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行
摘 要:《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具有史詩的特征,其主旨宏大而深邃。一是揭露了戰(zhàn)爭的恐怖與罪惡,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戰(zhàn)爭的厭惡與反對;二是表現(xiàn)了蒂塔的善良、機智、勇敢、堅韌,謳歌了“無法被撲滅的人性的亮光”;三是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戰(zhàn)爭與人類命運的深層思考:人類面臨卑劣與邪惡,只有以善性對抗邪惡,以正義對抗暴力,才可能真正戰(zhàn)勝邪惡,消除戰(zhàn)爭。
關鍵詞:奧斯維辛 史詩 反戰(zhàn) 善性 正義
《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這部小說被譽為小說版《安妮日記》、文字版《美麗心靈》。其故事并不復雜:十四歲的蒂塔被送進奧斯維辛集中營后,以她的勇氣以及膽量,成為集中營家庭營地的小圖書館員。她經(jīng)歷了營地看守弗雷迪·赫希自殺、父親病死、集中營之生死分組和大屠殺等種種痛苦煎熬,一直抱有堅韌的信念,守護著八本圖書,直至二戰(zhàn)結束,幸運地獲救。
這部小說具有史詩的特征。一在于它取材于“二戰(zhàn)”歷史,聚焦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眾多人物和事件都有歷史人物和事件為原型;二在于它以第三人稱敘述,以全知全能的視角,客觀地敘述歷史;三在于其主題的宏大與深邃,表現(xiàn)的是作者對于戰(zhàn)爭與人類命運的深層思考。
就藝術表現(xiàn)而言,作者藝術技巧的高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點:第一,小說以蒂塔憑其勇氣和智慧保護八本圖書為主線,大量運用插敘,鋪排開去,敘述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內容豐富,而且搖曳多姿;第二,作者講故事,并不僅僅借助于矯揉造作的承上啟下或過渡照應,而是很自然地在時間、地點與人物之間進行無技巧的跳轉,看似樸拙,實則老辣;第三,小說將敘述與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很自然地結合起來,其中穿插大量人物對話來講述故事,不但將繁雜的故事講述得有條有理,還展示了人物的復雜性格及其變化;第四,作者巧于聯(lián)想和想象,大量運用比喻、夸張、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使小說語言形象生動、幽默機智,增添了小說的藝術感染力。
閱讀《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在內心涌起的是戰(zhàn)栗與恐懼,是凄愴與悲憤,是對于人以及人類的過去、現(xiàn)代與未來的沉思、憂懼以及無窮無盡的聯(lián)想與想象。這部小說對于人類文化的最主要的貢獻,正在于它所表現(xiàn)的宏大主題和思想價值。“仿佛黑暗中的一點星火,《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讓我們看到了那暗無天日中的希望之光?!雹佟秺W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的漢譯者申義兵先生以“黑暗中的一點星光”來概括這部小說的“主旨”,既簡約精當,又形象鮮明?!昂诎怠本褪恰凹{粹”“法西斯”“集中營”,就是恐怖、殘暴、屠殺;“一點星光”就是蒂塔的勇敢與抗爭?!昂诎怠笔菍Ψㄎ魉沟慕衣杜c控訴,“一點星光”是對蒂塔的高尚品格與抗爭精神的肯定與贊頌?!昂诎怠毕笳髦^望與死亡,“一點星光”象征著微茫的希望?!靶枪狻币驗橐沟暮诎刀髁?,雖然微弱;“一點”更是強調其微弱與邈遠,恰如奧斯維辛集中營中人們內心的期待與夢想,似有似無,若有若無,但是畢竟還是“有”?!耙稽c星光”讓人們看到了希望,而且喚醒人們在絕望中抗爭,最終迎來了黎明。
一、黑暗:“都是因為戰(zhàn)爭”
“都是因為戰(zhàn)爭?!边@是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一個句子。這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戰(zhàn)爭的厭惡、反感、反對,也揭露了戰(zhàn)爭的恐怖與罪惡?!皧W斯維辛”,它不僅僅是一個地名,在人類文化史上,它的隱含意義就是法西斯、虐殺、反人性、反人類。在小說《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中,“奧斯維辛”是茫無涯際的地獄,是沒有曙光的漫漫長夜,是不可復制的殘暴,是永無出頭之日的絕望。
奧斯維辛集中營就是一座人間地獄,就是一座“死亡工廠”?!霸谶@滅絕人性的地獄里不會存在任何美麗的東西”②,有的就是恐懼,“恐懼就像是鐵被侵蝕之后的氧化物,它可以腐蝕一切,也可以毀了一切”③。“德國營地就是一個屠宰場……31號營房和家庭營地就是一個舞臺,而我們,就是這部喜劇的演員”④。納粹分子貪婪,暴力。納粹要消滅猶太人。小說中寫到多種多樣的殺人方式。小說的殺人場面描寫令人毛骨悚然。絞殺、毒氣實驗室是法西斯暴虐的最直接、最集中的體現(xiàn)。他們在行刑之前,先抽每一個囚犯五十鞭子,再套上絞索,然后才開始拉繩子,囚犯“在不停的胡亂踢腿和抽搐中慢慢地結束生命”⑤。在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囚犯們都被關在水泥墻隔開的單獨牢房里,他們坐都不能坐,甚至只能站著睡覺,兩條腿都已經(jīng)不能動了……折磨更是一套一套的:電擊、鞭打、靜脈注射。其中最有趣的一個就是假裝處決。他們把囚犯帶出牢房,蒙上眼睛,拉槍栓上膛。當囚犯們被嚇得發(fā)抖,甚至有些都被嚇尿了的時候,他們便會扣動未裝子彈的扳機,之后再把他們帶回牢房”⑥?!八麄儼牙先?、孩子、孕婦和病人直接拉到營地的高級區(qū)域:火葬場”⑦?!氨葰⑷烁貏e的處理方式就是把他們帶進毒氣實驗室”⑧,“每天用毒氣殺死一百多人”⑨。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黨衛(wèi)上士唯一熟知的宗教是殘忍”?輥?輮?訛?!霸趭W斯維辛集中營,人的生命一文不值。甚至他們都不愿意用槍來擊斃一個人,因為一顆子彈都比人的生命更值錢……他們通常使用齊克隆氣體來殺人,因為成本低,一桶可以殺死數(shù)百人……這種大批量的屠殺使得死亡成為一種可以盈利的行業(yè)”?輥?輯?訛。
戰(zhàn)爭毀滅了家園,戰(zhàn)爭讓成人失去了工作,讓孩子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學校。戰(zhàn)爭讓孩子們生活在痛苦之中。在31號集中營,1月份黎明的溫度達零下25度,而且好多天水管都結著冰,孩子們冷得直發(fā)抖,還得用一股很細的冰冷的水洗漱,而且還是二三十個孩子共用一條毛巾。?輥?輰?訛這里“沒有青霉素,沒有毯子,也沒有足夠的食物,感冒也會死人的”?輥?輱?訛。
戰(zhàn)爭毀滅了人的美好心靈,甚至人性。人與人之間相互猜疑,不信任?!拔ㄒ徽f實話的只有孩子和瘋子”?輥?輲?訛。弗雷迪的同性戀,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因為戰(zhàn)爭。法西斯使人絕望,甚至可能使人失去生存的念想。弗雷迪的“自殺”,是美遭受丑的毀滅、善遭受惡的摧殘的形象揭露,是對戰(zhàn)爭罪惡的控訴,是對法西斯殘暴的控訴。
小說中的反面人物更是邪惡與殘暴的象征。門格勒上尉是納粹的代表之一。他有“針頭似的目光”?輥?輳?訛。他很陰險,“永遠沒有人會知道他在想什么。有時候他會沖你笑,感覺好像他對你好;但有時候,他又很嚴肅,當他看你的時候,你會覺得那冷冷的眼光讓你的腸子都變冷。如果他強烈地懷疑你,那你就死定了”?輥?輴?訛。他是一個瘋子,“為了讓那些人有藍色的眼睛,他給三十六個孩子的眼睛注射藍黑墨水來做試驗……結果有些孩子死掉了,有些孩子變成了瞎子”?輥?輵?訛;他“就是一個惡魔。據(jù)說他不打麻藥就用手術刀劃開孕婦的腹部,然后把嬰兒也開膛破肚;給健康的人注射斑疹傷寒細菌來觀察病情如何發(fā)展;強迫波蘭修女進行X光照射直到燒傷她們;還聽說強迫雙胞胎姐妹和雙胞胎兄弟發(fā)生性關系,看是否可以生出雙胞胎……他還做了人類皮膚移植,然后那些病人因為皮膚壞死而死亡”?輥?輶?訛。盡管門格勒是納粹之殘暴與卑劣的化身,但是,在今天我們也可能對門格勒深懷同情,因為如果不是戰(zhàn)爭,他很可能成為一名杰出的醫(yī)生或科學家。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集中營里的所有人都是納粹的受害者,都是戰(zhàn)爭的犧牲品。
維克托·佩斯特克也是。他是一個衛(wèi)兵,“又黑又瘦,黑發(fā)藍眼,長得難看”?輥?輷?訛;“他是個納粹分子、壓迫者、罪犯”?輦?輮?訛。當然,他也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叭绻麤]有爆發(fā)這該死的戰(zhàn)爭,有可能他會是一個同其他任何一個孩子一樣誠實、單純、善良、勤勞的孩子”?輦?輯?訛。
二、微光:“無法被撲滅的人性的亮光”
“生活在集中營的十四歲花季女孩蒂塔,在那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肩負重任,作為小圖書館員完成了照顧那些紙質書和活體書的任務。我們在書中不僅能看到關于蒂塔的故事,同時也能看到生活在集中營的其他人的故事。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看到死亡重壓催逼出來的卑劣,卻更會注意到無法被撲滅的人性的亮光?!??輦?輰?訛
小說的題目是《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這個“小圖書館員”就是蒂塔·阿德勒洛娃。從題目就可以判定,蒂塔就是小說的主要人物,甚至可以說是核心形象,因為在她身上寄托了作者肯定的美好品格,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期待。概括起來說,蒂塔的主要品格就是天真、善良、機智、勇敢、堅韌。
蒂塔是“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小說也是以蒂塔保護八本圖書為主線來具體表現(xiàn)蒂塔的精神成長的。蒂塔·阿德勒洛娃只有十四歲,是“一個很瘦的孩子,但卻從來不生病”?輦?輱?訛。蒂塔勇敢地接受了擔任圖書館員的任務。這個任務首先就是要照顧好八本圖書,還有活體圖書(就是幾位老師)?!八庾R到照顧這些書就應該像是照顧災難中幸存下來的老人一樣,因為這些書極其重要?!??輦?輲?訛她也曾經(jīng)在心中猶豫,她想放棄,但是,她也一次一次地選擇了堅強。為了保護好圖書,蒂塔甘受委屈,因為她是圖書館員,“其他的男孩和女孩都沒好臉地看著她,她也沒有贏得同齡人的喜愛。但是這些她都不是很在乎”?輦?輳?訛?!八梢云>胍部梢岳?,但她從來不會泄氣”?輦?輴?訛,她堅信“明天會好的”?輦?輵?訛,她具有“永遠不要放棄”?輦?輶?訛的執(zhí)著與堅持。
“所有的獨裁者、暴君、壓迫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書籍是非常惡毒的,書籍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會使人學會思考?!??輦?輷?訛那些冷酷的的純粹分子最害怕的也是各種各樣的書。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如果誰擁有書,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會被處死。由此可見,蒂塔擔任圖書館員需要怎樣的勇氣與堅強,因為她隨時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作者也說:“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勇敢的一個女孩?!??輧?輮?訛的確,蒂塔很勇敢,很敏捷,很機智。作為圖書館員,“她得非常小心,為了不讓他們抓住她,她必須用四只耳朵和八只眼睛監(jiān)視著黑暗中的一切,因為門格勒會在黑暗中走來走去”?輧?輯?訛。最為驚心動魄的是,小說開頭所寫的那一個片段,黨衛(wèi)軍到兒童營房(31號營房)來搜查的時候,蒂塔“忽然開始喧鬧地在凳子圈內跑了起來,她的這一舉動打破了營地內和諧的娛樂氣氛”?輧?輰?訛。她跑去把一位女教師的書搶過來,又跑過去把馬洛迪工程師手中的書搶過來,然后,她迅速地把書塞進衣服下面,雙手交叉地放在胸前,以防止書本掉落。黨衛(wèi)軍被蒂塔吸引,追過來?!八驹谝蝗ε⒆又虚g,打了一個寒戰(zhàn),雙臂緊緊抱在胸前,幾乎都能聽到書本和肋骨之間咯吱咯吱的聲音”?輧?輱?訛。她很沉著很勇敢地應對黨衛(wèi)軍的搜查,保護了紙質圖書,也保護了活體圖書。還有,雖然蒂塔直至走出奧斯維辛也沒有找到弗雷迪·赫希“死亡”的原因,但她一直在追問真相。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弗雷迪沒有自殺。他永遠都不會拋下他的孩子們。他是一個船長,他會和自己的船一起沉沒。因此,應該提醒人們,他是具有卓越品德的斗士。”?輧?輲?訛
在小說中,蒂塔是一個見證者,更是一個抗爭者。她看見了看守弗雷迪·赫?!白詺ⅰ?、父親病死、集中營的大屠殺,見證了法西斯的丑惡與暴虐,見證了法西斯的獸性與反人類。尤為可貴的是,蒂塔以她的勇敢、機智、堅韌與法西斯抗爭,以她的善性與邪惡抗爭。蒂塔夢想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精致的、獨立的女人”?輧?輳?訛。這是蒂塔的夢想,也是所有猶太人以及人類的夢想。在后記中,作者也盛贊,“她作為一個斗士反抗一切的尊嚴,反抗一切之后使得她成為一個屹立不倒、眼神依然憤怒的八十歲的女人”?輧?輴?訛?!八匀皇且粋€充滿好奇心、敏銳性的善良和堅強都超乎想象的女人”?輧?輵?訛。之所以稱蒂塔是“黑暗中的一點星光”,正是因為她以勇敢和堅韌來抗爭,并且最終贏得了勝利。
三、意義:以正義對抗邪惡
真正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其永恒的價值在于喚起讀者對于人以及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喚起讀者對于歷史的反思以及對于未來的期待。
《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具有濃厚的紀實性。小說以真實事件、真實人物為基礎,在大量實地調查和采訪的前提下,給讀者展現(xiàn)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家庭營地”的一段歷史。小說采用第三人稱展開敘述,透過蒂塔的眼睛去看奧斯維辛的真實生活,貫穿了二戰(zhàn)開始時捷克猶太人被迫害的“布拉格時期”“泰雷津大遷徙時期”和奧斯維辛滅絕營時期,直至自由后的和平時期,可謂一部二戰(zhàn)期間捷克猶太人受難簡史。這就注定這部作品是一部驚心動魄的集中營生活檔案,揭露了納粹主義對人類犯下的慘絕人寰的罪行。但是,我們還要看到另一方面,作品也展現(xiàn)了猶太民族在面對命運考驗時所迸發(fā)出的人性的善、堅韌與愛。?輧?輶?訛這一點最集中地體現(xiàn)在蒂塔身上。小說中的蒂塔是有原型依據(jù)的,作者如果為了凸顯法西斯的極端殘暴,也完全可以以藝術的名義為蒂塔虛構一個“死亡”的結局,可是,作者最終是讓蒂塔走出了奧斯維辛,走向了光明,獲得了希望,這無疑也寄托了作者的祝福與期待。因為蒂塔作為天真、善良、勇敢、機智、堅韌的象征,作為美的象征,作為希望的象征,作為未來的象征,如果讓她“死去”,就意味著善性最終也被丑惡所吞噬,就意味著人類沒有未來,沒有希望。自然,這肯定不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真正動機。所以,作者同樣是以藝術的名義讓蒂塔“活”下來,并且走向新的生活。這樣的結局就意味著正義的勝利,善良的勝利。
《奧斯維辛的小圖書館員》是一部會讓人上癮的小說,也是一部值得細細回味的小說。?輧?輷?訛小說在“尾聲”中寫道:“奧塔·凱勒和蒂塔在布拉格結婚了,1949年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奧塔是蒂塔的營地同伴,一位共產(chǎn)主義者,就是曾經(jīng)為中學生們編造關于加利利歷史的年輕教師。奧塔和蒂塔困難而且幸運地在一起生活了五十五年;在這五十五年期間,他們倆每天都很相愛并且互相支持對方。他們倆一起分享閱讀,一起分享幽默,一起分享整個人生。他們倆最后有三個孩子、四個孫子。他們倆一起變老?!??輨?輮?訛
走出集中營的蒂塔和奧塔的生活,看似尋尋常常其實來之不易,看似平淡簡樸其實值得珍惜。最普通的日子就是最珍貴的幸福,最尋常的安詳就是最自在的快樂,最寧靜的相守就是最恒遠的熱愛。小說的結局所呈現(xiàn)的蒂塔的命運,無疑是寄托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部小說批判了法西斯的殘暴,歌頌了蒂塔的善良、勇敢與堅強,還蘊藏著作者對于戰(zhàn)爭與和平、正義與暴力的辯證關系以及人類命運的深層次的思考。這部小說對于人類的今天以及未來的“永恒的意義”或許正在于人以及人類面臨卑劣與邪惡時,最為緊要的不是“以惡抗惡”,而是以善良對抗邪惡,以正義對抗暴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戰(zhàn)勝邪惡,消除戰(zhàn)爭,迎來和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