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鋒?オ?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其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信息量不足和演示方式呆板的困境,為教學工作注入了清新與活力,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可以體現(xiàn)教學現(xiàn)代化要求。教學現(xiàn)代化的基礎就是教學設備的現(xiàn)代化,固態(tài)靜態(tài)的教學手段到信息化教學手段,體現(xiàn)了教學條件的變遷,也帶來了教學工作狀態(tài)的巨大變化,多媒體手段是教學現(xiàn)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能夠對教學工作的開展發(fā)揮推動作用。
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語文課堂如果局限于現(xiàn)行教材,所蘊含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每一篇課文背后都有許多可供發(fā)掘的資源。有了多媒體的幫助,形象趣味性的小故事、背景資料可以充分被發(fā)掘和利用起來,有效增加課堂教學的息容量。
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師口干舌燥的講解到多媒體手段的形象演示,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加生動活潑的知識,能夠對教材具有更佳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創(chuàng)設濃厚的情境,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等,這一教學手段的介入,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可以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結構。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許多時間是教師在板書,多媒體可以幫助教師優(yōu)化教學結構,除了精練簡要的板書之外,教學目標的出示、教學思考題的演示,包括當堂檢測的內容都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讓課堂更加緊湊。
二、多媒體教學的基本原則
自主創(chuàng)新原則。廣大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這種最直接的媒介是多媒體,課件與教材配備的多媒體課件雖然制作精美,但是有可能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設計沒有完全吻合。所以教師在多媒體課件運用中,一定要盡可能提高自主創(chuàng)作的設計比例,從而保證多媒體教學能夠與教學方案更加融合。
科學運用原則。每節(jié)課在什么時候運用多媒體課件,用的時間多長,每節(jié)課控制的次數(shù)是多少,這些方面一定要深入研究,確保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科學運用。一旦運用過多過濫就會降低學生思維的深入程度,將課堂探究過程演變成為多媒體的演示過程。
角色定位原則。多媒體手段在語文課堂上是一種什么樣的定位,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教師要明確一點,師生才是整個課堂的主角,師生互動是主要方式,多媒體的演示只能是輔助促進作用,屬于配合的角色,而不能完全依靠多媒體。
三、多媒體教學的實施要點
1.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一道理已經得到廣大教師的共識。對于初中生而言,讓他們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充滿濃厚的興趣,無論是情緒的調動還是對教材內容的探究欲望,都可以為教學工作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手段的幫助,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魯迅的《社戲》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媒體進行口頭導入,播放了一小段浙江紹興的社戲場面,充滿著地方鄉(xiāng)土文化特色的場景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同一劑興奮劑讓學生眼前一亮,大家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充滿了興趣,充滿了探究的欲望。這樣的多媒體演示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對學習活動立刻充滿興趣,教師也可以通過氛圍的營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出和教材主題思想情感相一致的氛圍,有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2.運用多媒體節(jié)約教學時間
多媒體手段不僅具有信息量大的優(yōu)勢,而且操作非常靈活,在課堂上只要鼠標一點,各種操作都可以有效完成。許多教師在課堂上認認真真書寫思考題,將原本應當運用重難點突破的時間浪費在了煩瑣的板書上,得不償失。筆者在教學工作中除了提綱式的框架板書,其余內容都用多媒體來進行演示。
在探究式教學開始時,運用多媒體投影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從知識性目標、能力性目標到情感性目標,讓學生在每一課的學習中都具有明確的方向,確保學生能夠按照要求調整學習活動;在課堂探究環(huán)節(jié),筆者也是通過多媒體投影的方式將思考題投影在屏幕上,要求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進行研究,大家對照屏幕邊翻閱課文邊討論交流、思考答案、總結梳理;另外在課堂檢測環(huán)節(jié),筆者也通過思考題投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簡要測試,讓大家分析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哪些是重點難點,哪些方面還沒有完全掌握,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原本應當是教師板書的內容直接轉化為教學中的課件演示,讓有限的教學時間得到了充分運用。
3.運用多媒體補充教學信息
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最為廣泛的運用就是補充教學信息,使原本枯燥干癟的教材變得圓潤豐滿起來。通過多媒體的搜集和演示,讓更多的信息匯集于語文課堂,使學生更加便于信息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例如在《巍巍中山陵》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中沒有一人去過南京,所以對中山陵的印象一片空白,僅僅依靠教材上的文字敘述,顯然無法達到直觀的效果。對此,筆者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播放了一段中山陵的視頻,全方位多角度向學生展示了中山陵的魅力。結合課文的閱讀分析,學生在理解把握方面如虎添翼,效果顯著提高。
再比如《奇妙的克隆》教學中,雖然許多學生對克隆技術一知半解,對準確理解還有很大的差距。為了彌補學生的感知短板,筆者運用多媒體進行了演示,從克隆技術的原理、克隆技術研究的成果、克隆技術未來的發(fā)展前景三個方面搜集了資料素材,對學生進行了知識的補充。有了這樣的補充,學生對克隆技術的了解就有了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把握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補充的信息,還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例如《國寶——大熊貓》教學中,筆者展示了臥龍保護區(qū)不同年齡段熊貓游玩的視頻,有成年大熊貓爬樹樁的,有未成年小熊貓在草地上打滾的,他們的憨態(tài)贏得了學生的陣陣哄笑,這樣的課件演示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直觀程度,有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4. 運用多媒體營造教學情境
多媒體手段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還包括情境的創(chuàng)設,創(chuàng)設出與教材內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心靈震撼,這也是推動教學工作開展的有力手段。例如在《背影》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分析四次出現(xiàn)背影的時間、場所、具體描寫以及其中蘊含的情感,運用多媒體播放了事先錄制的配樂朗誦,以《我的老父親》歌曲作為背景音樂,以動情的朗誦將背影當中蘊含的濃濃父愛淋漓盡致展示出來,揪住了學生的內心。筆者還配合一些圖片,讓學生不由的回憶起自己的父母是如何關心愛護自己的,是如何吃辛苦創(chuàng)造條件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的,這樣的課件演示為教學工作營造了濃厚的情境,有效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滲透力。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廣大教師要準確領會其重要性,有效把握基本原則并抓住要點,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全面提升語文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西亭初級中學(2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