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馳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新課程所確定的三維目標,對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五大學習領域進行全面、綜合地評價,我們在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同時,加強教學研究,積極進行學生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現(xiàn)已初步形成一套科學合理、操作簡便的初中學生體育學習學期成績評價方案。
一、確定體育學習成績評價方案的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體育課學習成績評價要以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為基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遵循體育教育教學規(guī)律,科學地確定評價指標。
(二)發(fā)展性原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币虼?,新課標下學生體育學習的評價方案必須突出發(fā)展性原則。
(三)多元性原則
構建多元化的學習評價體系:既有教師從外部對學生進行的評定,又要有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的評價,以及學生相互間的評價;既要有終結性評價,也要重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既要注意結果性評價,又要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既要注意定量評價,又要重視定性評價;既要注意絕對性評價,又要重視相對性評價。
(四)可操作性原則
體育課學習成績評價方案既要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切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狀況、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和教師的實際水平;既要考慮科學性,又要考慮簡便、易行,尤其是突出可操作性。
二、制定體育學習成績評價的內容、方法
(一)體能的評價:評價與水平四學習水平相關的體能項目。
(二)運動技能的評價:①與水平四學習水平相關的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②運動技能的進步情況。
(三)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①學生對待學習與練習的態(tài)度;②在學習和鍛煉活動中的行為表現(xiàn)。
(四)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的評價:①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情緒、自信心和意志表現(xiàn);②對他人的理解與尊重,交往與合作精神。
(五)知識理解和運用的評價:①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理解,鍛煉方法的掌握;②體育鍛煉知識和方法的運用情況。
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采用定性與定量有機結合的評價方式。體能的評價以定量評價為主,參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基礎及提高的幅度進行評定。學習態(tài)度、情意表現(xiàn)和合作精神、知識理解和運用的評價以定性評價為主。運動技能的評價則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運動技能的定量評價根據(jù)水平四學習的運動技能要求、學生身心特點和體育教學現(xiàn)狀確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定性評價則根據(jù)《學生體育學習情況評價表》(見表1)綜合評定。
三、確定體育學習成績評價的形式
(一)學生自我評價: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情意表現(xiàn)和合作精神、知識理解和運用以及運動技能等進行評價。
(二)學生相互評價:學生對組內其他成員的學習態(tài)度、情意表現(xiàn)和合作精神、知識理解和運用以及運動技能等進行評價。
(三)任課教師評價: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度、行為表現(xiàn)和進步幅度等,并參照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情況,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情意表現(xiàn)和合作精神、知識理解和運用以及運動技能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四、初中學生體育學習成績評價方案
(見表2)
五、制定體育學習成績評價方案的使用方法:
使用本方案進行學期學習成績的評價,要依據(j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進行評價。具體的操作說明:
(一)采用百分制結構評定法,以學期為一次考核單位,分運動技能與體質健康和學生學習情況評價二大塊。具體指標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水平四的要求而設計。其中:運動技能30分,體質健康標準20分,學生自評10分,學生互評20分,教師評價20分,總分100分。
(二)構建Excel操作平臺,把學生相應的數(shù)據(jù)輸入電子表格。各評價指標的分數(shù)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1位,總分四舍五入計整數(shù)。
(三)運動技能的定量評價根據(jù)水平四學習的運動技能要求、學生身心特點和體育教學現(xiàn)狀確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建議一學期安排3個運動技能項目的測試,每個項目10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學生百分制得分轉化為20分制得分計入總分。
(作者單位:東??h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