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紀成
摘 要: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習題訓練受到普遍重視,因為它是一種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習題教學應起到滲透學習方法,誘導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思維品質的作用.
關鍵詞:習題教學;研究;能力
讀《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9年第5期第16頁的文章《一道值得商榷的題解》一文,讀后頗受啟發(fā),但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再深入探討,便于澄清與此相關的幾個問題.
一、原文
問題:如圖1 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與轉臺之間能出現(xiàn)的最大靜摩擦力為物塊重力的k倍,物塊與轉軸OO′相距R,物塊隨轉臺由靜止開始轉動,當轉速增加到一定值時,物塊即將在轉臺上滑動,在物塊由靜止到滑動前的這一過程中,轉臺的摩擦力對物塊做的功為
A.0 B.πkmgR
C.2kmgR D.12kmgR
解析 轉臺加速運動,靜摩擦力除提供向心加速度外,還提供切向加速度改變速度大小,故靜摩擦力并不指向圓心,其方向為圖2 所示F的方向.物塊剛要滑動時,最大靜摩擦力F的一個分力F1提供向心力,另一個分力F2提供切向力,設切向加速度為a,當物塊即將在轉臺上滑動時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有
F2=F21+F22,F(xiàn)=kmg,F(xiàn)1=mv2R,F(xiàn)2=ma
聯(lián)立得 kmg=mv2R2+(ma)2
物塊剛要滑動時動能為
Ek=12mv2=12mRk2g2-a2即為摩擦力對物塊做的功的大小.
當物塊隨轉臺由靜止緩慢加速轉動時不用考慮切向加速度,故答案為D.
二、深入探討
1.閱讀完原文后,會給讀者(特別是學生)留下以下幾個疑問:
(1)物塊在滑動前相對于轉臺靜止,v=0則F1=mv2R=0,為什么還有向心力?
(2)為什么物塊隨轉臺由靜止緩慢加速轉動時不用考慮切向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