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霞
【摘 要】乘法是小學階段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來說有著極為關鍵的意義,因而培養(yǎng)學生的乘法能力是十分重要重要且必要的。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小學數(shù)學課堂經(jīng)歷著一系列的改革與完善,乘法教學也應當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摒棄落后的思想,采取全新的教學思路,以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文中將對小學數(shù)學乘法教學的新思路展開必要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乘法教學;新思路
乘法教學涵蓋的內容較多,包括整數(shù)運算、小數(shù)運算、分數(shù)運算、計算定律等。這些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做好教學工作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等特點,但是他們的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卻相對落后,同時他們對事物的感知主要停留在具象層面,因而要想提升乘法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開展教學工作。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理解事物主要依據(jù)自身對生活以及身邊事物的感知,因此為了加強學生對乘法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密切關系。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聲音、動畫等引入課堂,從視覺與聽覺上刺激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使其能夠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引用到課堂上,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例如在講整數(shù)乘法計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準備若干蘋果,平均分給四位同學,每人2個蘋果,然后詢問學生,這四位同學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自主進行思考,發(fā)散思維,同時蘋果的引入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乘法知識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使其能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知識,并能夠有意識的利用乘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引導學生正確思考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較差,同時他們的個人素質與生活環(huán)境存在明顯的差異,即使面對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學生也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因而教師應當對學生予以必要的引導,使其思路能夠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實際效率。教師應當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回答,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思路以及答案,如果學生出現(xiàn)了錯誤的認識,教師應及時進行糾正與引導。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態(tài)度的溫和與友善,避免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壓力,影響學生的思路與表現(xiàn),無論學生回答的對與錯,教師都要予以必要的鼓勵與肯定,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并提高學生在乘法知識學習中的信心,為后期教學工作的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設置問題時要注意其難度應當適中,過于簡單的問題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而過于困難的問題則會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困惑與阻礙。
三、鼓勵學生親自探究
為了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親自參與實踐,并設計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自主對知識進行學習,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體驗。教師應當以教材內容為依據(j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設計探究任務,讓小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探究學習,這個過程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關注度,同時加強學生對自身的認同感以及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乘法運算或者根據(jù)整數(shù)乘法運算的內容,分析如果進行分數(shù)與小數(shù)乘法的運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乘法知識的重要性及其意義,并提高自身的乘法運算能力。另外,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乘法競賽等活動,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激發(fā)其參與學習的意識與興趣。
四、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以往為了提高教學進度,教師在課堂上占據(jù)主導地位,學生沒有參與探究的機會,而有些教師雖然在課堂上設置了一些問題,但是卻并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時間,一些能力素質相對較差的學生還沒有反應過來,教師或能力素質相對較強的學生就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這些情況的發(fā)生都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以及運算能力的有效提升,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對課堂學習產(chǎn)生懈怠、排斥等消極心理,影響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因此,教師應當調整思路,改變教學方法,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使其能夠獨立進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改變原有的口答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筆答,然后說出自己的答案。教師也可以設置一組題目,讓學生輪流回答,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
五、設置必要的課后習題
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應當設置必要的課后習題,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在選擇題型時,教師應當注意遵循多樣性以及趣味性原則??菰锏念}型會降低學生對乘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不良的興趣,消極應對學習;而生動、多樣的題目則能夠使其長期保持對知識的興趣與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而不是在壓力中學習。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選擇一部分常見題型、一部分易錯題型以及一部分具有插圖的題型,多種題型的綜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加深學生對乘法知識的理解。
結語
乘法是重點的教學內容,為了適應實際的教學需求,促進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全面提升,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運用多種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其次,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必要的引導,使其能夠有效進行學習;再次,教師應當讓學生參與實踐,以學生為本;然后,教師應當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最后,教師還應當為學生設置多種類型的習題,鞏固學習效果。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是乘法教學開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韓丹.小學數(shù)學乘法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
[2]胡曉雷.對小學數(shù)學乘法教學新思路探究[J].考試周刊,2014(A5)
[3]胡紅.對小學數(shù)學乘法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5(03)
[4]蘇小娟.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乘法教學[J].學苑教育,2015(23)
[5]周磊.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乘法教學[J].明日風尚,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