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奧冰
大自然給予舟山的饋贈
來舟山必須品嘗一下當?shù)靥厣暮ur。雖說平日在內(nèi)地也能吃到,但是去海邊吃海鮮這還是第一次。舟山的海鮮店非常普遍,不論是普陀山,還是沈家門,以及大海深處的東極島,當?shù)氐木用駧缀跫壹译x不開海鮮,就像山西人愛吃醋、四川人愛吃辣椒一樣,海鮮是舟山人生活之必需品。
初登普陀山:小小海鮮學問大
我以前對普陀山并沒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它和我老家的五臺山一樣,是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它的名字與“蓬萊仙境”、“海天佛國”聯(lián)系在一起,總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后來從一些小說和散文中得知,普陀山是一個寧靜、悠然的地方,那里的沙灘與海風似乎都透著靈氣。于是,古樸的禪寺,裊裊的香煙,虔誠的信徒……這些想象中的畫面構(gòu)成了我心中的普陀山。到底現(xiàn)實中的普陀山是什么樣子呢?為此,利用國慶長假專程來到舟山。
飛機駛過碧藍的海面,降落在朱家尖普陀山機場,下機便打車前往不遠的蜈蚣峙碼頭。后來才知道機場有直達碼頭的大巴,比打車過去既方便又便宜。
蜈蚣峙碼頭是朱家尖島重要的碼頭之一,碼頭對面遠遠就能看到普陀山。事先在網(wǎng)上預(yù)訂了門票和船票,但蜈蚣峙碼頭的客輪并沒有實行實名制,無法預(yù)訂客輪座位,上船后發(fā)現(xiàn)和坐公交擠地鐵差不多。能否找個好的座位,全看你上船的速度如何了。
客輪駛?cè)氪蠛:?,風浪開始大了起來,船晃得很厲害。游客們很興奮地站在甲板上看著兩岸不斷變幻的景色,當看到普陀山時,大家歡呼雀躍。我預(yù)定了的賓館的郝老板專程過來接站,讓我感到十分的溫暖。郝老板是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小伙子,長期生活在普陀山,他和妻子精心經(jīng)營著這家民俗賓館。
碼頭離賓館不遠,大約走了15分鐘。賓館所在的西山新村是島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農(nóng)家樂和海鮮餐廳。
放好行李后,向郝老板打聽哪里可以品嘗地道的海鮮,他為我介紹了梅岑路上幾家當?shù)乇容^有名的海鮮店。梅岑路是普陀山一條繁華的美食街,馬路一側(cè)是大大小小的高檔商務(wù)酒店,—側(cè)是鱗次櫛比的海鮮大排檔和酒樓。
別看普陀山靠海,但這里的海鮮并不便宜。尤其要注意的是點魚。因為普陀山的海鮮大多是用盤子計價的,只有魚除外。因此,店老板為你捉魚時部格外“殷勤”。整個普陀山,海魚是最貴的海鮮,因此往往都會缺斤少兩。后來郝老板說,沈家門的海鮮要比普陀山便宜得多,因為普陀山的海鮮都是從沈家門運來的,而沈家門不僅是漁船港口,還是舟山最大的海鮮交易市場之一。于是,便打算在旅行的第三天回到沈家門再品嘗海鮮。夜宿沈家門:探尋海鮮一條街
從普陀山回到沈家門已近傍晚。我打算去海鮮大排檔,好好品嘗一下地道的舟山海鮮。
沿沈家門濱港路前往夜排檔,一路上皆是各式各樣的海鮮餐廳,有專營海鮮火鍋的餐廳,也有制作海鮮面的小店,還有豪華的海鮮酒樓…如果從遠處的青龍山山頂俯瞰濱港路,更讓人有種步行在上海外灘的感覺,也難怪沈家門有“小上?!敝Q。行至百米,就見不遠處一家家夜排檔生意正漸入佳境。煤氣灶火苗正旺,油鍋中海鮮正香,小桌旁賓客滿座,噴香的味繞出廚帳……十里燈光映耀得游人齒頰紅透。沈家門的三分夜色倒有兩分定格在這兒!
在沈家門吃夜排檔免去了許多酒宴上的客套,往往是大家隨意組合,圍著小桌坐下來。老板建議讓我多少喝點楊梅酒。這種用楊梅浸泡的燒酒老家也有,但只是在鬧肚子時才能當藥服幾盅,難到在這里竟成了開胃酒?原來,沈家門的菜肴絕大多數(shù)是海鮮,初食者容易腸胃不適,此酒是預(yù)防腸胃疾病的絕好飲料。當然,如是陳年宿釀楊梅的話,則比酒更兇了。
沈家門的海鮮種類要比普陀山多出不少,價格也比較實惠。這里的海鮮我多半叫不上名,于是向老板——詢問,這才記住了“肉塔”、“海蜒”、“小仙人”等菜名兒,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寫,更不知味道如何,便點了一些。不一會當美味端上來時我已無暇向老板細問了,若論各色蝦、蟹、蛤、魚的滋味,有一個感覺就是相差無幾,可以通用:鮮,真的叫“海鮮”。這里有兩味海鮮頗值一提,一味是海蟹,現(xiàn)在南北都吃得到,也算不上稀罕物。但其它地方要經(jīng)過貯運飼養(yǎng),會耽擱一段時間,海蟹瘦了,肉都顯出苦味。另一味叫做豆腐魚,魚長三四寸,略透明,扁筒狀,柔軟無比,豐隆白美,一經(jīng)烹飪?nèi)赓|(zhì)增白,肥而細嫩,確似江南的細磨小箱豆腐,清爽無比。難怪初來者都要點一道豆腐魚,—飽口福。
奔赴東極島:漁家風情永難忘
沈家門前往東極島的船票在黃金周內(nèi)并不好買,只好托人在淘寶上買了一張,雖說貴了一些,但好歹可以出發(fā)了。值得注意的是,沈家門的船票實行的是實名制,如果自己親自買的話必須在凌晨就來排隊,只要船票一售完那可真的要望洋興嘆了!
次日,乘“東極輪”前往東極島。
幸運的是,在東極島的幾天遇上了在別處難得一見的海上作業(yè)。因為在東極船原本就不多,少數(shù)船又停止作業(yè),偶爾看見在拉網(wǎng)或者潛水作業(yè)的漁民時,總會心生敬畏。船顯得很悠然,在海鷗的追逐中,四處漂流,真是扁舟一葉任東西啊!整個港口給人一種靜謐中的祥和、浪漫之感。
東極的海鮮都是野生的。最好的環(huán)境保住了海鮮的獨特風味,還帶有太平洋深海的味道。因為產(chǎn)量極少,不到東極是無法體會了。不同于城市里養(yǎng)殖的淡菜,生長在十幾米深的礁石上的東極淡菜肉堅實味鮮香;藤壺鮮嫩,比起別處顯得飽滿;辣螺最好清蒸,牙簽挑出彎曲的螺肉,就像一件藝術(shù)品;蟹汛時候有紅艷艷的鮮蟹上桌,沾上醋和醬,就一口烈酒,真是品嘗生鮮美味的難忘時刻。
清晨,你可以去石砌墻下或碼頭平臺看看。許多漁民把捕捉到的魚蝦貝殼一類的小海鮮運來,席地擺攤兜售。等到夕陽西下,碼頭平臺則成了海鮮大排檔攤主的地盤。聽海濤,吹海風,品海鮮,為游人必做的功課和必經(jīng)的享受。那里有一種螺,如小孩的拳頭,當?shù)厝私小叭^螺”,非常貼切,味道也不錯?!叭^螺”的頂蓋頗奇特,不像湖塘中的青殼螺絲的“眼”薄如蟬翼,它竟有一元硬幣大小,隆起部分達1厘米厚,猶如一扇小石門。海洋生物為保護自己,其進化程度令人驚嘆。黃昏是廟子湖最美的時刻。遠處天空中的晚霞還映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如果你熱愛海鮮,這里大大小小的貝類,各具特色的海魚應(yīng)有盡有,海鮮夜排檔和島民的家常小菜讓你任意享用。
另外,在東極島吃海鮮重在觀景。
海邊有家“小林海鮮面”餐廳,餐廳只有四張圓桌。入座后要了一碗海鮮面,不一會兒老板就端了上來。低頭聞碗內(nèi)的鮮蝦、牡蠣混著精心調(diào)制的作料香味撲鼻,抬頭看遠處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棉花樣的云朵,顯得格外的輕柔。朵朵白云層層疊疊,時疏時密。在陽光的照耀下,海浪席卷而至,拍岸不倦。海浪聲和風聲相互唱和,如此回旋往復(fù)。最終留給人無限遐想的還有那被無辜攪起的晶瑩的浪花。隨著海浪慢慢退去,不由得想起了蘇東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詞句。
此時,海鮮與海景帶給我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如果沒有塵世的牽掛和煩惱,我想這里應(yīng)該是個不錯的隱居之地吧。每天面朝大海,有小院子可以種食花果蔬菜。忽然想起海子的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