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松
摘要: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團結合作精神就是這種可貴品質之一。本文從各種體育技能教學方法上著手,在學生完成各項體育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這種能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團結合作
團結合作精神是指一個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合作應對復雜局面、完成任務的優(yōu)秀品質。現代社會無數的事例表明個人單打獨斗是不行的,社會更需要有團結合作精神的人。
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時發(fā)現,有的學生存在著過于注重個人利益,缺乏團結合作意識的問題。團結合作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從小培養(yǎng)。《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指出:體育與健康課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所以我想在體育課堂上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讓學生終身收益。
在體育教學中我更多的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人人有小組、人人能為小組出力,小組成員之間交流、合作解決問題,充分信任他們。在各個技能教學中我是這么做的:
一、跑的教學
不僅設置個人競賽跑,更多的時候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跑、多足跑。全班分成四個小組,小組之間接力比賽,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鼓勵、加油。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孩子感受到小組隊友的鼓勵和支持。同時在比賽后引導學生更多的鼓勵跑的比較慢的孩子,讓這部分孩子感受到小組的溫暖,為自己加強鍛煉提供動力。
二、各種跳躍教學
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各學習小組集體練習、相互指導、集體展示,教師最后集體評價。比如在立定跳遠的練習中,我根據起跳、騰空、落地三個動作要領分別設置了三個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準備了一份學案,各個小組根據學案提示自主練習,我在課堂只起引導作用,最后每名小組成員都積極的參與了進來,并且總結出了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非常讓我吃驚,孩子們在小組中都發(fā)揮出了自己的作用。
三、跳繩教學
跳繩教學主要是跳大繩和跳小繩。跳大繩是一項非常好的團體項目,“八字”繞繩跑、“一字”集體跳繩,只有在團隊合作基礎上,不管是搖繩還是跳繩同學,才能發(fā)揮出每個人最大的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也特別重要,引導同學們團結合作、共同進步;在跳小繩的學習中 “兩人一繩”“多人多繩”的跳繩方式以及各種花樣跳繩動作中的小組集體合作學習、展示,同時通過“自選伙伴”“多選伙伴”的方式提高學生合作意識、交流能力。
四、隊列隊形教學
教師示范、提出動作要求后,允許學生自由分組,給各小組自主學、練的時間、空間,讓小組成員之間合作練習。練習結束后小組之間比賽,提高小組成員之間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比如在一次“向左轉走”“向右轉走”教學中,要求各小組根據教師提供的學案,自主學習、探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糾正,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特別好,學習效果也非常好,意想不到的是平常學動作比較慢的小A同學居然在幾分鐘之內也能掌握這一動作。
五、體操教學
在各種體操動作的教學時,注重“保護、幫助”的運用,同學之間相互“保護、幫助”提高同學間的信任感、責任心。
在我校正進行男生武術操、女生健美操的教學中,由于兩種操的動作、音樂不一樣,所以我們運用了兩個班級合班教學的方法,一名老師專心教武術操,另一名老師專心教健美操,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對學生的激勵,比如兩個班同學的展示、總結、比賽,增加同學對班級的認同感、責任心。在這個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為我以后的教學打開了另一個思路。具體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避免扎堆,充分利用了場地。
2.兩種操符合孩子的生理特點,學生興趣較高。
3.合班教學中兩個班級的孩子競爭意識強烈,在比哪個班級孩子動作漂亮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孩子集體榮譽感、合作精神。
六、球類教學
在球類教學特別是足球教學中以校園足球聯(lián)賽為契機,結合我校場地實際情況向學生講解一些足球比賽規(guī)則、足球場地知識,通過一些球隊的具體表現,引導學生了解在足球運動中團結合作精神的價值,也讓學生進行分組比賽,通過實踐親身體會團結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例如:在一次分組比賽中A隊一名后衛(wèi)大腳長傳到前場,把球傳到左邊前衛(wèi)腳下,隨后這名隊員突破傳中到前鋒腳下,完成射門得分,在這個時候我對學生進行及時客觀的引導,讓孩子們明白這個進球是整支球隊團結合作的結果,讓他們圍在一塊擁抱慶祝這粒進球。
七、素質練習
多運用如“小推車”“背人跑”等合作練習方式引導孩子明白只有兩人團結合作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最大能力。在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等練習中多運用分組練習方式,小組成員間的鼓勵、支持會讓練習事半功倍。
八、社團活動
在學校工作中我主要負責女足社團。在社團活動中,注重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強調個體和集體的關系,鼓勵她們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把團隊合作這一主題牢牢記在心中,在訓練中時時強調這一主題。效果非常明顯,我們社團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發(fā)揮教師的引導、評價作用,利用體育課堂的教育功能,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間的團結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努力實現新課標中“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領域目標,將來孩子走向社會也會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趙越.如何讓小組合作更有效性[J].好家長,2016(17).
[2]俞曉琴.小學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中),2017(06).
[3]胡乾彪.不同的設計 不一樣的精彩——從一次教學比賽說起[J].中學數學月刊,2015(10).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祥瑞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