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鋒
“一不做核電,二不搞原子彈?!狈莿恿思夹g如何能撐起比前兩者更大的想象空間?一家2011年成立的公司,如何能實現營業(yè)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0%?
2月27日,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與中國大連國際合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連國際)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中廣核技”上市敲鐘儀式在深交所舉行,大連國際正式更名為中廣核核技術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技,證券代碼:000881.SZ)。
中國非動力核技術應用領域第一股應運而生,登陸資本市場,也讓公眾更多地了解到非動力核技術的應用前景。
3月底的深圳,在核電大廈,年僅38歲的中廣核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劍鋒接受了《英才》記者的專訪。從“談核色變”到核電重啟再到非動力核技術應用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在張劍鋒看來,公司未來增長如何關鍵要看這個市場空間有多大。
一組數據可以拿來比較,我國核技術產業(yè)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不足0.5%,對標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1.7%-3.7%的比例,仍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未來也將是萬億級別的市場。
另外,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yè)的產值僅為1000億元,而截至2015年,這一數字飆升至3000億元。
顯然,重組上市,僅僅是中廣核技新的開始。
重組上市之前,中國廣核集團旗下已有中廣核電力(01816.HK)、中廣核礦業(yè)(01164.HK)以及中廣核新能源(01811.HK)三家H股上市公司,分別對應核電、核燃料、新能源板塊。
隨著成功重組暨更名,中廣核技正式成為國內領先的核技術應用高新技術企業(yè),是國內A股第一家核技術應用上市公司,同時也成為中國廣核集團旗下首個國內A股上市平臺。
親自參與了重組全過程的張劍鋒對《英才》記者表示,在2013年公司就開始籌謀登陸資本市場,為2017年上市做準備。
據資料顯示,大連國際以發(fā)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中廣核核技術等交易對方持有的高新核材100%的股權、中科海維100%的股權、中廣核達勝100%的股權、深圳沃爾100%的股權、中廣核俊爾49%的股權、蘇州特威45%的股權、湖北拓普35%的股權。
交易方案包括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和募集配套資金兩部分,其中,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金額為42億元,募集配套資金總額為28億元。
此次中廣核技資產重組,也為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出了成功經驗。作為收購標的民營企業(yè)股東以及公司子公司員工,都分享到了資本紅利。
據張劍鋒介紹,公司如今前十大股東中,陳曉敏是俊爾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江蘇達勝熱縮則為達勝加速器的母公司,而魏建良是原高新核材的大股東。此外,為激勵子公司高管和骨干員工,專門成立深圳中廣核一期核技術產業(yè)發(fā)展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
市值方面看,中國核電、中廣核電力均為千億以上市值,截至發(fā)稿前,中廣核技總市值超過280億元。相比資本市場對核電的估值,張劍鋒認為核技術還是要看未來的發(fā)展空間。
“高新材料空間就將近2000億,像核醫(yī)學也是以數百億來計算。傳統(tǒng)工業(yè)加速器雖然市場空間不是特別大,但它可以引領我們進入一些全新的應用領域,比如治理重度污水、涂層固化、輪胎預硫化等,這些領域的市場空間不亞于材料和核醫(yī)學?!睆垊︿h向《英才》記者分析稱。
中廣核技2016年報顯示,2016年,中廣核技實現營業(yè)收入30.23億元,同比增長41.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12億元,同比增長27.10%。而2011年公司成立時還遇到不少困難,2012年營收才839萬元,當年甚至虧損1500多萬元。
“可以說到2012年底,都還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思路和方向?!?012年12月,張劍鋒加入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擔任公司總經理至公司重組上市完成,公司也從2013年開始重新探索發(fā)展方向和路徑,“我們走上了央企與民企協(xié)同發(fā)展的道路。”
2012—2016年,公司營收從800多萬—30.23億元,增長超過300倍。凈利潤由虧損轉為3.12億元。這其中,央企與民企的資源融合和協(xié)同發(fā)展,以及高質量的并購重組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此次重組的7家標的公司中,深圳沃爾為中廣核核技術和民營上市公司沃爾核材共同出資設立,其余6家公司均為中廣核在2013年以后投資收購的民企資產。
2017年,公司并購運作也是馬不停蹄。1月9日,公司宣布通過三家子公司收購常州金沃電子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權、河北中聯銀杉新材料有限公司51%的股權,以及廈門瑞勝發(fā)新材料有限公司51%的股權。三筆收購共計約3.13億元。
有效發(fā)揮央企的資源品牌優(yōu)勢,結合民企的市場化活力,進入中廣核技前后兩年,“這些公司利潤一般會增長3—4倍?!睆垊︿h特別指出。
其中,2015年5月,中廣核技通過旗下中廣核高新核材集團有限公司取得湖北拓普新材料有限公司控股權,新公司后更名為“中廣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2016年,中廣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實現利潤4327萬元,比與中廣核技開展合作之前的2014年增長約10倍?!耙皇侵袕V核拓普可以借力央企品牌市場等優(yōu)勢資源,二是中廣核技可以給予這類民營企業(yè)配套的上下游產品技術服務支持,另外,特別強調的是,可以有效提升民企的管理水平”。張劍鋒表示。
張劍鋒將公司與民企的合作總結為“優(yōu)選伙伴,利益捆綁,目標牽引,制度約束”。
有研究報告顯示,廣泛、高端的核技術應用市場集中度不到10%?!耙愿男愿叻肿泳€纜材料為例,整個市場規(guī)模大概七八百億。目前我們的相關業(yè)務規(guī)模全國領先,但收入不到20個億?!睆垊︿h向《英才》記者舉例稱,“可以想象,這個市場是多么分散?!?
由此可見,行業(yè)整合勢在必行?!斑@幾年我們并購了大概10家企業(yè),但實際上我們篩選了600多個項目。”張劍鋒表示,“行業(yè)整合將是持續(xù)不斷的。每一年我們都會有一批項目落地。外延式收購也是公司發(fā)展計劃中的一部分?!?h3>國際化合作
相關資料顯示,發(fā)達國家核技術應用產業(yè)化已經非常深入,成就了不少在某些細分領域的杰出企業(yè),包括IBA、瓦里安、醫(yī)科達等。
但是能將幾個相關的產業(yè)板塊串聯起來,并且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yè),中廣核技在全世界范圍內尚屬第一家。
經過5年多的發(fā)展,中廣核技已實現在電子加速器研發(fā)制造、輻照加工服務、改性高分子材料供應三大核心業(yè)務領域的國內布局,成為國內最大的工業(yè)電子加速器制造商、最大的電子束輻照加工運營商、最大的高端線纜材料制造商,并大力拓展核醫(yī)學等新業(yè)務,而且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同時,中廣核技積極開拓高端醫(yī)用加速器業(yè)務。2016年9月20日,公司與日立(中國)有限公司簽署了《質子重離子腫瘤治療裝置產業(yè)化戰(zhàn)略合作意向書》。按照該合作意向,雙方同意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和優(yōu)勢,協(xié)力推進中國治療中心項目開發(fā),有計劃地逐步實現質子重離子腫瘤治療裝置的國產化;同意將成立專業(yè)合資公司作為階段性目標,將合資公司作為載體開展面向中國質子重離子裝置國產化、設備銷售、服務提供等業(yè)務。
據悉,質子治療腫瘤是近幾年來逐漸成熟的腫瘤治療手段之一,日立是此領域技術領先的企業(yè)之一。
“我們的合作在中國,采用日立的技術,推動中國的質子和重離子加速器治療的產業(yè)化。日立也會對我們進行技術轉讓和國產化的安排。”張劍鋒對《英才》記者表示。
在推動核技術應用實現產業(yè)化方面,中廣核技也走在了世界前列。3月中旬,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fā)布消息稱,由中廣核技研發(fā)的中國首個電子束輻照處理工業(yè)規(guī)模印染廢水示范工程在浙江省金華市正式啟動運行,標志著我國電子加速器應用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
該示范工程正是由中廣核技旗下的中廣核達勝加速器技術有限公司建設?!斑@個項目是我們跟清華大學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的成果,3月初已經開始啟動運行了,這一成果也是全世界核技術應用領域的重大突破。”張劍鋒說道。
而在國際業(yè)務方面,中廣核技目前還主要是以出口產品為主?!爸袕V核技的加速器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目前已經很有競爭力。在印度和韓國市場,中廣核技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在東南亞、南亞地區(qū)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2016年1月,中廣核技承接了美國某客戶的加速器搬遷與升級改造項目,成為國內第一家打入歐美發(fā)達國家市場的加速器制造商。通過把加速器出口到美國,實現了公司電子加速器產品在發(fā)達國家零的突破。能進入美國市場還是挺不容易的,因為電子加速器就是美國發(fā)明的?!睆垊︿h表示。
相比于核武器、核電產業(yè),非動力核技術應用屬于充分競爭領域,因此核技術領域的國際并購面對的政治壁壘要小很多。
“國際并購也是公司發(fā)展的一個思路,我們都在積極地考慮。”張劍鋒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中廣核技旗下幾大板塊的協(xié)同配合效應也十分明顯。“比如說改性高分子材料,是電子加速器應用的下游耗材。幾個產業(yè)配套,我們就可以推出一攬子的解決方案?!睆垊︿h指出,“未來,我們的電子加速器到哪里,我們的改性高分子材料就要跟到哪里。實現從銷售到售后服務再到其它材料的出口,最后考慮在當地實現本地化。事實上,中廣核技目前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包括電子加速器、輻照服務以及輻照改性材料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提供商?!?/p>
目前,中廣核技在核技術領域的總資產在中國廣核集團的占比僅約1%,但是專利數量在集團占比達到28%。
“加速器的樣機,最終都是要賣的,這是一個基本要求。哪怕是第一臺樣機,都還要賺錢。我們對研發(fā)的效益要求非常高?!睆垊︿h向《英才》記者特別指出,中廣核技的技術研發(fā)與一般的科研院所不一樣,“我們的研發(fā)必須跟市場、跟產品接軌,基本不存在科研產品成果轉化的問題?!?/p>
與此同時,公司也嘗到了技術研發(fā)的甜頭?!捌胀ǖ木€纜材料,一噸大概賣1萬塊錢左右,但是我們研發(fā)的大飛機、戰(zhàn)斗機使用的改性線纜材料一噸要賣幾十萬。我們研發(fā)的核電廠用放射性廢物的磁基吸附劑材料,一噸要賣到3600萬,相比國外同類進口產品,我們研發(fā)的這個材料性能比國外產品還好,價格還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