)對照組。有學生47例,其中有男11例,女36例;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是(19.5±0.9)歲。兩組學生在基本資料方面對比未見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學生按照常規(guī)教學方法實施基礎護理教學,即:在課堂時間內(nèi)采用常規(guī)教學法講解基礎護理學相關知識,予以示教,再由學生進行回示,在課后將實驗室開放,促進學生按程序熟悉各項護理技能。
實驗組在對照組教學基礎上增加情境教學,通過設計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情境,凸顯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保障學生構(gòu)建正確的行為導向。大致方法如下:(1)教學模塊設計,通過設計教學模塊,對教學重點加以規(guī)范,方便明確信息,我們依據(jù)臨床護理工作特點,設計符合基礎護理教學目標的相關模塊,同時,由老師參與根據(jù)真實病例改編情境教學案例,制定幾種護理情景,力求體現(xiàn)典型性、教學性。(2)教學方面,每周為學生布置1例情境教學病例,將學生按照3~5人的編制進行分組,先用多媒體方式將情境再現(xiàn),在要求各組學生分工,要求本組護生進行分工合作,結(jié)合教學情境復習能夠用到的知識和護理技巧,要求學生演練流程并先進行自主演練,在下次實驗課時則進行角色扮演式的情景再現(xiàn);角色扮演時一般由各組學生扮演護理人員、就診人員,由老師在旁從另一角度給予實時引導,并為觀看的學生答疑解問;每次情境演示完成后,老師要對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及評價,對各種學生所扮演的角色予以一一點評,指出學生有待加強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促進學生知識構(gòu)建,并對該次教學目標及所涉及的知識網(wǎng)做到更加全面的掌握。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學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包括有理論及技能考試得分;自制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學期結(jié)束時,向兩組學生發(fā)放“加利福尼亞批判性思維技能測試”量表(以下簡稱CCTST量表),該量表包括7個維度,共有分條目75個,用以評估學生氣質(zhì)、精神、批判性思維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該文統(tǒng)計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以()表示計量資料,并進行t檢驗;以c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學生期末成績對比
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相比理論、技能考試成績均更優(yōu)異,兩組對比可見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可見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CCTST量表評分對比
實驗組學生CCTST量表中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可見顯著差異,P<0.05,見表3。
3 討論
基礎護理學教學的基本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日后從事工作、照護患者時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及護理技巧[2]。而如何在教學時采用更具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護理專業(yè)教學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以往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是老師按照教學大綱施教、示范,教學效果中規(guī)中矩,學生的積極性也并不高,甚至缺乏對學生溝通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求知欲、探索能力均受到影響[3]。情境教學是在新形勢下被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目前廣泛應用于護生教學,并顯示出了極大優(yōu)勢,通過情景內(nèi)容的設計,為護生安排特定的、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護生在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等方面更加扎實的理解及運用[4]。
該次研究為實驗組學生開展情境教學,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相比理論、技能考試成績均更優(yōu)異;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學生CCTST量表中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可見顯著差異,P<0.05。研究結(jié)果充分證明了情境教學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運用價值,我們將情景教學的優(yōu)點總結(jié)如下:(1)促進學生學習熱情提高,進而增強教學效果。開展情境教學,由老師將教學內(nèi)容有效整合,先通過多媒體情景再現(xiàn),在通過學生情景模擬,將原本相對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形象化、具體化,且充滿趣味性、生動性,利于學生注意力、積極性提高,從而自覺的參與到其中,學習需要用到的內(nèi)容。(2)利于對學生行為導向的培養(yǎng)。通過情境教學,可直接將行為導向體現(xiàn)在教學方法上,在情境教學開展過程中,學生不僅是感受者,同時也是創(chuàng)造者與參與者,這就要求學生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對自身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協(xié)助與交往能力、環(huán)境快速適應能力進行強化。(3)促進學生溝通能力提升,情境教學鼓勵學生自評、互評,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4)利于學生培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體驗多種情況,促進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并以此促進責任意識、主動服務意識增強。(5)利于帶教老師進行自我完善。老師在情境教學中需要熟悉教材及新舊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并有效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才能發(fā)揮情境教學的科學性、靈活性及多樣性,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不斷的自我完善。
綜上所述,在基礎護理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顯著提升教學效果,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3.
[2] 魏繼平,李偉梅,蘭佳慶,等.體驗式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4):279-280.
[3] 陳懷玉,黃麗,羅昊.情景教學法對基礎護理教學效果的Meta 分析[J].成功(教育),2012(5):156-157.
[4] 田娟,王偉.情境教學法用于《基礎護理學》實際操作部分教學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