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勇
摘 要:談話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正面教育,提高學生認識,提升學生覺悟的最基本和最常見的方法。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要在實踐工作中要不斷修煉自己的語言藝術,注重談話方式的選擇、談話氛圍的創(chuàng)設和談話技巧的磨煉。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語言藝術;談話技巧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誤國"。言語得失,小則牽系做人難易,大則連及國家興亡。談話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正面教育,提高學生認識,提升學生覺悟的最基本和常見的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對教師比較崇拜和信任,他們對教師的話也相對比較容易接受和遵從,所以,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尤其要重視語言的藝術,在與學生談話時要注重談話的方式、環(huán)境和技巧,這樣才能達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一、選擇合適的談話方式
演講、談心、組織討論是班主任常用的三種談話方式,旨在闡明觀點、答疑解惑、溝通心靈。因受教人數、事件及時空差異等因素影響,不同談話方式有著各自的獨特之處。
演講的談話方式一般多用于集體活動當中。內容靈活多變,可以系統(tǒng)講,也可以專題講;時間可長可短,不受限制。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精彩的故事能讓班主任的演講發(fā)揮最大的教育效果。談心一般用于面對面交流,可以在集體和個人間進行,可以在課內或課外,一般多用于個別教育。它要求班主任有情有愛,發(fā)自內心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在充分了解學生、了解事件的基礎上與學生談心交流。討論是在學生對某些問題認識不明、意見不一時常用的教育手段。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暢所欲言,班主任主要發(fā)揮引導、點撥、糾正等作用,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
二、創(chuàng)設和諧的談話氛圍
教師與學生談話應注意地點的選擇。辦公室是教師辦公的場所,在學生心目中,辦公室代表著莊重和嚴肅。對于一些重大的、嚴肅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在辦公室與學生談話。而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涉及學生自尊心的問題,班主任則可以選擇在校園中漫步交流,或者尋找一處能與學生單獨相處而學生又感到相對輕松的場所。對于一些關閉心扉,拒絕和班主任交流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參與到學生喜愛的活動中,尋找機會與學生談話。
班主任與學生談話要注意體態(tài)語的適切。班主任站在班級講臺前義正詞嚴地講話,代表的是一種權威,顯示的是一種莊重;班主任與學生并肩前行,邊走邊談,彰顯的是平等與和諧;班主任與學生同坐課桌旁交流,透露的是親切和自然。班主任應從談話的目的出發(fā),選擇合適的體態(tài)語與學生交流。此外,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除了要展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表形象,還要扮演好學生的“大姐姐”“大哥哥”“好朋友”等形象,讓學生樂于接近,愿意傾心。
三、學會傾聽,平等對話
葉瀾曾說過:"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就是在互相傾聽中通過溝通和了解建立起來的。作為一名班主任,做個忠實的聽眾,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可以讓學生樂意把自己的心里話對你訴說,成為學生可信賴,可以交心的大朋友。因此,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不管學生是說對了還是說錯了,也不管學生說的是井井有條還是語無倫次,班主任都應尊重學生,不能打斷他們的話,以"察言觀色"來抓住學生在談話中表達出來的"心聲",再予以靈活巧妙的引導或化解。
四、磨煉嫻熟的談話技巧
兒童不是復制品,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正因為兒童的千差萬別,所以在與學生談話時,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下面介紹幾種談話的技巧:
1.單刀直入式。與性格直爽、外向開朗的學生交流時,班主任不妨單刀直入,直接指出問題所在,揭示其嚴重后果。這種直接明了的談話方式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望和真誠,能夠激發(fā)學生向上的動力。反之,如果班主任婆婆媽媽、東拉西扯、遲遲不進入主題,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反感。性格耿直的學生一般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班主任只要做好提醒和引導工作就可以了。
2.和風細雨式。對于性格內向、感情細膩的學生,尤其是女生,班主任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談話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這一類學生如果犯了錯,班主任首先要帶著他(她)認真分析、找尋原因,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有“和風細雨”才能達到“潤物無聲”的奇妙境界。
3.循循善誘式。兒童的心智發(fā)育不成熟,比較容易引導。對于一些習慣差的學生,班主任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班主任在與這一類學生談話時一定要做到真心、信任、尊重、關愛。
4.蜻蜓點水式。對于表現優(yōu)異、自覺性高、自尊心強,偶犯或初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的旁敲側擊、蜻蜓點水式的提醒既能維護學生顏面,又能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有時候,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能會犯錯,班主任可以不直接批評,而是借助表揚其他學生的契機來提醒。如針對部分優(yōu)秀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情況,班主任可以這樣說:“XX同學聽講很認真,老師為你點贊,可惜我們一直表現很好的個別同學,今天表現就有點不盡如人意了,說的是誰,你懂得?!崩蠋熤灰⑿χ此谎郏瑢W生便會心領神會。教師心中裝著學生,關注他的成長,從師愛出發(fā),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便都有了教育意義,尤其對那些心思細密、積極向上的學生,教師完全可以做到點到即可。
5.響鼓重敲式。對于屢教屢犯、錯誤不斷的學生,教師在教育中要態(tài)度明確、措辭嚴厲地指出問題的嚴重性,讓學生加深認識、幡然醒悟。如,有學生曾經因為排隊時與同學發(fā)生口角而用板凳砸同學,對于這樣的學生,我首先旗幟鮮明地擺明態(tài)度,非常嚴肅地批評:“這樣做,一時痛快,考慮后果了嗎?砸傷人怎么辦?不知道控制情緒,只會害人害己。如果今天你面對一個比你壯實很多的同學,控制力和你一樣差,你和他動手,吃虧的會是誰呢?你想過沒有?”一段搶白,痛陳利害關系,讓他認識到沖動行為的后果。
6.以退為進式。教育活動中,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不夠熟悉,很難把握受教育者個性,而突發(fā)事件又急待處理時,我們大可采用以退為進的方式,做一個冷靜的、智慧的教育者。
教育是一門藝術,而教師語言則是這門藝術中的關鍵。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擬定教育性談話內容時,你時刻不能忘記,你施加的手段是語言,你是通過語言打動學生的理智與心靈的。然而,語言既可以是有力的、銳利的、火熱的,也可能是軟弱的、蒼白無力的?!边@就要求我們班主任要學習談話的技巧,依據具體情況選擇談話的方式、方法,讓我們的話語真正觸及孩子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