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洪梅
(遼寧省本溪市本鋼總醫(yī)院, 遼寧 本溪 117000)
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對比分析
鄒洪梅
(遼寧省本溪市本鋼總醫(yī)院, 遼寧 本溪 117000)
目的對比分析在冠心病治療中采用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而觀察組給予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TC、TG及LDL-C、HDL-C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差異較為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在冠心病治療中采用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均有較好的效果,而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加明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冠心??;療效
冠心病作為一種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其常發(fā)人群為中老年患者,會有較多的并發(fā)癥[1]。在其治療中他汀類藥物是必用的藥物之一,具有確鑿的臨床依據(jù)和較好的臨床療效。臨床上常用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但是其療效并不十分理想。而瑞舒伐他汀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為探究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被診斷為冠心病。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對此知情,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將106例患者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有患者53例,其中,對照組由34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組成,其年齡均在45~76歲,平均年齡為(58.9±6.8)歲,BMI平均值為(25.3±3.2)kg/m2;觀察組由33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組成,其年齡均在43~75歲,平均年齡為(58.8±6.5)歲,BMI平均值為(25.4±3.6)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jīng)對比,無顯著的差異性(P>0.05),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排除標準: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應用雌激素患者;肝炎患者;治療前30 d使用對血脂有影響藥物的患者;肌病患者;妊娠期婦女。
1.2 方法:106例患者均采用基礎治療,即給予患者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及抗血小板藥物等[2]。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治療方式為口服,每次10 mg,每天1次。觀察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給予方式也為口服,每次10 mg,每天1次。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12個月的治療,在治療期間不得服用影響血脂代謝的任何藥物。
1.3 觀察指標:采集治療前及治療后12個月患者早晨空腹的靜脈血,檢測患者的相關(guān)血脂指標,主要包括TC、TG及LDL-C、HDL-C。并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組間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卡方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P<0.05為差異,表示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TC、TG及LDL-C、HDL-C四項指標兩組對比無明顯的差異性(P>0.05),而在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TC、TG及LDL-C、HDL-C四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脂水平對比(mmol/L)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兩組患者都沒有肌痛、肝區(qū)不適、轉(zhuǎn)氨酶升高、胃腸道及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出現(xiàn)。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有1例轉(zhuǎn)氨酶出現(xiàn)升高,對照組有3例轉(zhuǎn)氨酶出現(xiàn)升高,但是上升的幅度均在上限3倍以下,在沒有特殊干預的情況下,1個月復查顯示轉(zhuǎn)氨酶正常。
近些年來,冠心病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對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在臨床上對冠心病的治療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然而動脈粥樣硬化沒有明確的病因,造成其發(fā)病的危險因素也有很多,主要包括血脂異常、吸煙、糖尿病、高血壓病、痛風、肥胖、遺傳、年齡、性別等[3]。在臨床上一般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包括他汀類藥物,其療效也得到了肯定,對患者的血脂水平有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可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他汀類藥物除了可調(diào)節(jié)患者的血脂,對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有改善作用,對血小板聚集及血管平滑肌增殖有抑制作用,可避免血栓形成等作用,以此將冠狀動脈危險事件發(fā)生率降低,避免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4]。
在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他汀類藥物為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又叫立普妥,對血漿膽固醇及脂蛋白有降低作用,對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有降低作用。在臨床上應用其治療冠心病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必須另選其他藥物進行治療,以提升治療效果。近些年來,一種新型的他汀類藥物的應用為其治療提升了效果,即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作為一種HMG-CoA選擇性還原酶抑制劑,作為他汀類藥物有較高的生物利用率,較長的血清半衰期,有顯著的降脂作用,因此,對于冠心病的治療效果顯著[5]。有研究顯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LDL-C 45.6%,明顯高于阿托伐他汀,與本研究結(jié)果具有一致性。
為探究在冠心病治療中采用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選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從結(jié)果中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即TC、TG及LDL-C、HDL-C四項指標對比無明顯的差異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治療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TC、TG及LDL-C、HDL-C四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沒有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可見,瑞舒伐他汀的治療效果更明顯。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治療中采用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均有較好的效果,而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加明顯,可有效地調(diào)節(jié)患者的血脂水平,不良反應并不明顯,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楊文,劉潔云,秦雷,等.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6):621-623.
[2] 徐亮,杜清蓮,任月如,等.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9):1495-1496.
[3] 李春善.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及對患者血脂水平的影響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2(12):1812-1813,1814.
[4] 張大勇.對比分析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3):175.
[5] 郭紅濤.應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對比[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7):172-173.
R541.4
B
1671-8194(2017)12-01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