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婕++李姝梅
【摘 要】苦蕎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及較多的蘆丁、槲皮素等黃酮類物質,是中國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一種雜糧資源。面對國內外市場對苦蕎及其制品需求的日益增大,我國的苦蕎產(chǎn)業(yè)面臨著諸多的機遇與挑戰(zhàn),急需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利用,提高其附加價值,加快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進程,使我國苦蕎產(chǎn)業(yè)健康良好發(fā)展。本文對苦蕎的開發(fā)利用前景(包括營養(yǎng)價值、藥用價值、藥用輔料及苦蕎食品等領域上的開發(fā)利用)及苦蕎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為苦蕎進一步的研究、利用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苦蕎 利用前景 黃酮類化合物 研究進展
1 苦蕎的開發(fā)利用前景
苦蕎(Fagopyrum tartaricum (Linn) Gaench)又名韃靼,屬蓼科蕎麥屬雙子葉植物[1],被譽為“五谷之王”,集七大營養(yǎng)元素于一身,不僅有卓越的營養(yǎng)保健價值,還含有其他糧食作物所不具有的特種微量元素及藥用成分,對現(xiàn)代“文明病”及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有預防和治療功能,是國際上公認的藥食兼用的作物。目前苦蕎的開發(fā)應用在我國食品科技界、醫(yī)藥界興起了新的高潮。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苦蕎食品、藥品越來越受歡迎,已成為最具開發(fā)價值和市場潛力的食品資源??嗍w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其中蛋白質含量為9.3%-11.7%,含有19種氨基酸,且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2]??嗍w脂肪中有9種脂肪酸類物質,其中80%是不飽和脂肪酸及亞油酸,它不僅有調節(jié)生理功能和促進新陳代謝作用,是人工流產(chǎn)、催產(chǎn)和治高血壓、氣喘病的藥物??嗍w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E、P,能有效降低微血管脆性和滲透性,有預防腦微血管出血的良好作用,并且還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癌活性作用。維生素P (蘆?。?是生物類黃酮物質之一,能有效降低微血管脆性和滲透性,有預防腦微血管出血的良好作用,并且還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癌活性作用。苦蕎中含豐富的無機鹽與微量元素,可作為人體必需礦物質元素Mg、K、Fe、Zn、Cu、Se的重要供源,它們的高含量也提高了苦蕎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嗍w被稱為三降食品,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另外還有較高的抗氧化活性,對腦組織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并且對防癌、抗癌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相關的科研人員越來越重視對苦蕎中的黃酮、D-C I、活性蛋白肽等藥用成分的開發(fā)利用研究??嗍w中的黃酮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拔毒生肌、降糖降脂等生物功效。主要產(chǎn)品有:生物類黃酮散、生物類黃酮軟膏、生物類黃酮膠囊等。苦蕎富含較全面的氨基酸,豐富的油酸、亞油酸,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作為食品是一種很好的營養(yǎng)源。另外,苦蕎又具有顯著的降血糖、血脂、尿糖及保肝護肝功能,可作為預防和輔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疾病的療效食品。按照醫(yī)食同源、食藥同用原理,利用苦蕎獨特的生理功能開發(fā)系列新型營養(yǎng)、保健功能性食品,具有廣闊的前景。還有其他領域的開發(fā),如苦蕎飲料:苦蕎酒、醋、茶,苦蕎滋補湯,苦蕎沖劑等。苦蕎化妝品:苦蕎護發(fā)素、苦蕎浴液、苦蕎護膚霜、苦蕎防輻射面膏。
2 苦蕎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
苦蕎不僅營養(yǎng)豐富,并且還含有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3-4],主要包括蘆丁、槲皮素、山奈酚、杜荊堿、異杜荊堿和桑色素等,其中蘆丁含量最高,大約占四種黃酮化合物的85%左右。
苦蕎中所含的蘆丁、槲皮素等黃酮類成分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中,可溶于沸水。可采用乙醇提取或熱水浸提法提取。另外姜忠麗[5]等研究了超臨界CO2萃取苦蕎中蘆丁的工藝,王軍[6]等對微波提取苦蕎麩皮總黃酮的工藝進行了研究,楊德全[7]等采用堿提取酸沉淀加醇(甲醇、乙醇和異丙醇)的方法從苦蕎中提取蘆丁,張杰[8]用超聲提取法研究苦蕎中黃酮的提取工藝。
利用黃酮類化合物結構上的酚羥基特征及其還原性進行顯色,含有芳香環(huán)形成的兩個較強的共軛體系,可用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計定量苦蕎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近年來黃酮類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大多都是用RP-HPLC法[9-11]。
參考文獻:
[1]張萬明.苦蕎菜的開發(fā)利用前景[J].四川農業(yè)科技,2004(4):8.
[2]萬麗英.苦蕎麥的營養(yǎng)與開發(fā)應用前景[J].工作研究,2010(9):89.
[3]顧堯臣.小宗糧食加工[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1999(7):19-22.
[4]郎桂常.苦蕎麥的營養(yǎng)價值及其開發(fā)利用[J].中國糧油學報,1996(3):9-14.
[5]姜忠麗,紀淑娟.超臨界CO2萃取苦蕎麥中蘆丁的工藝研究[J].糧油加工,2007(4):88-90.
[6]王軍,王敏,李小艷.微波提取苦蕎麥麩皮總黃酮工藝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6(18):655-658.
[7]楊德全,葉建陽,劉鴻云,等.從苦蕎麥中提取蘆丁的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4):69-71.
[8]張杰.苦蕎黃酮超聲提取工藝研究[J].應用化工,2009(7):1020-1021.
[9]朱軼姬,趙鴻雁,羅賢標.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5):55.
[10]徐寶才,肖剛,丁霄霖,等.液質聯(lián)用分析測定苦蕎黃酮[J].食品科學,2003(6):113-115.
[11]薛長暉.液質聯(lián)用分離測定山西苦蕎黃酮[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9(1):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