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權
【摘 要】勵志故事是一種用故事來寄寓道理的文學體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顯的或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意義。其主題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像一把鑰匙打開心靈之門,啟發(fā)智慧,激活思維。大量閱讀勵志故事,不僅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啟迪想象、凈化心靈,也是學生積累語言,豐富知識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勵志故事;感染情感;凈化心靈;德育
故事源于人們的生活,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傳承,故事的美,不僅體現(xiàn)于語言,更體現(xiàn)于故事中所蘊含的意義。故事教學法是孩子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故事可以說是百聽不厭。
一、勵志故事能感染學生情感
故事以感化或說理的方式為小學生呈現(xiàn)正確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行為,以示范、對比等理性訴求或道德訴求的手段向小學生傳達某種道德取向,使道德要義通俗易懂,讓他們感受真切。這種特有的對話方式使得故事能有效地實現(xiàn)與小學生的溝通,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例如,《微笑的力量》這篇短小的故事講述了:微笑如陽光一樣,可以驅散人心中憂愁的陰云;微笑如春風一樣,可以吹散所有的誤會與煩惱;微笑似無聲的音樂,傳遞著美妙絕倫的情感;微笑似寫意的繪畫,展示著它樂觀的精神風貌。它是自由的,永遠不會凝固;它也是含蓄的,永遠學不會淺陋擁有微笑的人,他是自信的、善良的、從容的、快樂的、堅強的、充滿希望的……讓小學生從中感受到微笑的魅力。又如《1元錢的人生態(tài)度》講的是:今天成功的起點再低,哪怕低到僅有“1元錢”,但只要你今天比昨天努力一點,明天比今天努力一點,每天努力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就能創(chuàng)造一個意想不到的奇跡。讓孩子們明白,人生成功的過程,是一個連續(xù)不斷努力積累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堅持、不斷超越的過程??梢姡W生的道德情感體驗在故事的內化和外顯的過程中不斷循環(huán)。閱讀故事作為感染小學生心靈的重要方式,引導小學生對自我和周圍世界的認識和體驗,這是勵志故事對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現(xiàn)實啟示之一。
二、勵志故事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故事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充滿魅力的。為了讓學生們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作為教師,必須充分認識閱讀的重要性,高度重視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以勵志故事閱讀為切入點,不斷嘗試和總結,希望有更多的孩子愛上閱讀,讓他們在經典的書海中暢游,愿興趣之帆引領孩子們去遠航、去探險、去不斷發(fā)現(xiàn)。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我們嘗試了如下方法。
1. 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
對于少讀書或不愿讀書的小學生來說,聽故事是沒有負擔的,學生樂于接受的,并能從講者聲情并茂的敘述中了解情節(jié),認識人物個性,知道事物善惡。如學校開展的“每天一故事”、“課前一分鐘演講”、“讀書周”等活動,再以寫聽(讀)后感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談閱讀勵志故事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xiàn)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教師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學生看書,推薦書目,達到激發(fā)興趣,擴大閱讀量的目的。教師還要有層次地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才能實現(xiàn)“博覽群書,厚積而薄發(fā)”的宗旨。
2. 利用故事展演激發(fā)學生閱讀故事的興趣
故事表演,就是以故事、表演、游戲為載體,讓小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自我表演的愉快,體驗角色的情感特征的過程。對小學生來說,故事表演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它是通過聲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故事中人物形象的一種表演活動,可為小學生提供大量規(guī)范語言練習的機會。小學生喜歡表演故事,同時也被聲情并茂、充滿激情、繪聲繪色的故事藝術活動所吸引。無論臺上表演的、臺下欣賞的,他們都很投入,從而激發(fā)起小學生熱愛閱讀故事的興趣。
3. 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如“好書伴我成長”、“讀勵志故事征文”、“辦創(chuàng)編故事手抄報”等,讓每一位學生樂意親近書本,喜愛讀書,學會讀書,養(yǎng)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在活動過程中,筆者確保學生的閱讀時間,有跟進了解,有記錄或圖片,有評比,有展示,讀寫結合,以評價推動“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這些讀書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和習慣,營造致遠的書香氛圍。
三、勵志故事能凈化學生的心靈
勵志故事能把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事和社會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用有代表意義的形象傳遞給學生,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凈化心靈。學生在童年時期多誦讀勵志故事,實際上是為他們預先儲存了一筆精神財富。因為那些勵志故事中關于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的見解,在潛移默化中必然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產生“先入為主”的效應,左右他們的內心世界。所以勵志故事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例如在閱讀那篇著名的《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時,小學生懂得了誠實的重要性。誠實,是人生道德修養(yǎng)中的瑰寶。正因為誠實,故事中的主人公得到了命運的眷顧,同樣,在交往中,只有誠實的人,才可以廣交朋友;敢于求實的人,可以得到大家的尊重。
四、經典的勵志故事能引導學生
故事一般被用來傳播教義、闡發(fā)做人的道理。我們用故事來引導小學生辨別美與丑、對與錯、善與惡,由此促使小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在故事中,價值導向的介入多是通過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實現(xiàn)的,一般的故事中有意安排了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通過人物的語言及行為體現(xiàn)了故事所倡導的價值觀。通過多視角的介入和故事中的兩難選擇和判斷,目的在于教育小學生什么是正確的道德觀念,從而促使小學生通過故事去認知、體會故事中的道德內涵,極大地增強了對小學生的教育效果。我們熟知的《兩兄弟的故事》就是通過正反角色的對比,引導小學生作出判斷的。故事中的哥哥好吃懶做,卻總想著要霸占弟弟的勞動成果;弟弟勤勞善良,一直在幫助哥哥,最終哥哥被弟弟感化而幡然醒悟,改頭換面?!吨嵌坟斨鳌分型跤侣斆鞫矣赂?。一個財主為了報復他,故意雇他做長工。一天,財主和他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說:“咱們賭個輸贏。你猜這盤棋誰贏?猜對了,賞你一個元寶;猜錯了,打你20皮鞭?!蓖跤码S即寫了“你贏她輸”四個字。財主故意輸給了老婆,得意洋洋地要打王勇20皮鞭。王勇念道:“你贏她?輸!”財主無話可說。第二盤,財主贏了老婆。王勇又把這4個字讀了一遍:“你贏,她輸?!必斨饔譀]打成王勇,倒賠了元寶。這個故事說明,總是仗著財勢欺負別人,到頭來是不會得到好處的。從這些故事中,小學生自然會判斷孰是孰非,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導方式既生動又形象,較之道德灌輸或是說教必有其優(yōu)越之處。因而,挖掘故事的德育價值,重視故事對小學生成長的意義十分必要。
五、勵志故事能鼓勵學生踐行正確的價值觀
勵志故事中講述的諸如誠實、公正、勇敢、孝敬、知錯就改等道德禮儀反映了社會群體的精神氣質與要求,并成為小學生的行為標準。故事鼓勵小學生效仿故事的主人公做個與其一樣的人,達到了故事所傳達的道德意蘊的目的,從而達到道德教育的效果。聽了《說謊的代價》、《皇帝新裝》這些故事,使學生明白要做誠實的孩子,說謊的人要付出代價;聽過《孟母斷織》、《孔融讓梨》,使學生懂得如何去尊敬長輩,并在生活中踐行;還有從《幽默的糾錯》、《代價太大》的故事中,使學生知道了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點,也認識到,人的一生中難免會犯錯誤,雖然我們許多時候都想著如何回避錯誤,害怕嘲諷和承擔責任,但其實面對已成事實的錯誤,勇敢面對要比想方設法逃避更能彰顯一個人的成熟和魅力。故事情節(jié)轉化為學生的道德需要,引發(fā)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和道德情感,使小學生做出恰當?shù)牡赖屡袛嗪偷赖滦袨椤?/p>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钡拇_,勵志故事是小學生的良師益友。閱讀勵志故事使孩子們變得越來越聰穎,使校園充滿濃濃的書香,讓全體師生享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