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寄語:國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值得我們世代傳承?,F(xiàn)在,就讓我們與經(jīng)典同行,拜圣賢為師,一起在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吧!
任重而道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原文大意:
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心胸寬廣,意志堅強,因為他們責任重大,路途遙遠。把實現(xiàn)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這樣的任務還不重大嗎?奮斗到死才罷休,這樣的歷程還不遙遠嗎?”
小編講讀:
一個人如果有堅強的意志,即使遇到挫折和失敗,也會勇敢地走下去。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堅強地去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趣味故事:
孟子以仁為己任
戰(zhàn)國時期,年少的孟子讀到孔子的文章,非常欽佩。他想:雖然孔子已經(jīng)去世了,但我還是要去他的故鄉(xiāng)魯國求學。于是,孟子告別家人,來到魯國,去拜訪孔子的徒子徒孫,虛心請教。他四處游歷,不斷記下自己的見聞。孟子的學問就這樣逐漸增長,并聲名遠揚。很多年輕人慕名而來,拜他為師,他也像孔子一樣興辦學校,將仁義思想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高徒。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痹拇笠猓?/p>
孔子說:“幾個人結伴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去學習,以他們的缺點檢查自己,以便更正。”
小編講讀: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表達了一種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我們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并虛心向對方學習;對于別人的缺點和錯誤,要引以為戒。
趣味故事:
以茶換故事
清朝文學家蒲松齡決定寫一部《聊齋志異》,通過描寫牛鬼蛇神來諷刺欺壓百姓的惡人。為了搜集素材,他在路邊搭了個草棚,供路人休息、喝茶。路人要給茶水錢時,他卻說:“我不收錢,只要您講個故事就行?!甭啡吮惆炎约褐赖墓适轮v給他聽。他一邊聽故事,一邊記錄。就這樣,蒲松齡不斷地搜集故事,加上辛勤的創(chuàng)作,最終完成了《聊齋志異》這部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