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平
摘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信息的傳遞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視覺傳播的立體化、動態(tài)化逐漸成為了主流,這種針對傳統形態(tài)上平面化、靜態(tài)化的改變,開啟了具有多媒體共存、三維立體視角、虛擬信息形象的傳播替代傳統印刷設計產品的新媒體時代,這同時也給視覺設計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本文通過對新媒體視覺設計的特征與優(yōu)勢的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創(chuàng)造出富有表現力的視覺設計。
關鍵詞:新媒體;傳播分析;視覺設計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智能手機、電腦、數字雜志等應用終端為人們提供包括娛樂、信息以及視覺在內的一系列傳播特征,都叫做新媒體,它相對于電視、報刊、戶外、廣播四大傳統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一、新媒體的主要特征
新媒體時代從誕生到現在發(fā)展數十年,其表現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強調影音文字與信息的整合。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在網上閱讀一篇文章時,往往都能從這篇文章的關聯鏈接到其他相關的文章、視頻、網站去,也具有字詞等的查詢功能。更有甚至,我們還能獲得來自聽覺和嗅覺、視覺和觸覺等多方位的感官享受與體驗,并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2)具有高度的互動性。如今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社交軟件隨時隨地輕松地接收和發(fā)布消息。比如我們拿手機看視頻、讀新聞時,我們可以發(fā)消息,也可以直接進社區(qū)討論,它的互動性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
(3)迎合現代人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隨著如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的休閑時間越來越碎片化,新媒體正是迎合了這種形態(tài)的需求而快速發(fā)展,它能讓人們充分利用等車、購物排隊,甚至呈電梯等碎片化時間。
(4)選擇的主動性。很多新媒體的傳播都具有篩選功能,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想要接收的信息類型,以及使用特定的方式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轉發(fā)到同樣對該內容感興趣的圈子里去,大家一起分享興趣,使得大眾使用新媒體的目的性和選擇主動性更強。
二、新媒體為視覺設計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具有信息傳播快、信息量大、吸引人的視覺注意力、人機在線互動等許多明顯優(yōu)點,而且新媒體信息傳播還集合了視覺、聽覺、觸覺于一體的特點。單一靜止的傳達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新媒體技術可以集圖像、文字、聲音、動畫于一體,動態(tài)化的視覺設計越來越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形式,帶給人們全方位、多感官的視覺體驗,這為設計師創(chuàng)造了以前所無法想象的設計表達手段和途徑。可以說,新媒體成為視覺設計的新載體。既為設計師開拓思路,也給設計提出新的挑戰(zhàn)。
比如廣泛應用于新媒體中的H5,其本身包括提供免插件的音視頻、圖像動畫、本體存儲以及更多酷炫的功能,使互聯網能夠輕松實現類似桌面的應用體驗。而且用H5搭建的站點與應用可以兼容PC端與移動端、Windows與Linux、安卓與IOS,也可以輕易移植到各種不同的開放平臺、應用平臺上,這種強大的兼容性可以顯著降低開發(fā)與運營成本。
因此,隨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設計的介入,針對新媒體的設計比重將會越來大,新媒體的視覺設計成為新的設計對象。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必須要掌握各種軟硬件技術、新媒體的視覺形式語言,從而創(chuàng)新設計形式,更好傳達設計理念。
三、新媒體視覺設計的特征
(1)視覺張力的圖形設計
網絡傳播是一種包含文字、圖像、影像、聲音等各種符號的多媒體的信息表達方式,從人的信息接受習慣來看,圖形、圖像、音響主要訴諸人們的感覺,而文字、語言等主要訴諸人們的理智。對于前者來說,人們只要調動視覺、聽覺被動地感知就可以了,受影響的主要是人們的情緒;對于后者來說,我們不僅要調動視覺、聽覺等去認知,更重要的是要調動思維理智去理解。新媒體視覺設計中,不難發(fā)現經常運用充滿視覺焦點的背景圖及色塊,再加上簡單文字敘述就足以抓住新媒體所要表達的內容,而這些大大的圖像所構成的圖面,都能具體表現出每一項元素的張力,這樣的手法在新媒體設計上的應用會越來越廣。
(2)簡化的視覺設計
“少就是多”,這句在建筑行業(yè)很流行的話,同樣適適用于新媒體的設計中。當然,這里所說的“減法”并不是什么都沒有,而是指的化繁為簡。這對于設計師而言是一項相當內斂的演化過程,借助這樣的過程孕育出最精華的“力”與“美”。站在網絡技術層面的立場,簡化設計意味著要提升焦點,并將最基本的元素作為中心思考的方向。
(3)人機互動的設計
對新媒體而言,運用人機互動設計的概念,讓使用者在接受信息時能很輕易上手使用,并且能夠快速完成某一項信息的傳達,這意味著受眾對信息的接受不再是單純被動地接受,而是隨著受眾角色的轉變,開始主動接受視覺設計所展示的內容。
比如前面所說的H5,它的本地存儲特性也給使用者帶來了更多便利,H5無需依賴第三方瀏覽器插件即可創(chuàng)建高級圖形、版式、動畫以及過渡效果,這使得用戶用較少的流量就可以欣賞到炫酷的視覺聽覺效果。而且基于H5開發(fā)的輕應用比本地APP擁有更短的啟動時間,更快的聯網速度,而且無需下載占用存儲空間,特別適合手機等移動媒體。
(4)多元化呈現的方式
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個性的分眾傳達,改變了人們對視覺信息的獲取方式和審美需求,從內容到媒介再到受眾,紛至沓來的各種問題需要新媒體視覺設計來面對和解決。新媒體融合了文字、聲音、圖像、影像、顏色、音樂、游戲等多種媒介元素,它具有多種媒體技術的支撐,可以綜合使用多種設計元素,逾越了傳統媒體之間的障礙。呈現出多元化的視覺設計方式,設計表現手段和傳達方法得以跨越發(fā)展。在新媒體視覺設計中,我們要找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視覺設計上存在的差異,既借鑒已有媒體,又有所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新的、更富于表現力的視覺設計。
這一點,網上故宮博物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超越時空的紫禁城”中,人們通過輕點鼠標,故宮的龐大木結構建筑群以及近千件殿內珍藏品就會以3D視圖的形勢全方位展現在人的眼前。這種欣賞界面在一定意義上打破了時空的格局,受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瀏覽需要的信息。當然,我們不但可以看到網上故宮,還可以欣賞到法國盧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這在傳統媒體時代,幾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總之,新媒體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相信終有一天,它將會朝著更加立體、多元化和虛擬的方向發(fā)展,最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和生活信息來源,
其傳播特點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作者單位:寧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