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嬌娟
【摘 要】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的啟蒙學科,對小學生來說有著重要意義,能端正他們思想態(tài)度、建立健全的道德文化觀念。為了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高效以及進一步增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深入研讀教材,要能夠挖掘教材,提煉出教材的精華內容。本文就研讀教材以及能夠進一步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高效的相關方式方法進行探究和說明。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材 ;高效課堂
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基礎的識字教學不僅要求掌握的東西多,還有要求學生具備基礎的道德素質與一定的文化底蘊,目前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進程越來越快,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提高對小學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以及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而研讀教材是能提升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措施,下面就具體的研讀教材方式方法進行說明。
一、研討教材,準確理解教學目標
在研讀教材進而得以讓語文課堂更高效的相關策略中,首先要注意研討教材內容,教師要能夠準確理解教學目標。只有確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才可展開教學和對相關內容的深入探究,在教學目標內容決定中,需要教師研讀教材,完整把握教材內容,對教材各項知識點進行整合和全面把握,并從中提煉出有用的信息,研讀教材并不單單指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還有包括與整個教材知識系統(tǒng)的連接,要能提煉出具體且實用的知識點,而且該知識點還需發(fā)揮一定效果在整體教學內容學習中。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少年王勃》這一課時,教師事先需要研討教材,這個討字強調了教師之間的合作溝通,通過多位教師的共同探究,能夠進一步完善相關教學方案設計,從而得以提供給學生效果更佳的課堂教學體驗。此外,教師還可與學生進行溝通,以此來讓學生準確理解有關教學目標,也只有師生雙方都達成了共識后才能保障課堂教學質量,才得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就這篇課文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通過朗讀這篇課文大家知道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嗎?”會有學生回答“講的是少年王勃所發(fā)生的故事”,“那么從故事內容中可以提煉出少年王勃的哪些的性格特點呢?”然后引導學生通讀課文,在文中尋找關鍵詞,學生會總結出“英勇、勇敢、機智等”,再而教師直接說明學習這篇文章需要完成的主要教學內容。還可以通過講述與王勃相關的其他事跡,讓學生對這個人物感興趣,然后給學生舉例,如果你是王勃在遇到書中情況時你會怎么做,學生在表達自己的同時也能拉近與老師的距離,還可鍛煉自己語言表述能力。
二、掌握規(guī)律,自覺鞏固基礎知識
在研讀教材進而得以讓語文課堂更高效的相關策略中,教師還要注意掌握規(guī)律展開教學,以便學生能夠自覺鞏固基礎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講授相關教材內容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的還是要指導學生學會一些教學方法,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增強,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才能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而有效的教學方式設計需要教師充分把握所指導的教學內容,要能夠清晰其中各項知識點的規(guī)律,進而得以傳授給學生自覺鞏固基礎知識的方式方法。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稱象》這一文中,文中講到在不破壞象的形體前提條件下如何去測量一頭大象有多重,就此可以指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帶動學生積極性,學生對課文也就有更大的興趣。掌握了教學規(guī)律后,教師可以總結出適合學生自學的一系方式方法,就《稱象》這篇課文而言,教師可先對學生進行提問:“這篇文章主要內容講了什么?”學生閱讀課文后會回答:“主要講了如何稱象這件事”,那么進而教師可追問:“那么從課文所提到的內容中又是如何稱象的呢?”隨著帶動學生細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在充分掌握了文中內容后,教師可做最后的感悟,可提問學生:“從這篇課文中你學到了什么?”引導學生總結出“解決問題時要能夠換角度思考,不用一成不變,要盡量增強處理問題的靈活性?!本C上,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就可給學生總結出自學課文的方式方法,把握三個重要方向,首先第一要了解文章內容,其次第二要明確文中主要對象,最后要有所感悟??偨Y來說就是課文學習的三要素,在講什么、誰在講、如何講,掌握此類課文學習規(guī)律后,以此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其次,也要指導學生了解每篇課文的中心思想,結合文中中心思想進行探究。
三、指導方法,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在研讀教材進而得以讓語文課堂更高效的相關策略研究中,還包括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導一定的方法,用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來說,由于小學年紀學生的特殊性,學生的相關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也還未具備熟練且扎實的思考維度,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指導相關的教學方法,要能夠站在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學生對文章理解能力的增強也有助于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進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會太過依賴于老師,對學生今后發(fā)展也有一定幫助。
例如小學語文中的《嫦娥奔月》這一課,可以讓學生合作討論一下對于嫦娥奔月這個神話故事的了解與學習了文章后的想法,還能給學生播放關于嫦娥奔月的相關的視頻,通過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在指導學生自學這篇課文的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善于發(fā)現課文內的重點,要結合文中所要表達的主旨思想進而感悟出相關的理解內容。就此課文教師可先問學生:“同學們,有聽說過一則古代民間故事嗎?認識嫦娥姐姐嗎?”學生可能會回答“在電視上看過”、“聽爸媽講過”等,再而老師引入此篇文章學習,然后點出文中所表達的重點內容,比如“同學們知道嫦娥為什么要奔月嗎”,“嫦娥是如何奔月的”、“作者通過嫦娥奔月想要表達怎么樣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能夠根據所提出的問題內容,對文章深入解讀,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用以強化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研讀教材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學生通過組織學習集思廣益,能夠激發(fā)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探索精神。利用研讀教材的教學方式,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可以相互學習,相比于老師講學生記所達到的教學效果要更好,學生在研讀教材教學內容指導下可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增強學習興趣。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中我們還需要加深去探索,為推進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努力。