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林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應加強對聽說基本能力的訓練,鼓勵學生養(yǎng)成愛說、愛聽的良好學習習慣,在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后再強化讀寫練習,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不過,在當前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小學生聽說能力較差。本文將對當前小學英語聽說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揭示,并就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聽說教學水平提出有效對策。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說能力;聽說教學;教學問題;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05B-0094-02
隨著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持續(xù)發(fā)展,作為一種應用語言,英語的交際功能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從而教師開始加強對學生聽說技能的訓練?,F(xiàn)在越來越多的老師意識到,只有培養(yǎng)并提高小學生的聽說能力,才能夠為學生后期提高英語綜合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一、小學英語聽說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積極推行,小學英語教學取得了長足發(fā)展,不過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聽說教學中,依舊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老師教學理念陳舊、學生不善于表達等,下面將對聽說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介紹。
(一)教學理念落后,過于重視書面表達
部分老師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學方式較為古板,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重視英語的書面表達,忽略聽與說的訓練,導致學生聽力水平低,口語表達水平差,從而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處于較差層面。
(二)學生缺乏自信,不敢表達
部分學生可能性格較為內向,不善于表達和溝通,或者是英語基礎較為薄弱,感覺自己發(fā)音不準確,羞于在同學和老師面前表達自己,害怕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及同學的嘲笑,導致他們更不愿意去進行英語交際。
(三)教學缺乏情境化,學生學習興致不高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交際情境,雖然我國有很多老師在鼓勵學生多說、多聽,鼓勵同學們之間多溝通、多交流,但是部分老師不重視教學情境的營造與構建,導致學生無法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不能積極參與師生互動,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提高小學英語聽說教學水平的對策
培養(yǎng)并提高小學生的聽說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通過多樣化教學方式進行大量聽說訓練,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日常教學中,可通過下述幾種方法開展聽說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一)強化師生情感溝通,拉近師生距離
著名教育家愛默生曾明確表示“教育的奧秘是尊重學生”。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現(xiàn)在很多老師和學生之間還未形成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有的老師還無法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動親近學生;部分學生不敢接近老師,怕老師嚴厲的指責。對此,老師首先要重視塑造個人親切友善的形象,學會尊重學生,學會與其平等、友好溝通。當同學們回答問題時,老師需要給予適當?shù)墓膭?,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和贊揚,以此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從而敢于發(fā)言、表達個人觀點。
以蘇教版牛津英語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This is my father》為例進行說明,在開展教學時,筆者首先帶領同學們學習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家庭成員的單詞發(fā)音和寫法;然后對“This is my father”這一句型進行講解,即“主謂賓”的講解,讓同學們認識到一個完整性的句子;接下來先讓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對同位進行介紹,鼓勵他們通過說的方式加深對句子的理解與記憶,在同學們完整且正確地表述句子之后,筆者給予適當表揚和贊賞,增強其自信心,鼓勵他們多表達、多溝通,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果同學們回答有誤,切忌批評和責備,應該引導他們正確表達,并給予溫暖的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尊重。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情境,鼓勵學生多聽多說
小學生正值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年紀,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對外來語言——英語比較好奇,但因部分老師一直采用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令小學生感到枯燥無趣,繼而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甚至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對此,老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多媒體的運用,將枯燥的知識通過演示課件進行講解,以此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fā)其學習熱情,為學生提供聽說訓練機會,從而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在講解蘇教版牛津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A New House》時,筆者首先制作了一個關于房子的課件,在課件上將房子中的主要結構和物品用英文進行了標注,比如,花園——garden,臥室——bedroom等,使學生通過一張張生動的圖片逐個認識單詞,這種直觀展示能夠加強學生理解,幫助學生快速記憶。之后則以2人為1組的方式將全班學生進行劃分,讓他們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來練習主要句型,比如,There be句型和what is in …(地方)句型等,此舉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句型理解,提高教學效果,還能夠提高學生口語表達水平。
(三)營造濃郁的英語表達氛圍,增強英語感染力
現(xiàn)在很多英語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喜歡采用漢語進行教學,無論是講解知識還是提問問題都是用漢語,這樣導致一節(jié)課下來,基本上全程都是漢語,只有根據(jù)課本讀單詞或者對話的時候才會講英語,學生所接觸到的英語少之又少。其實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經(jīng)過前幾年的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很多英語常用表達,能夠接受英語授課模式,對此,筆者建議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多講英語,強化英語氛圍,提高英語感染力,讓孩子們在濃郁的英語氛圍中自如地學習英語。
在講課的時候,筆者就會盡量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濃郁的英語環(huán)境,雖然一開始很多孩子聽不懂,不過沒有關系,開始時可采用雙語教學,慢慢地變?yōu)槿⑽慕虒W,長此以往,孩子們就能夠適應并喜歡上這種濃郁的氛圍。在正式講課時可向同學們說“class begin”,讓同學們跟著老師閱讀時可說“read after me”強化師生互動,讓孩子擺脫害羞的情緒,勇敢地講英語,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老師可不吝贊美之詞,多鼓勵他們,老師可以說“Very good!”“Well done!”等,使更多的孩子在贊美中更加喜愛英語,愿意和其他同學進行英語交流,共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四)開展游戲式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
對于年齡尚幼的小學生來講,游戲教學不僅能夠讓孩子們感到快樂,還能使其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積極參與互動。小學生年齡較小,正是貪玩的年紀,很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知識,他們喜歡玩游戲,喜歡與老師互動。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是他們親密的伙伴,游戲對他們有著無可比擬的吸引力。對此,老師可嘗試在授課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使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學習知識,這樣能夠讓學生感到非常的開心與快樂,并且能夠促進聽說能力的提高。
以蘇教版牛津英語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More exercise》為例進行說明,該單元的重點及難點是讓學生掌握副詞比較級的運用方法,本單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引出了副詞或者形容詞的比較級用法。在進行這方面教學時,筆者運用游戲教學法進一步鞏固,以此促進學生在掌握正確運用方法的同時,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筆者在全班舉行了一個“評選運動達人”的游戲,將全班同學劃分為5組,并準備了五個卡片:其中一組對應的是running卡片,二組對應的是jumping卡片,三組對應的是football卡片,四組對應的是basketball卡片,五組對應的是swimming卡片。要求同學們在各組中選出最好的運動達人并對其進行排序。比如,在第一組中,需要在一組的5名同學中選出running達人,同學們需要用英語來表達…runs fast than…,并對其跑步能力進行排序,當然這只是一個娛樂活動,并非真的在意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在開展這個游戲時,老師要注意組織學生運用不同句式表達出比較級的意思,另外,要鼓勵學生們認真聆聽其他學生的表達,要求學生根據(jù)其他學生的表述選出達人,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消除啞巴式英語,促進孩子們聽說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要重視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建,注意和學生保持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孩子們多聽多說,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和學生或者老師進行交流與互動,以期在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綜合提高。
參考文獻:
[1]柳欣,付艷梅.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聽說教學能力的研究[J].科教新報,2011,(17).
[2]馬偉麗.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J].科教文匯,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