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之洋
解毒涼血黃花菜
文/林之洋
黃花菜是一種藥食兼?zhèn)涞奈锲?,人們對它很熟悉。相傳它與神醫(yī)華佗及權(quán)相曹操有關(guān)。
那是東漢末年三國紛爭時期,當(dāng)時軍閥混戰(zhàn),天下大亂,瘟疫流行,人民流離失所,十分痛苦。有一年,江蘇泗陽地區(qū)瘟疫流行,人們普遍患一種毒瘡之病,死者甚多。華佗行醫(yī)到此,日夜為人治病,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但盡管如此,由于病人太多,他一時治不過來,只好放棄休息,夜以繼日地為百姓們治病。不料,正在他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天,忽然一隊曹兵來找他,說是丞相曹操頭痛不已,雖經(jīng)醫(yī)官治療,卻不奏效,聞華佗大名,于是便來請華佗去治。華佗素來惡曹操名聲,不從,借口病人太多,婉辭。曹兵哪里肯干,以刀相逼,令轉(zhuǎn)天即走。這天夜里,華佗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安眠,朦朧中忽見一仙人,手持一把金針,吩咐華佗如此這般,然后,將金針向他手里一放,便飄然而去。華佗猛然醒來,果然在手中捏著一把金針,知是神人指點(diǎn),遂向空中作揖。第二天,華佗含淚上了馬車,向送別的人們說道:“各位父老鄉(xiāng)親,今有一束金針,送與你們解救災(zāi)難吧!”說完手一揚(yáng),一束金光飛向四面八方。眾人隨著金光望去,只見滿山遍野登時長滿了葉青青、花黃黃的植物,而華佗已經(jīng)遠(yuǎn)去。人們采其花蕾煮水喝下去,慢慢地止住了瘟疫。因這植物顏色金黃,大家便給它取名為“黃花菜”。從此黃花菜的名聲傳遍了全國各地,經(jīng)過人們的嘗試,它不僅能治病,而且還是一道美味佳肴,于是人們對它倍加愛惜,普遍栽培。古人有詩稱贊黃花菜為“莫道農(nóng)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真金”。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萱草花、忘憂草、川草花、宜男花、鹿蔥花、萱萼,是一種藥食兼用的物品。其花瓣肥厚,色澤金黃,香味濃郁,食之清香、鮮嫩,爽滑同木耳、草菇,營養(yǎng)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以及多種維生素,被視作“席上珍品”,常食可益智健腦,屬人們喜吃的一種傳統(tǒng)蔬菜。同時,黃花菜的藥用效果也很好,可以養(yǎng)血平肝,清熱除濕,涼血解毒,利水消腫,具有止血、消炎、利尿、健胃、安神等功效,民間常用來治療大便帶血、小便不通、便秘和產(chǎn)后無乳等。
食用注意: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素,有毒,鮮食時,火功一定要大,徹底加熱,且食量不可多。下面介紹幾款黃花菜藥膳。
1.黃花菜30克,鮮白茅根30克,水煎湯代茶飲。用于血熱出血證,如衄血、咯血、吐血、便血等。
2.黃花菜30克,合歡花10克,水煎半小時去渣,加蜂蜜適量,同煎2~5分鐘即成。睡前飲服。用于虛煩不眠、忽忽不樂、夜不能眠。
3.黃花菜30克,加水400毫升煮爛,調(diào)蜂蜜30克。每日3次,慢嚼咽下,連用數(shù)日。治聲音嘶啞。
4.鮮黃花菜60克,鮮藕汁30克,共搗汁沖服。治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